闻丽芬
目的:为了分析和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的高血压前期患者50例,然后再组织血压正常的50人作为对比。将这100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是正常血压的人群;观察组的患者是患有高血压前期征兆的人群。然后对比两组的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对比之后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比正常血压的人群偏大;男女比例上男性偏多;胆固醇的水平较高;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的心脑血管发生的事件和其他致死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的人群。经过两组的比较,其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的心脑血管发生的事件和其他致死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的人群。所以高血压前期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大的影响因素。
作者:龙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出血、肠粘连、疼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胜邦;胡志雄;潘凯;杨胜秋;兰方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呼吸系统通过呼吸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循环系统的配合,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完成呼吸功能。呼吸道在所具有的生物学屏障和天然抗病能力及肺的防御功能下正常运转,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本文通过中西医两方面探讨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衰退变化,从而更好的应对老年人呼系统疾病。
作者:郭坤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39例。予以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热敷进行治疗,予以参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显示为94.87%,76.92%,后者明显低于前者(X2=5.19,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且t=3.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极佳,而且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社区随访过程中发生的糖尿病足患者320例和同期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8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高血压史、存在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2.19%、63.44%、49.06%、62.1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FBS(空腹血糖)分别为(64.22±4.17)岁、(118.36±4.05)月和(9.91±0.31)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与住院患者相比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往往较差,在进行社区随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马耀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观察组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手段,针对实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取得良好疗效,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郭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作者:田架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辅助通气在急性慢阻肺(COP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的心率为(84.46±5.24)次/min,呼吸频率为(18.86±2.13)次/min,动脉血 pH 值为(7.68±0.37),PaO2为(79.23±4.86)mmHg,PaCO2为(51.27±7.75)mmHg,SaO2为(94.26±1.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对气管的创伤。
作者:韦婉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进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MMT门诊且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200例阿片类药物成瘾者为研究对象,制定统一问卷开展调查。结果:200例调查对象中,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以男性、初中文化、待业或无业者为主,77.5%患者感到基本或完全没有毒瘾,91.5%精神状态明显好转,92%满意或非常满意,患者自我感觉与家人关系明显改善、与吸毒朋友交往减少、违法行为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可有效减少毒品中毒、疾病传播,降低犯罪率,对于阿片类物质成瘾者需尽早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
作者:袁其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器械清洗中使用超声加多酶溶液的清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的286套腹腔镜器械,根据清洗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套。对照组的腹腔镜器械通过超声进行清洗,实验组的腹腔镜器械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那个加用多酶溶液进行清洗,对比两组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为97.20%,对照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为83.92%。两组腹腔镜器械目测检查合格率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杰力试纸检测合格率为97.90%,对照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杰力试纸检测合格率为83.22%。两组腹腔镜器械杰力试纸检测合格率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器械清洗中使用超声加多酶溶液的清洗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梁华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银离子敷料在皮肤表皮缺损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具有皮肤表皮缺损伤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感染控制时间、换药次数及敷料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0%,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可明显缩短皮肤表皮缺损伤口的感染控制时间,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及疤痕的形成,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葛云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大隐静脉抽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丽;徐立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早期胃食管癌内镜诊治的现状和进展。方法:选择102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51例为早期胃癌患者,5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手术诊治,分析胃、食管癌患者形态分型、肿瘤位置、病灶大小。结果: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98.04%,在肿瘤部位中以胃角为常见,在病灶大小中以1.0~2.0cm为常见,在形态分型中以III型为常见;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96.08%,在肿瘤部位中以食管中段为常见,在病灶大小中以1.0~2.0cm为常见,在形态分型中以糜烂型食管癌为常见。结论:内镜诊治在早期食管癌患者和早期胃癌患者中效果均显著,可明确患者病灶大小、肿瘤部位以及形态分型。
作者:雍海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65例,男性53例,女性12例,年龄36~84岁。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个亚组。结果:1、AMI组FT3低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与对照组相比FT3无差异。FT4、TSH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FT3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血清 TC、LDL-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T3与HDL-C呈负相关,FT4与TC、LDL-C呈正相关。结论:在本研究中,AMI患者FT3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反映ACS危险分层的一项指标,ACS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吉猛;张郁青;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5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3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34%,其余3例死亡。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4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患者术前疼痛(VAS)平分为8.14±0.88,术后疼痛(VAS)评分2.67±1.22;患者影像学资料Cobb角度由24.14±12.47度变为2.16±0.31度;椎体前缘的高度由术前的18.8±5.49mm变为术后34.02±2.14mm;术后随访1年,复查x-ray未见Cobb 角及椎体前缘的高度的丢失现象。病椎的相邻椎体间隙及形态无改变,内固定椎弓根钉系统无松动及断裂的现象发生。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该方法安全有效,增加病椎的稳定性,值得基层医院大力研究推广。
作者:杨景发;张威;董建军;任树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小学生当中的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发病诱因。方法:调查中小学生对于此病的了解情况以及预防措施的掌握;总结其趋势以及病症特点;研究此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小学生肺结核的患病危险因素比较复杂,结核发病与自身抵抗力、家庭经济条件、结核病接触情况等密切相关。结论:中小学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福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对药品混装、药品过期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前后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药房药品管理药品混装的现象明显降低,过期药品现象消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护士工作责任心与效率,降低给药差错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郑俊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病例的查房、会诊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查阅文献,给予药物治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功能恢复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内消毒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根管治疗患者(7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氢氧化钙糊剂消毒,观察组予以甲醛甲酚(FC)根管消毒,观察两组患者封药前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率、疼痛消失时间、显效率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疼痛率为14.71%(5/34),显著低于对照组64.71%(22/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药后,观察组、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25±0.25)d、(4.58±0.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33/3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9%(24/3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可显著提高消毒水平,降低疼痛率,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茂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