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慢阻肺病人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韦婉凤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COPD, 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辅助通气在急性慢阻肺(COP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的心率为(84.46±5.24)次/min,呼吸频率为(18.86±2.13)次/min,动脉血 pH 值为(7.68±0.37),PaO2为(79.23±4.86)mmHg,PaCO2为(51.27±7.75)mmHg,SaO2为(94.26±1.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对气管的创伤。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直肠癌组织中H O-1和TLR2/4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分析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HO-1和TLR2/4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HO-1和TLR2/4进行检测(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其表达水平以及临床表现的意义。结果:直肠癌患者组织中 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组织中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是病发、病情恶化的信号。

    作者:刘红权;刘云庚;祝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在先生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将腹膜透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应用与护理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腹膜透析的4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比较其在透析前后的乳酸、中心静脉压、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的血乳酸、中心静脉压、尿量等指标均趋于正常指标,前后比较之间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应用与护理中有效地促进其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国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6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儿为1组,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护理中,而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护理中,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中具有明显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冯琪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中成药药房工作效率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中成药药房工作中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开始,我院中成药药房实施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随机抽取中成药药房2014度(实施前)与2015年度(实施后)工作资料,每年度均抽取1500例处方,资料内容包括处方平均调配时间、候药时间。结果: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药房平均候药时间为(8.1±1.7)min、处方平均调配时间为(3.9±0.8)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4.1±2.5)min、(4.7±2.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中成药药房工作中,可有效优化配、发药流程,减少不必要动作,避免延迟动作和无进展动作,从而显著缩短处方调配时间及患者候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对这9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比较不同的增强模式下,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其中83例患者经过一次超声造影检查就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7例患者经过二次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后发现良性结节为68个,恶性结节为22个。没有不良反应。良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以均匀低增强为主。恶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超声造影的具体特点却存在着不同,不均匀的增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更好。

    作者:罗莉;熊萍;余雪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慢阻肺病人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辅助通气在急性慢阻肺(COP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的心率为(84.46±5.24)次/min,呼吸频率为(18.86±2.13)次/min,动脉血 pH 值为(7.68±0.37),PaO2为(79.23±4.86)mmHg,PaCO2为(51.27±7.75)mmHg,SaO2为(94.26±1.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对气管的创伤。

    作者:韦婉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0.6)h、(82.1±24.7)ml、(2.6±0.7)d,对照组为(2.0±1.1)h、(107.1±31.5)ml、(4.7±1.3)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43.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出现率较低,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敖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与避孕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避孕情况,为降低产后意外妊娠率,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率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10)月选取的(贺兰县立岗镇)236名产后一年内妇女,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避孕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有185名名采取了避孕措施,占78.39%,使用避孕工具避孕的占92.80%,避孕方式为夫妻双方共同选择的仅有59.32%。总体掌握避孕节育知识的平均分为(55.3±11.4),知晓率低的是生育能力的恢复时间和人流的危害程度认知。结论:针对总体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度低及避孕措施采取率低的情况,应该加强对产后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和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确保产后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黄春霞;陈瑞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调查主要对象,随机分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A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则在产妇产后则按照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以及产妇的个人实际情况,对产妇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针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B组全部产妇都在一个星期之内出院,无1例产妇存在情绪异常。在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后,产妇的SDS 评分以及SAS 评分较产后第1天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取得的效果不明显。结论:立足于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对产妇的相关原因开展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促使产妇的负面情绪实现进一步降低,促使产妇快速康复出院。

    作者:符李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作者:田架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法对两种阿尔茨海默病树鼩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阿尔茨海默病(AD)树鼩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树鼩脑内NE 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复合鹅膏蕈氨酸(IBO)高剂量组及Aβ25-35复合IBO高剂量组脑内NE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高剂量腹腔注射D-半乳糖复合双侧大脑基底注射IBO及高剂量Aβ25-35合并IBO大脑基底注射可降低AD树鼩模型NE水平。

    作者:覃梅春;陈奔;黄金兰;许哲郝;钟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工作人员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总满意患者45例总满意度为61.6%,实验组患者总满意患者69例,总满意度94.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例数、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运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基本疗效,降低由于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患者的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冯燕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7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8例患者,乙组39例患者,甲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低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3.1%,乙组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5%,13.1%>2.5%,乙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甲组,数据比较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进行治疗,其效果比较明显,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德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分析验光配镜对因屈光不正造成调节性视疲劳的影响

    目的:探索验光配镜用于屈光不正引起调节性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调节性视疲劳患者资料,均是由于屈光不正导致的视疲劳;先对患者屈光不正因素进行分析,统计调节性视疲劳的临床症状;采用验光配镜法进行治疗,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性(P<0.05)。结果:屈光不正是由于遗传、不合理用眼等因素造成,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以眼疲劳、眼干涩、异物感、眼皮沉重感、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眼胀痛等为主要症状,且患者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症状并存。本次80例治疗结果,显效65例(81.3%),有效12例(15%),无效3例(3.7%),总有效率96.3%;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明显,仅少数眼疲劳、眼胀痛等。结论:医学验光配镜用于调节性视疲劳治疗效果明显,对屈光不正调节作用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任万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72.0%)(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思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肿瘤放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体会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70例患者作为考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7.32±1.65)天和(12.54±1.82)天,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8.57%,两组数据差异较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其可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时间,并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李金松运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异病同治的经验

    介绍吾师李金松教授运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异病同治的经验。凡髋膝关节疾病辨证属于痰湿内蕴、瘀血阻络者,吾师均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加减辨证治疗,每获良效。

    作者:赵杰;李金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5例行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的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观察经过全面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主动外展、前屈、中立位外旋、体侧内旋均有明显改善,术前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为(59.85±4.54)分,术后ASES评分为(91.4±3.5)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31例患者无疼痛感,4例患者还存在轻微疼痛。结论: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傅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试论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不断深入,我国的医院药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工作质量的对策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作者:曾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 IV/AIDS抗病毒治疗中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HIV/AIDS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 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咨询告知后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进一步细致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和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服药依存性差距显著,其中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5.9%,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4.1%。结论: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细致的依从性教育,主治医师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治疗,患者家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作者:冯光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