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

田架荣

关键词:健康教育, 肺结核, 防治, 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大众宣传等多种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普通民众、医务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果:普通民众对结核病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可疑就诊率逐年上升;结核病患者依从性增强,主动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关于结核病的知识水平提高;政府对结核病控制更加重视。结论:全面、科学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有效手段。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儿科护理中一个月互换沟通技巧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儿科68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8%,对照组为87.0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0.59%,对照组为2.6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章,掌握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显著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刘文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4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方法,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46例高龄患者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其实施了系统的护理。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屠生莉;叶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试论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也逐渐步入快车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因此,通过计划生育的政策来控制或者延缓人口增速,提高人口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宣传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使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人心,使得计划生育政策更好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来进步一阐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从而让计生宣传深入心。

    作者:朱凌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乌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病案分析

    目的:探究乌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典型病案进行分析。结果:30例典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临床治疗,均治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应该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荐乌梅治疗法。

    作者:陈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应采用的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的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3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的康复效果较好,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能将治疗的效果大化,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作者:王军宏;刘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肢体疼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干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王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肛周脓肿预防肛瘘形成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肛周脓肿采用手术治疗对于肛瘘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在院就诊的肛周脓肿患者3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切开引流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肛瘘发生率,继而评价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对于肛瘘现成的预防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手术后彻底切开引流,终均取得成功(有效率高达100%),术后观察未见肛瘘形成病例。结论:研究表明,临床针对肛周脓肿患者应尽快实施手术切开引流,继而预防肛瘘形成,并提高疗效。

    作者:周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黄酮类化合物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哮喘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参考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黄酮类化合物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报道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药用价值,其中抗哮喘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综合结果。主要通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免疫失衡、抑制或改善气道炎症、抗气道重塑、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等来实现其药用价值。

    作者:王煦;杨丹;陈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临产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选择率及自然分娩成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vs43.33%),(87.5%53.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产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改善孕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巫智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其开展母乳喂养认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症产妇16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81例以及对照组81例妊娠合并症产妇的分组依据为母乳喂养护理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母乳喂养教育护理;通过对比母乳喂养情况,以突出母乳喂养教育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母乳喂养率方面,两组妊娠合并症产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症产妇,临床在展开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效展开母乳喂养教育干预,终在提高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率方面可以获得确切效果,显著提高妊娠合并症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科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皮质切开辅助矫正舌倾磨牙的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切开骨皮质对矫正舌倾磨牙起到辅助性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80例单侧下颌第二恒磨牙舌倾病患,均为成人正锁颌,将其划分为2组,有40例为骨皮质切开组,将骨皮质切开,运用交互牵引的作用对锁颌进行矫正;有40例为对照组,锁颌的矫正仅单一的使用交互牵引。通过对2组病患解除锁颌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在治疗前后均对2组病患拍摄CBCT,同时再对2组病患的目标牙是否存在牙根吸收现象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解除锁颌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多于骨皮质切开组,并且在骨皮质切开组中没有出现明显牙根吸收现象。结论:通过使用骨皮质切开的方法对舌倾磨牙进行辅助性矫正,能够有效的将矫治的时间缩短,减轻病患的疼痛,并将牙根吸收这一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

    作者:陈雅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留置胃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初探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接收的留置胃管患者中挑选40例,按入院顺序平均分成两组:2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性的临床护理、20例试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统计终结果。结果:试验组意外拔管发生率为5.0%,低于35.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留置胃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预防意外拔管,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李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银离子敷料在皮肤表皮缺损伤口中的应用

    目的:银离子敷料在皮肤表皮缺损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具有皮肤表皮缺损伤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感染控制时间、换药次数及敷料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0%,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可明显缩短皮肤表皮缺损伤口的感染控制时间,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及疤痕的形成,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葛云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疼痛程度。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究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将6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小患儿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未给予院前急救的患者30例,作为A组,给予院前急救进行干预的患者30例,作为B组,并观察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至用药时间、心率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B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发病至用药时间少于A组,不仅如此,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A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效率,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杨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B型利钠肽主要由心室细胞在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时候分泌。严重心力衰竭时候存在内源性BNP不足[1-3]。胡大一等研究报道显示补充外源性BNP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BNP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是兼具多种作用的药物,可促进钠的排出,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活性,阻滞心力衰竭的恶性循环[4-7]。本课题采用外源性B型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26例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三组,甲硝唑组42例、替硝唑组42例、奥硝唑组42例,三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替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采取替硝唑和奥硝唑,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的80名合并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钴胺治疗。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3.848、4.426、4.379,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合并感觉障碍、不宁腿综合征、麻木感、肢端疼痛患者例数及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x2分别为4.026、2.845、3.641、3.870,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蓉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镜在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目的:对十二指肠镜在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检查时用的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结果:6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病例在院期间全部治愈,且在住院时没有复发的患者。结论: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用十二指肠镜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为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堃;任早亮;张炳印;刘丹青;庞勇;白文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