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1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有3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应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与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48.74±6.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53±6.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血栓药物、下肢活动训练及健康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预防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良好应用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吴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联合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CBDE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应用。方法:选用本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4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双镜联合经TCBDE治疗。结果:47例患者成功通过此手术插入胆道镜。44例(93.6%)通过上术方法取石成功。术中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取除另三个患者。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
作者:王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管理概念在胃肠镜室中感染的预防上的效果。方法:以某院胃肠镜室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未加强护理方法以及加强了护理方法前后医院感染监控项目。结果:护理管理方法改进后各项医院感染检测指标胃镜(100%)、肠镜(100%)、活检钳(98.1%)、消毒液(100%)、手(95.6%)、室内空气(92.5%)均较之于改进前的胃镜(83.3%)、肠镜(86.7%)、活检钳(92.3%)、消毒液(86.2%)、手(84.4%)、室内空气(84.6%)有所提升,总体上的及格率改进后(97.6%)也高于改进前(86.7%)。比较差异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镜室的医院感染的安全预防中,护理管理概念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可以用于临床上的应用普及。
作者:向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口腔修复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对照组使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试验组则使用预成纤维桩修复。评价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试验组修复成功31例(100%),满意30例(96.8%);对照组修复成功25例(80.6%),满意22例(7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修复过程中应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较佳,且成功率高,可推荐。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些年来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被普遍接受的 Ross 修正的“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的始动环节。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孟娟娟;齐宝宁;张志刚;周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索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新模式,加强精神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完善社区对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降低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提高医务人员对精神障碍规范化治疗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干预精神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为有效机制,提高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有效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方法: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管理为契机,以凤冈县为试点,对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多渠道地进行精神疾病线索排查,2名以上的精神科医师诊断复核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的患者按照“应管尽管’知情同意”的原则[1]纳入管理,建立个人健康信息档案。对严重精神障碍以外的患者和不同意管理的患者纳入公安系统的重点监管对象,对知情同意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分类干预等综合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凤冈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率4.38‰,位居全省首位,综合管理率和治疗率均达发达地区水平,有效控制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的发生。结论:建立起多级防治服务网络,能够有效提高广大患者的医疗服务可及性,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社会和谐。
作者:王来利;安仕勇;王波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为了分析和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的高血压前期患者50例,然后再组织血压正常的50人作为对比。将这100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是正常血压的人群;观察组的患者是患有高血压前期征兆的人群。然后对比两组的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对比之后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比正常血压的人群偏大;男女比例上男性偏多;胆固醇的水平较高;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的心脑血管发生的事件和其他致死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的人群。经过两组的比较,其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中的心脑血管发生的事件和其他致死事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压的人群。所以高血压前期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大的影响因素。
作者:龙慧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的有效性,以选取优方式对失能老人进行护理。方法:选取南京市60例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失能老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以机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以居家护理方式,定期对两组失能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对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机构护理的总有效性为93.3%,对照组居家护理的总有效性为56.7%,就两组失能老人的护理效果来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能老人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相比更具专业性,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和优质的护理资源,能够有效改善失能老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围术期护理干预运用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恢复优良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陆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为常见的骨折部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该类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的胸腰椎骨折手术主要选用后正中入路的方式,但是应用该种入路方式时,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易发生腰背肌无力、慢性腰痛对并发症,对患者康复产生严重影响。近几年,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治疗手段增加,医师可以通过相应治疗等手段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将探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研究现状,分析其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温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应用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焦虑、抑郁等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7.14%、80.00%,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及进一步治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赵勖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为2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研究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β-HCG值及包块直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值及包块直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阮雪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观察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9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用药研究,对患者治疗的退热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统计分析。结果:91例患者的平均降温时间为52.5±4.8,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7.23±1.35d,平均住院时间为8.46±2.17d,总有效例数为86例(显效59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4.51%。结论: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时具有退热时间短、效率高,治疗有效率好等优点,并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中专护生是否愿意提高学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并对此建立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建立调查表采取随机发放给我院急诊科2-8月份实习的78名中专实习护生,了解他们对以后的职业规划方向和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想法和原因。结果:超过90%的中专护生认为有必要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并且相信通过这种高层次的教育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和自我提升受益匪浅。但也有部分护生因为经济,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而放弃接受进一步的教育。结论:应当鼓励并提供各种机会让中专护生接受进一步高层次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学历,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的能力,为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技能强,应变能力快速的优秀护理队伍。
作者:韦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抗菌药物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对8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性、使用方式、用药剂量、起止时间、按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进行用药特点及合理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单一用药与二联用药相比较具差异显著,口服给药和外用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肾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类药物合理、适当的应用对治疗肾内科疾病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并正确使用[2]。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对这9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比较不同的增强模式下,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其中83例患者经过一次超声造影检查就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7例患者经过二次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后发现良性结节为68个,恶性结节为22个。没有不良反应。良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以均匀低增强为主。恶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超声造影的具体特点却存在着不同,不均匀的增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更好。
作者:罗莉;熊萍;余雪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IV/AIDS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 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咨询告知后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进一步细致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和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服药依存性差距显著,其中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5.9%,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4.1%。结论: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细致的依从性教育,主治医师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治疗,患者家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作者:冯光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参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参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具有显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辉;赵其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卫生安全一直是临床医疗非常重视的工作课题,该服务理念的建立与推广,对我国医疗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同时,也象征着我国临床医疗服务对卫生安全的管理及控制能力。基层医院放射卫生工作发展情况较其他领域有所不足,不单是因为其属于基层医疗范畴的机构,还因为放射卫生防护的实践经验不够、不丰富,故而探究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与意义。
作者:杨光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