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周建辉;赵其英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 序贯腔镜, 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参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参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具有显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随机抽选88例,按抽样法将其分成两组,并于不同护理干预后评定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治愈率为95.5%,不良反应率为6.8%;对照组疾病治愈率为79.5%,不良反应率为22.7%,P<0.05,两组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提高疾病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杨红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护协作模式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探索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协作模式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的方法。方法:科室成立血栓预防管理小组,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DVT 预防工作指南,有效地指引医护人员规范去评估、观察、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负责质控的医生和护士监管实施过程的质量,比较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前后DVT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后 DVT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协作模式有效预防及降低骨科患者DVT的发生,提高专科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段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芒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目的:评估芒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征,并据此研讨相应防治策略。方法:以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芒市病发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967例为对象,经搜集、处理全部病例的各项病学及数据资料,评估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性及有关情况,进而归纳防治此病的科学措施。结果:近5年间芒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人例数情况为:2011年有243例发病,2012年有93例发病,2013年有198例发病,2014年有112例发病,2015年有321例发病。所有病人的病情都得以控制,没有死亡病例。经整合、评估各项病学及有关资料得知,6-10岁儿童病人的占比高,1-5岁儿童排在其次,伴随年龄增大,各年的发病例数都表现出减少趋势,且全年各月都有发病者。结论:强化腮腺炎疫苗接种、健康宣教活动、疫情汇报体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达到综合防控流行性胰腺炎疫情的效果。

    作者:陆克;李白;李文杰;杨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PCNL术致血管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目的:PCNL术致血管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1例PCNL术致血管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总结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及积极护理,康复出院。结论:PCNL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感染,做好心理护理,以提高PCNL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建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PSD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治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付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治疗PSD的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邓品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出血、肠粘连、疼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胜邦;胡志雄;潘凯;杨胜秋;兰方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析ICU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个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多变、先进医疗仪器密集的地方,ICU 护士岗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对护士心理素质和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增强ICU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ICU护士的专业能力,一直是护理学科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浅析ICU 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为ICU护理工作和护士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曹艳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例,行双镜联合术;以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两组年龄、病程、结石数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段,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腹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周遵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我院2006年-2015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然而不少医院都在做医学的情报工作,便于学习和交流。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地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也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科研工作,为此,医院图书馆负责医学类情报的收集工作。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观察总结分析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社区干预对治疗效果和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社区范围内选取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和用药指导、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实验组基础上采取以家庭-社区为中心的干预性措施,三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73.8%),SAQ评分中AS、AF、TS和DS也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效(P<0.05)。结论:以社区-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帮助,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普及应用。

    作者:郭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医疗垃圾处理质量的价值分析

    目的:评估品管圈活动提高医疗垃圾正确处理的价值。方法:采用医疗垃圾分类评价方法、职业暴露调查方法与品管圈活动的研究方法等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医疗垃圾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医疗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一共调查了200份医疗垃圾处理,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医疗垃圾处理错误率分别为88.5%与25.1%,降幅63.4%,两者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职业暴露情况分别为0.15例次/人月与0.03例次/人月,并且活动后的圈能力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疗垃圾处理的质量,并且减少医疗垃圾处理时的职业暴露率。

    作者:黄兰英;韦夏;邓娟;李凯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模式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结果抢救,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5.00%,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72.5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抢救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强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究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20例产妇有效的分组,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的分娩;干预组10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妇产科医生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这两组的分娩结局及产妇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出血率、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20%、9.1%,对照组产妇的出血率、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0%、40%、3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在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加强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降低出血量、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分娩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洁;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难题。尽管目前在手术,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但其整体治愈率极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至延长生命作为治疗的主要目的仍为当下治疗的主要模式。

    作者:章杰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66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儿为1组,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护理中,而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护理中,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因肠道感染所致热性惊厥患儿护理中具有明显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冯琪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女性患者的96个乳腺肿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肿块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83.33%,普通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比为59.26%和73.81%,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远远高于普通超声检查,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熊萍;罗莉;李德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拔牙患者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观察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正器在治疗拔牙患者的前后硬组织中的效果。方法:借助头颅侧片对治疗前后的头影进行测量,同时比对应组织的变化。结果:上下颌骨矢状向,垂直向生长以及前牙位置无明显变化,此外通过对 L1-MP,L1-NA(mm)治疗前后的比较下前牙位置发生了明显改变,但仍旧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通过直丝弓矫正方式对拔牙患者在治疗中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刘健;程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城市社区老年人医疗服务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形势下,城市社区养老医疗服务需求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基本健康情况、疾病处理方式和就医选择调查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社会供给出现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经费的投入,采取措施拓展城市社区医疗保险覆盖面积等,从而不断满足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不同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怡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李金松运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异病同治的经验

    介绍吾师李金松教授运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异病同治的经验。凡髋膝关节疾病辨证属于痰湿内蕴、瘀血阻络者,吾师均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加减辨证治疗,每获良效。

    作者:赵杰;李金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护理管理岗位中优质护理思想探索

    护理是医疗体系的一大分支,优化护理服务可提高医疗水平,而医疗工作可以指导临床护理。现代医院逐步加强护理改革力度,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越的康复环境,避免治疗后期出现病症隐患。作为护理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康复需求,不断调整现有的护理服务方式,以“优质护理”为中心思想展开工作。本文从护理管理岗位角度,分析了优质护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医院护理机制改革提出指导方向。

    作者:陈美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