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程曦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应用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焦虑、抑郁等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7.14%、80.00%,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及进一步治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赵勖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一种十分常见的多发病,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目前为止想要根治肺心病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西医治疗方法得以运用,将肺心病的病死率降低,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本文对西医治疗肺心病的几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便找出好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方法。
作者:武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十二指肠镜在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检查时用的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结果:6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病例在院期间全部治愈,且在住院时没有复发的患者。结论: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用十二指肠镜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为胆源性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堃;任早亮;张炳印;刘丹青;庞勇;白文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发热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发热患儿家长进行随机分组。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焦虑恐惧度为28.20%(P>0.05);研究组焦虑恐惧度为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的健康知识讲座及交流活动健康教育能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家长的信任度,减少医患的矛盾,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吴越;游丽霞;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联合硅油填充或C3F8气体填充术后俯卧位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C3F8气体填充术后被动俯卧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给于U 形枕器具。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于按摩床器具。结果:干预组舒适度、睡眠状况、颈椎舒适程度、遵医行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带孔的按摩床能减轻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汪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11、12月我在休假)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厅收治的需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对比其在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心理护理后的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实施心理护理前(96.67%vs86.67%),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98.33%vs8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静脉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粉雾剂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录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资料,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确诊者采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法,于治疗后1个月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根据呼吸内科治疗标准,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按照具体标准进行统计分类。结果:呼吸困难、胸廓前后径增大、桶状胸、语音震颤减弱等为主要症状,患者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病症。本次治疗效果,共39例有效,总有效率97.5%;仅1例由于病况严重,延长1周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效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我院腭裂修复术患儿采用改良手术体位,观察该体位与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2015.12入诊我院的54例腭裂患儿进行实验研究,所选患儿年龄均未超过8岁,将其按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各27例,传统组患儿采取以往常规的手术体位,而改良组患儿采取在传统体位上加以改进的体位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传统组患儿在舒适度与术后并发症等效果均低于改良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改良手术体位对腭裂修复术患儿在降低术后并发症与提高舒适度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建议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叶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部分采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是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结果:南充市居民中28.87%具备健康素养,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信息获取素养的人所占比例分别是39.37%、31.50%、32.80%、56.17%、36.48%、70.34%;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别以及年龄。结论:南充市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其中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素养更甚,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或团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
作者:谢健;何意;邓鸿元;宋璐;陈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病例的查房、会诊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查阅文献,给予药物治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功能恢复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研讨对象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观察对象,遵循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七氟烷和一氧化二氮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质量以及手术前后 MMSE 评分(简易智力状态量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24hMMSE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6h,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hMMSE评分就接近术前MMSE评分,而对照组在术后24hMMSE评分才接近术前。结论:针对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无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还是采用吸入麻醉,均会在术后短时间对患者造成认知功能障碍,但前者能有效提高术后苏醒质量,更利于患者恢复,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杜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泰州地区2011-2015年出境劳务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了解出境劳务人员中房颤发生的概况。方法:收集2011-2015年泰州地区出境劳务人员的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5年出境劳务人员中房颤共检出42例,发生率为0.06%。结论:根据统计结果,保健中心能够更好地为出境劳务人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和健康指导。
作者:周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将6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小患儿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索验光配镜用于屈光不正引起调节性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录的80例调节性视疲劳患者资料,均是由于屈光不正导致的视疲劳;先对患者屈光不正因素进行分析,统计调节性视疲劳的临床症状;采用验光配镜法进行治疗,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性(P<0.05)。结果:屈光不正是由于遗传、不合理用眼等因素造成,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以眼疲劳、眼干涩、异物感、眼皮沉重感、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眼胀痛等为主要症状,且患者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症状并存。本次80例治疗结果,显效65例(81.3%),有效12例(15%),无效3例(3.7%),总有效率96.3%;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明显,仅少数眼疲劳、眼胀痛等。结论:医学验光配镜用于调节性视疲劳治疗效果明显,对屈光不正调节作用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任万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挑选11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65例对照组借助基础护理模式护理,65例干预组则借助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统计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疾病好转率为95.4%,知识掌握度为96.9%;对照组疾病好转率为84.6%,知识掌握度为84.6%,P<0.05,有差别。结论:临床将糖尿病护理小组用于糖尿病人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掌握度,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平;刘小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和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开腹手术对患者实施治疗,观察组利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大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余海涛;刘礼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对这9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比较不同的增强模式下,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其中83例患者经过一次超声造影检查就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7例患者经过二次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后发现良性结节为68个,恶性结节为22个。没有不良反应。良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以均匀低增强为主。恶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超声造影的具体特点却存在着不同,不均匀的增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更好。
作者:罗莉;熊萍;余雪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银离子敷料在皮肤表皮缺损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具有皮肤表皮缺损伤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感染控制时间、换药次数及敷料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0%,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可明显缩短皮肤表皮缺损伤口的感染控制时间,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及疤痕的形成,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葛云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观察组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手段,针对实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取得良好疗效,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郭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46例非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以及同期在ICU住院病人且无肺部感染者45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将48例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将46例非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A组,将ICU住院病人且无肺部感染者45例老年人设为对照B组,对这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PCT与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并在入院时测量其体温,分析总结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PCT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PCT的水平与 WBC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其体内PCT的浓度会出现明显的增高,因而在临床上可将PCT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老年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军;张辉;赵庆举;吴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