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平;刘小琴
目的:了解桂林市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及加强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桂林市各县有乙肝免疫接种记录的儿童中,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9岁的儿童约30名作为观察对象,检测抗-HBs来评价乙肝免疫效果。结果:检测的381名儿童中,乙肝抗-HBs呈阳性的儿童267名,阳性率为70.08%,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在性别、民族、监护人、经济发展水平、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抗-HBs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将逐年减弱,应加强儿童基础免疫,在6岁时给儿童加强接种一次乙肝疫苗。
作者:梁磬清;唐国荣;徐颖;秦春林;贝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出诊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通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86.67%。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可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亚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在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被诊断出患有突发性耳聋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耳聋合剂,同时静脉点滴和对照组患者一样的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突发性耳聋的有效率是76.19%,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突发性耳聋的有效率是90.48%,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良好,还可以降低患者血栓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哮喘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参考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黄酮类化合物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报道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药用价值,其中抗哮喘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综合结果。主要通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免疫失衡、抑制或改善气道炎症、抗气道重塑、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等来实现其药用价值。
作者:王煦;杨丹;陈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临产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选择率及自然分娩成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vs43.33%),(87.5%53.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产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改善孕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巫智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尊重病人的权利,体现人性化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调查我可以发现自身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和纠正,使服务日趋完善,进而提供更全面、更满意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作者:吕玲;刘彦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65例,男性53例,女性12例,年龄36~84岁。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个亚组。结果:1、AMI组FT3低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与对照组相比FT3无差异。FT4、TSH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FT3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血清 TC、LDL-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T3与HDL-C呈负相关,FT4与TC、LDL-C呈正相关。结论:在本研究中,AMI患者FT3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反映ACS危险分层的一项指标,ACS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吉猛;张郁青;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07月-2016年0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68例老年女性患者,对全部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80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含尿痛、发热与尿急等,部分患者表现出白细胞与血肌酐的升高;有32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病原分布可见大肠埃希菌的感染,10例患者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明显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多,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主要特点是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在患者治疗时,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特点与对症治疗。
作者:张明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医疗设备,它在医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电监护仪的型号、品牌各不相同,本文对心电监护仪中的一种———迈瑞心电监护仪进行分析,探讨其几种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作者:罗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将6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小患儿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标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NIHS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患者组间、组内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改善作用,能有效减少血肿体积,缓解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作者:刘小生;丁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出血、肠粘连、疼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胜邦;胡志雄;潘凯;杨胜秋;兰方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治疗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的疗效中化疗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各种因素。方法:对38例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分为单纯化疗、化疗+TACE 两组,进行疗效及预后的分析总结。结果:在38例手术后肝转移患者中,单纯全身化疗组11例有效,占43,85%,全身化疗+TACE组8例有效,占61.5%,全组中位随访期19个月(3~5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8%、11%。(标黑出要改)结论:全身化疗+TACE化疗优于单纯的全身化疗,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Miles术结肠造瘘患者身心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需行Miles结肠造瘘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及并发症情况,并做出总结。结果:Miles术结肠造瘘对患者的心理变化产生影响。结论:针对Miles术结肠造瘘患者,需尽早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宋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阿尔茨海默病(AD)树鼩模型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树鼩脑内NE 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复合鹅膏蕈氨酸(IBO)高剂量组及Aβ25-35复合IBO高剂量组脑内NE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高剂量腹腔注射D-半乳糖复合双侧大脑基底注射IBO及高剂量Aβ25-35合并IBO大脑基底注射可降低AD树鼩模型NE水平。
作者:覃梅春;陈奔;黄金兰;许哲郝;钟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基于台湾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并与中国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科学合理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与服务机构,为大陆地区老年长期照护发展提供建议。
作者:辛芳芳;王扣英;马文樵;陈涓;张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80名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80名妇女按照不同的剖宫产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以一次剖宫产史妇女,观察组则为二次剖宫产史的妇女,分别给两组的妇女进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对两组妇女的结扎手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妇女盆腔粘连的发生率26.0%,观察组妇女盆腔粘连的发生率为48%,观察组发生盆腔粘连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具有两次剖宫产史的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成功率较低,容易发生盆腔粘连,在行输卵管结扎术时要谨慎操作,保障妇女的健康。
作者:龙树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主要研究了纳洛酮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9月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接受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22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16/22),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效果稳定、见效快等优点,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固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营养干预对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位哺乳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分组原则(54例/组)。对照组未给予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营养指导,对比分析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妇女对营养知识的掌握较指导前有所提升,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打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其能量的摄入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哺乳期妇女中对其进行营养指导的干预,可有效提升妇女对营养状况的认识度,并有效的改善能量的摄入,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竟屹;石敏;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对药品混装、药品过期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前后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药房药品管理药品混装的现象明显降低,过期药品现象消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护士工作责任心与效率,降低给药差错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郑俊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