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0名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护理体会

吕玲;刘彦莉

关键词:出院患者, 满意度调查,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尊重病人的权利,体现人性化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调查我可以发现自身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和纠正,使服务日趋完善,进而提供更全面、更满意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木丹颗粒+甲钴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血脂与全血粘度变化、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脂、全血粘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敏;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梗塞急性期中医综合治疗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效果。方法:8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均应用中药治疗,其中的40例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与早期康复锻炼,作为本研究的治疗组,另外的40例则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6.13±2.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3±2.55)分(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可行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候燕;杜蒲美会;李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护理纠纷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儿科收治患儿9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纠纷分析发生原因和防范对策。结果:儿科护理细节中出现的医疗纠纷相对较多,如:护士态度恶劣、护士专业素质差、护患沟通不当、医疗费用不合理等,发生率分别为63.3%、33.3%、40.0%、30.0%、44.4%。结论:根据儿科护理细节中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对于预防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王雪芬;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析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目的:对当前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改进策略。方法:按照当前医院中药房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本院医药房2008年2月-2013年4月期间出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结果:医院中药房管理的主要问题有药材入库质量把关不严、硬件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其中药品质量不合格是为常见的问题。结论:对当前中药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加强中药房管理的规范性,这对于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国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调查及营养指导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析营养干预对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位哺乳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分组原则(54例/组)。对照组未给予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营养指导,对比分析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妇女对营养知识的掌握较指导前有所提升,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打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其能量的摄入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哺乳期妇女中对其进行营养指导的干预,可有效提升妇女对营养状况的认识度,并有效的改善能量的摄入,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竟屹;石敏;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状况。方法: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选取40例纳入到此研究范围中,所有患者均接受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膝关节IKDC2000主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疾病时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费用低,损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杨江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大隐静脉抽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丽;徐立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研究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利用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于术后一天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则进行序贯营养治疗,即术后1d内肠外营养支持,3d后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治疗第14d观察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及预后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支持营养可以适应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对于营养支持的基本需求,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蛋白质代谢、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患者的康复。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临床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有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目的:讨论负压引流技术在普通外科感染性切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1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病例包括急性坏疽性阑尾炎75例;胃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35例;结直肠癌22例;外伤性肠穿孔13例,乳腺脓肿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医师工作量、患者舒适度等方面的差异。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切口疼痛度减轻,医师的工作量减少,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

    作者:文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肢体疼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干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王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外治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中中医外治法在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能够起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在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痛、颈椎病、多发性神经炎、面肌痉挛几个临床病例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外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的治疗都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甚至能够达到基本痊愈的治疗效果。结论:在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外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与西医治疗进行互补。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肱骨髁上骨折小儿患者66例,对66例肱骨髁上骨折小儿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研究其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高达100.00%,所有小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无术后骨折再移位及其他损伤。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快等众多优点,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安全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肿瘤放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体会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70例患者作为考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7.32±1.65)天和(12.54±1.82)天,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8.57%,两组数据差异较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其可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时间,并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院6月份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汇总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6月份共1101份围手术期切口进行总评,其中,一类切口共418份,预防用药121份,使用率29%,从预防用药合理性来看,抗菌药物选择合理性为100%;术前0.5-1小时用药合理性为100%;预防用药疗程<24小时比例为99%。其中,甲,乳,疝等8种原则不预防用药品种共151份,有1例预防用药,使用率为1%,二类切口共601份,主要问题为未按照2015版抗菌药物专治整治及38号文选择抗菌药物,疗程长;三类切口82份合理。结论:我院各科室预防用药合理性有提高空间。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介入手术患者鞘管拔出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护理与抢救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患者拔出鞘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护理与抢救。方法:选择本院接受介入手术的59例患者,术后鞘管拔出发生迷走神经反射6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6例迷走神经反射抢救成功,效果满意。结论: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与患者精神紧张、血容量不足、穿刺及拔鞘时疼痛、尿潴留等有密切相关,积极预防可以降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宁雯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改下如何推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与实践

    新医改方案于2009年出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实施,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在人员分配、医院体制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医院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对政治思想工作有个很好的认识,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也过于浅显,很难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来解决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出政治思想工作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珠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住院发热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发热患儿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发热患儿家长进行随机分组。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焦虑恐惧度为28.20%(P>0.05);研究组焦虑恐惧度为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的健康知识讲座及交流活动健康教育能缓解家长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家长的信任度,减少医患的矛盾,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吴越;游丽霞;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和开腹手术用于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和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开腹手术对患者实施治疗,观察组利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大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余海涛;刘礼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52例四肢骨折患者在专科治理及手术前后给予有效护理。结果:对52例四肢骨折患者在专科治疗及有效护理后,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有效率100%。结论:有效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对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雪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7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产妇产后一周及2个月后进行抑郁程度测评。结果:产后2个月,对照组产妇轻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3例,重度抑郁1例,抑郁发生率25.0%;观察组轻度抑郁3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无,抑郁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于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