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唐敏;张涛

关键词:木丹颗粒,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木丹颗粒+甲钴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血脂与全血粘度变化、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脂、全血粘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分析

    目的: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中,因此有必要不断的地某些存在困难的医疗项目进行研究和分析。近些年来,肾内科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逐渐出现了问题。因此医院现在就其中肾内科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具体从患者的临床的特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糖尿病和肾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本文主要对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进行了有关探讨和研究,从而得出有关结论和研究成果。

    作者:校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社区随访过程中发生的糖尿病足患者320例和同期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8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高血压史、存在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2.19%、63.44%、49.06%、62.1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FBS(空腹血糖)分别为(64.22±4.17)岁、(118.36±4.05)月和(9.91±0.31)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与住院患者相比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往往较差,在进行社区随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马耀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急救方案

    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急救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病历治疗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内科昏迷患者的患病病因,并根据其病因制定出相应的急救方案。结果:在进行病因分析后发现,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共有36例患者,占42.86%(36/84);排在第二位的是急性中毒,共有患者28例占33.33%(28/84);排在第三位的是糖代谢紊乱,共有患者20例,占23.81%(20/84);对所选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有72例,抢救成功率占85.71%(72/84);死亡12例,抢救死亡率为14.29%(12/84)。经研究发现,重度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远低于轻度昏迷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患病原因多样,医生在进行急救时要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案,这样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丽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 IV/AIDS抗病毒治疗中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HIV/AIDS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 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咨询告知后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进一步细致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和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服药依存性差距显著,其中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5.9%,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4.1%。结论: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细致的依从性教育,主治医师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治疗,患者家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作者:冯光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来我院医治老年高血压病患72例,所有病患在入院时均对病情展开确诊,按照医治方法划分为医治组与综合组,2组病患均为36例,综合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医治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性。结果:依据两组的对比结果显示,在总体的护理效果对比方面,医治组的36例患者中,显著疗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果及病情恶化4例,总体护理有效率为88.89%;而综合组的36例病患中,显著疗效5例,有效12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19例,总体护理有效率为47.22%,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愈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口腔修复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对照组使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试验组则使用预成纤维桩修复。评价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试验组修复成功31例(100%),满意30例(96.8%);对照组修复成功25例(80.6%),满意22例(7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修复过程中应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较佳,且成功率高,可推荐。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探析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的进展进行探析,对其临床使用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介绍涉及到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相关内容。结果:治疗急性躁狂患者心境稳定剂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比单纯使用心境稳定剂起到的效果更好;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使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新型抗抑郁药可起到更好效果;对维持期患者使用锂盐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联合应用并无显著优越性。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使用联合治疗的方法还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观察其使用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余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颅磁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经颅磁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颅磁治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相同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可以使用经颅磁治疗方法,疗效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利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挑选11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65例对照组借助基础护理模式护理,65例干预组则借助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统计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疾病好转率为95.4%,知识掌握度为96.9%;对照组疾病好转率为84.6%,知识掌握度为84.6%,P<0.05,有差别。结论:临床将糖尿病护理小组用于糖尿病人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掌握度,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平;刘小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血栓药物、下肢活动训练及健康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预防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良好应用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吴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观察和临床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和临床治疗的患者当中,能够力痊愈的患者有45例,死亡患者5例,救治成功率在90%。结论:为了更好的赢得患者的生命,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作者:王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试论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也逐渐步入快车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因此,通过计划生育的政策来控制或者延缓人口增速,提高人口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宣传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使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人心,使得计划生育政策更好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来进步一阐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从而让计生宣传深入心。

    作者:朱凌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胎盘早剥实施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实施保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60例对照组应用非保守治疗,60例观察组应用保守治疗,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对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6.67%vs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1.67%vs10.0%)(P>0.05),观察组新生儿一般状态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守治疗对于胎盘早剥的患者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喻祖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并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给予观察组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手段,针对实际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取得良好疗效,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郭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抗菌药物在肾内科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抗菌药物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对8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性、使用方式、用药剂量、起止时间、按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进行用药特点及合理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单一用药与二联用药相比较具差异显著,口服给药和外用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肾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类药物合理、适当的应用对治疗肾内科疾病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并正确使用[2]。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直肠癌组织中H O-1和TLR2/4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分析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HO-1和TLR2/4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HO-1和TLR2/4进行检测(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其表达水平以及临床表现的意义。结果:直肠癌患者组织中 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组织中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是病发、病情恶化的信号。

    作者:刘红权;刘云庚;祝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究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20例产妇有效的分组,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的分娩;干预组10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妇产科医生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这两组的分娩结局及产妇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出血率、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20%、9.1%,对照组产妇的出血率、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0%、40%、3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在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加强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降低出血量、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分娩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洁;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后护理对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 ABI、TCPO2、DOC各项指数均较对照组各项指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对患者身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3月~2016年2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卵巢囊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健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大隐静脉抽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丽;徐立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