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丽;徐立萍
目的:对治疗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的疗效中化疗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各种因素。方法:对38例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分为单纯化疗、化疗+TACE 两组,进行疗效及预后的分析总结。结果:在38例手术后肝转移患者中,单纯全身化疗组11例有效,占43,85%,全身化疗+TACE组8例有效,占61.5%,全组中位随访期19个月(3~5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8%、11%。(标黑出要改)结论:全身化疗+TACE化疗优于单纯的全身化疗,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从我院近两年的135688张中药处方中随机抽查6042张,进行统计与分析,检查处方的书写、用药安全、配伍等方面的问题。不规范处方有541张,不合格率为8.954%,占总处方的0.399%。应当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加强管理我院的中药处方质量,提高我院中医师对中药处方的书写水平,更好地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海照;陈飞飞;袁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新医改方案于2009年出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实施,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在人员分配、医院体制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医院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对政治思想工作有个很好的认识,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也过于浅显,很难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来解决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出政治思想工作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珠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药师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1月~12月期间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2015年和2014年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高危药品的管理中医院药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责任重大,药师应该对高危药品管理上的新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以此促进高危药品在医院能够合理、规范地被使用。结论: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安全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各医疗机构在制定本单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将药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
作者:杨青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运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止血平均时间和平均住院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所用时间短,疗效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温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以治疗4个疗程后症状缓解,关节畸形,生活自理等情况来评价治疗组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确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桂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有利于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在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利于保证生育水平的稳定性,促使出生人口素质提升。
作者:姚玲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将通过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性治疗,实验将进一步结合薄芝糖肽注射液加强治疗。与此同时,我们将针对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的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血清白蛋白增加、其他指标均有所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改善。
作者:黎凤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一种十分常见的多发病,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目前为止想要根治肺心病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西医治疗方法得以运用,将肺心病的病死率降低,治疗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本文对西医治疗肺心病的几种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便找出好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方法。
作者:武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与我院接受宫颈癌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将这16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五组,分别为<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与>60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对1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类,将每一类患者的例数与所占总数百分率进行计算。针对各类发病因素与患者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对160例宫颈癌患者的各组年龄发病情况、婚育情况、既往史以及职业进行分析,得出宫颈癌发生的病因与性行为异常、孕产次、社会因素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结论:应该加强宫颈癌发生病因的宣传,扩大宫颈癌的普查范围,为广大妇女讲解预防措施。
作者:张林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合理使用,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细菌间耐药基因的转导,细菌耐药菌株逐年上升,耐药性已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从而导致很多抗菌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出现了携带所谓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超级细菌。这一系列感染与抗感染的问题已严重困扰全世界的医务工作者。基于此,为了解我院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现状,本文对我院消化科2015年1-12月所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单进行随机抽样和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建议。
作者:黄志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数的16.1%左右,而现如今的医疗技术愈发发达,人类的平均年龄也不断提高,使得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巨大问题,且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恶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身体机制也发生变化,药物的体内代谢途径,代谢速度等也都在变化。而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慢性疾病或急性病变,而如何用药成为了困扰老年人的重大难题。其实老年人如何用药与他们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息息相关。本文撰写的目的在于发现和了解老年人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从而避免或者减少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一个合理的用药过程,使得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晚年生活。
作者:梁好;旷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对药品混装、药品过期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前后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药房药品管理药品混装的现象明显降低,过期药品现象消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护士工作责任心与效率,降低给药差错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郑俊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避孕情况,为降低产后意外妊娠率,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率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10)月选取的(贺兰县立岗镇)236名产后一年内妇女,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避孕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有185名名采取了避孕措施,占78.39%,使用避孕工具避孕的占92.80%,避孕方式为夫妻双方共同选择的仅有59.32%。总体掌握避孕节育知识的平均分为(55.3±11.4),知晓率低的是生育能力的恢复时间和人流的危害程度认知。结论:针对总体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度低及避孕措施采取率低的情况,应该加强对产后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和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确保产后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黄春霞;陈瑞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然而不少医院都在做医学的情报工作,便于学习和交流。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地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也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科研工作,为此,医院图书馆负责医学类情报的收集工作。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观察总结分析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PSD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治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付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治疗PSD的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邓品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HO-1和TLR2/4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HO-1和TLR2/4进行检测(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其表达水平以及临床表现的意义。结果:直肠癌患者组织中 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组织中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是病发、病情恶化的信号。
作者:刘红权;刘云庚;祝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乌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典型病案进行分析。结果:30例典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临床治疗,均治愈,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应该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荐乌梅治疗法。
作者:陈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木丹颗粒+甲钴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血脂与全血粘度变化、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脂、全血粘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敏;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发病情况及与养护人的关系,为防治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枣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45例10岁以内的外阴阴道炎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必要时行病原菌培养及病检。结果:145例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者中,0-1岁14例(9.65%),1-5岁63例(43.45%),5-10岁68例(46.90%);145例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中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86例(59.31%),滴虫性外阴阴道炎12例(8.28%),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0例(13.79%),细菌性阴道病13例(8.97%),淋病5例(3.45%),混合性外阴阴道感染68例(46.90%),3例尖锐湿疣,2例支原体感染;145例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者中,52例由父母带养(35.86%),81例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养护(55.86%),12例寄养在其他亲属家或学校(8.28%)。结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是当前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类型广泛,病原菌复杂,发病率高,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发生与养护人关系密切,留守女童外阴阴道炎发生率高。
作者:李秀兰;付晓萍;赵成运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