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照;陈飞飞;袁佳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个危重病人密集、病情多变、先进医疗仪器密集的地方,ICU 护士岗位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对护士心理素质和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增强ICU护士的心理素质,培养ICU护士的专业能力,一直是护理学科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浅析ICU 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为ICU护理工作和护士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曹艳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0.6)h、(82.1±24.7)ml、(2.6±0.7)d,对照组为(2.0±1.1)h、(107.1±31.5)ml、(4.7±1.3)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43.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出现率较低,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敖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8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加强对病人用药及粒缺期的护理。结果:完全缓解43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7例。结论:加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 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婷;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1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有3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应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与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48.74±6.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53±6.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的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3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的康复效果较好,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能将治疗的效果大化,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作者:王军宏;刘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足口病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性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的依从性都高于对照组患儿行为、运动、饮食及用药的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持续性护理能够为手足口病患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缓解患儿焦虑情绪的产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潘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我院腭裂修复术患儿采用改良手术体位,观察该体位与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2015.12入诊我院的54例腭裂患儿进行实验研究,所选患儿年龄均未超过8岁,将其按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各27例,传统组患儿采取以往常规的手术体位,而改良组患儿采取在传统体位上加以改进的体位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传统组患儿在舒适度与术后并发症等效果均低于改良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改良手术体位对腭裂修复术患儿在降低术后并发症与提高舒适度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建议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叶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是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刀治疗效果分析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观察病例150例,痊愈79例,显效28例;其中6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来源于椎管外软组织病变为主。结论:针刀结合骶管注射疗法疗效较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误诊、误治较多;三步定位诊断法可减少误诊率。
作者:卿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间在院进行宫颈癌筛查者74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检测,针对两种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析FH 检测以及FST-SH 检测和TCT检测、HC-II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结果:终通过 TCT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 检测以及病理活检确诊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有171例(占23.01%),其中包括CINI 32例(4.31%),CINII 39例(5.25%),CINIII 49例(6.59%),宫颈癌51例(6.86%),剩余641例宫颈正常。终通过FH检测以及FST-SH 检测和TCT 检测、HC-II 检测阳性诊断率依次为。结论:FH 检测以及FST-SH 检测作为临床中出现的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适用范围较广,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学护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护理能力,而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则是促进我国医学护理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要求也随之升高,护理人员作为连接患者与医院的重要枢纽,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通常就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总而言之,在现代学校护理培训的护士不仅要能够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规律,更要求其能将自身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措施,从而满足人类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作者:闻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对比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的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L组)和对照组(D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治疗组为2.8%明显低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对比,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高症不良反应发生少,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患儿长期依赖氧而生存,病死率高。BPD除损害肺功能外,还可引起远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BPD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因子有关,检测BPD患儿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BPD的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辅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应用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调查主要对象,随机分组,一组为A组,一组为B组,A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则在产妇产后则按照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以及产妇的个人实际情况,对产妇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针对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B组全部产妇都在一个星期之内出院,无1例产妇存在情绪异常。在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后,产妇的SDS 评分以及SAS 评分较产后第1天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取得的效果不明显。结论:立足于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对产妇的相关原因开展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促使产妇的负面情绪实现进一步降低,促使产妇快速康复出院。
作者:符李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进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MMT门诊且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200例阿片类药物成瘾者为研究对象,制定统一问卷开展调查。结果:200例调查对象中,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以男性、初中文化、待业或无业者为主,77.5%患者感到基本或完全没有毒瘾,91.5%精神状态明显好转,92%满意或非常满意,患者自我感觉与家人关系明显改善、与吸毒朋友交往减少、违法行为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可有效减少毒品中毒、疾病传播,降低犯罪率,对于阿片类物质成瘾者需尽早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
作者:袁其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从我科所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责任制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肝硬化失代偿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优质责任制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徐江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65例,男性53例,女性12例,年龄36~84岁。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个亚组。结果:1、AMI组FT3低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与对照组相比FT3无差异。FT4、TSH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FT3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血清 TC、LDL-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T3与HDL-C呈负相关,FT4与TC、LDL-C呈正相关。结论:在本研究中,AMI患者FT3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反映ACS危险分层的一项指标,ACS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吉猛;张郁青;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1例动静脉内瘘闭塞使用尿激酶溶栓后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尿激酶20万单位以生理盐水50ml 稀释,用5号头皮针在内瘘吻合处的动静脉端离心穿刺,予尿激酶微泵泵入至内瘘血管进行溶栓。结果:内瘘闭塞患者于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再通,血流量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闭塞,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王燕;董燕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0例患者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其中单独用1种精神药物者占73.4%,联用2种药物者占26.6%,没有患者联用3种药物或3种以上药物的情况。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喹硫平、利培酮的概率占据第一、第二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占第三位,药物剂量偏小;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日剂量与情感性精神障碍对比,差异并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各病种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男性患者用药日剂量与女性患者所用计量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情况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有利于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雷振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术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胫腓骨骨折患者共72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患者均接受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社区随访过程中发生的糖尿病足患者320例和同期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8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高血压史、存在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2.19%、63.44%、49.06%、62.1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FBS(空腹血糖)分别为(64.22±4.17)岁、(118.36±4.05)月和(9.91±0.31)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与住院患者相比患者在社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往往较差,在进行社区随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马耀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