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激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探讨

杨吉猛;张郁青;王晖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Gensini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65例,男性53例,女性12例,年龄36~84岁。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个亚组。结果:1、AMI组FT3低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与对照组相比FT3无差异。FT4、TSH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FT3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血清 TC、LDL-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T3与HDL-C呈负相关,FT4与TC、LDL-C呈正相关。结论:在本研究中,AMI患者FT3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反映ACS危险分层的一项指标,ACS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开腹修补术组40例患者行单纯开腹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组40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开腹修补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3.5±8.1)min、术中出血量为(60.8±11.5)ml、住院时间为(6.3±1.3)d,胃大部切除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2±22.8)min、术中出血量为(198.2±26.8)ml、住院时间为(13.2±2.0)d,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开腹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胃大部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开腹修补术后3个月,共有4例患者出现胃十二指肠穿孔复发,复发率为10.00%,胃大部切除术后3个月,共有2例患者出现胃十二指肠穿孔复发,复发率为5.00%,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行开腹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各有优缺点,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鲍中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5例行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的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观察经过全面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主动外展、前屈、中立位外旋、体侧内旋均有明显改善,术前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为(59.85±4.54)分,术后ASES评分为(91.4±3.5)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31例患者无疼痛感,4例患者还存在轻微疼痛。结论: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傅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论文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如何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应用。方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完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与沟通工作,加强安全监管,定期总结工作并及时整改。结果: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产科临床工作中,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马小素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止血时间为(15.6±2.7)天,住院天数为(13±1)天,总有效率为98.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且住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对照组孕产妇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系统的产前护理干预方法对观察组孕产妇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前护理干预对孕产妇进行护理,能有效的缓解孕产妇的负性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海平;吴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急诊科”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对各种突发性疾病采取紧急救治方式,避免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异生命危险。护理是临床救治不可缺少的环节,护理工作缺失必然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对患者病症控制及康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新时期必须加强临床急救护理改革力度,为患者创造优越的护理服务平台。结合急诊护理风险成因,本文提出了急诊科护理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化急救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陈坤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知识与避孕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避孕情况,为降低产后意外妊娠率,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率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10)月选取的(贺兰县立岗镇)236名产后一年内妇女,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和避孕情况。结果:研究对象中有185名名采取了避孕措施,占78.39%,使用避孕工具避孕的占92.80%,避孕方式为夫妻双方共同选择的仅有59.32%。总体掌握避孕节育知识的平均分为(55.3±11.4),知晓率低的是生育能力的恢复时间和人流的危害程度认知。结论:针对总体避孕节育知识知晓度低及避孕措施采取率低的情况,应该加强对产后避孕节育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和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确保产后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黄春霞;陈瑞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利培酮口崩片(可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利培酮口崩片(可同)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口崩片(可同)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博思清)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PAN-SS评分差异相对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口崩片(可同)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当前的症状,同时也可以有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为进一步提升患者日后的生活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小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72.0%)(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思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为2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研究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β-HCG值及包块直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值及包块直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阮雪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例PCNL术致血管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目的:PCNL术致血管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1例PCNL术致血管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总结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及积极护理,康复出院。结论:PCNL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感染,做好心理护理,以提高PCNL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建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标准操作研究

    目的:探究分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技术的标准操作的执行情况。方法:从2015年3月到2016年4月本院区域内的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节育器放置的2000例,随机分为采用协作中心常规的操作标准的对照组(1000例),与采用标准操作的对照组的(10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而为获得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标准操作的执行情况对县站和乡所的术前检查、个人卫生和消毒技术等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标准操作的观察组并发症率(0.9%)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操作标准的对照组并发症率(1.5%)(P<0.05),而且县站的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明显优于乡所(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宫内机节育器放置技术标准操作的县站执行水平明显高于的乡所,乡所需要进一步强化执行,采用标准操作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1]。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分析

    卫生安全一直是临床医疗非常重视的工作课题,该服务理念的建立与推广,对我国医疗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同时,也象征着我国临床医疗服务对卫生安全的管理及控制能力。基层医院放射卫生工作发展情况较其他领域有所不足,不单是因为其属于基层医疗范畴的机构,还因为放射卫生防护的实践经验不够、不丰富,故而探究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与意义。

    作者:杨光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患角色转换教学法在口腔护理操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患角色转换教学法在口腔护理操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名大专学历护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方案,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口腔护理操作实践教学中应用护患角色转换教学法,主要内容为设置问题、护生与患者进行角色转换操作演示以及教师评估等三项内容。在实训结束后,对全部护生进行考核以评估其综合能力。结果:实训结束后,所有护生经考核通过,合格率为100%;其中,实验组护生在口腔理论知识、口腔专业知识以及口腔操作技能等的成绩总优秀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的57.50%(P<0.05)。实验组护生对所学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的87.50%(P<0.05)。结论:将护患角色转换教学法应用于口腔护理操作实践教学中,打破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进而促进了护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白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

    目的:本次主要对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生理指标与血气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频率、心率、PH、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徐杰;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芒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目的:评估芒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征,并据此研讨相应防治策略。方法:以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芒市病发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967例为对象,经搜集、处理全部病例的各项病学及数据资料,评估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性及有关情况,进而归纳防治此病的科学措施。结果:近5年间芒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人例数情况为:2011年有243例发病,2012年有93例发病,2013年有198例发病,2014年有112例发病,2015年有321例发病。所有病人的病情都得以控制,没有死亡病例。经整合、评估各项病学及有关资料得知,6-10岁儿童病人的占比高,1-5岁儿童排在其次,伴随年龄增大,各年的发病例数都表现出减少趋势,且全年各月都有发病者。结论:强化腮腺炎疫苗接种、健康宣教活动、疫情汇报体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达到综合防控流行性胰腺炎疫情的效果。

    作者:陆克;李白;李文杰;杨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6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万托林治疗,后组应用万托林与普米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联合应用万托林和普米克治疗,效果理想,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谈肝癌患者疼痛的护理

    目的:癌性疼痛(cancer pain)简称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疾病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性疼痛常为慢性疼痛[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典型、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肝癌,作为为频发的癌症,其诱发的疼痛,让无数深受其害的患者闻之色变。肝区疼痛是肝癌患者常见、典型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早期患者没有典型、明显的症状,一旦肝区产生持续性胀痛或是锐痛,肝癌已经到达晚期。这时肝癌产生了明显的症状,即让患者极度痛苦的疼痛。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让患者焦躁不安、恐慌忙乱,甚至是悲观绝望,以致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缺失热情,终失去理智,走向极端。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经常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药疗法。但是,此种方法只能短时间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强以及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容易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性,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患者的预后也越来越差。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预后,我科对收治的20例病患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采用心理疏导、非药物性治疗、对疼痛的严密观察等方法,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长度。非药物性治疗主要包括皮肤刺激法、注意力转移疗法、放松疗法、认知疗法[1]。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张文静;祝玲娟;陈瑞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院近两年的中药处方统计与分析

    从我院近两年的135688张中药处方中随机抽查6042张,进行统计与分析,检查处方的书写、用药安全、配伍等方面的问题。不规范处方有541张,不合格率为8.954%,占总处方的0.399%。应当依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加强管理我院的中药处方质量,提高我院中医师对中药处方的书写水平,更好地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海照;陈飞飞;袁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给予研究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HRV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后两组 HRV 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SDNN、SDAN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宝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