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陆春梅

关键词: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万托林, 普米克,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万托林与普米克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6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万托林治疗,后组应用万托林与普米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联合应用万托林和普米克治疗,效果理想,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术后2h 出血量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治疗效果明确,术中出血量少,宫缩恢复时间短、产后2h出血量减少并且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娟;贺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癌发生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与我院接受宫颈癌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将这16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五组,分别为<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与>60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对1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类,将每一类患者的例数与所占总数百分率进行计算。针对各类发病因素与患者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对160例宫颈癌患者的各组年龄发病情况、婚育情况、既往史以及职业进行分析,得出宫颈癌发生的病因与性行为异常、孕产次、社会因素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结论:应该加强宫颈癌发生病因的宣传,扩大宫颈癌的普查范围,为广大妇女讲解预防措施。

    作者:张林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随机抽取800名住院患者,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与2014年未采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之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改善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谭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应采用的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的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3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的康复效果较好,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能将治疗的效果大化,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作者:王军宏;刘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护理纠纷出现的原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儿科收治患儿9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纠纷分析发生原因和防范对策。结果:儿科护理细节中出现的医疗纠纷相对较多,如:护士态度恶劣、护士专业素质差、护患沟通不当、医疗费用不合理等,发生率分别为63.3%、33.3%、40.0%、30.0%、44.4%。结论:根据儿科护理细节中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对于预防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王雪芬;张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的综合评估

    目的:探究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01月到2015年12月以来,选取3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8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视力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眼压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联合手术,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小梁切除术的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谢秀雯;占慧琴;王旭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院6月份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汇总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6月份共1101份围手术期切口进行总评,其中,一类切口共418份,预防用药121份,使用率29%,从预防用药合理性来看,抗菌药物选择合理性为100%;术前0.5-1小时用药合理性为100%;预防用药疗程<24小时比例为99%。其中,甲,乳,疝等8种原则不预防用药品种共151份,有1例预防用药,使用率为1%,二类切口共601份,主要问题为未按照2015版抗菌药物专治整治及38号文选择抗菌药物,疗程长;三类切口82份合理。结论:我院各科室预防用药合理性有提高空间。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 IV/AIDS抗病毒治疗中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HIV/AIDS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 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咨询告知后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进一步细致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和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服药依存性差距显著,其中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5.9%,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4.1%。结论: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细致的依从性教育,主治医师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治疗,患者家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作者:冯光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26例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三组,甲硝唑组42例、替硝唑组42例、奥硝唑组42例,三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替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采取替硝唑和奥硝唑,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液基薄层技术与传统涂片联合诊断在肝脏穿刺细胞学中的应用

    目的:对肝脏穿刺标本中进行液基薄层涂片与传统涂片检查,探讨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肝穿刺标本中传统涂片、液基薄层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肝穿刺标本中经过多种检测方法终诊断恶性肿瘤有64例,良性6例。传统涂片提示恶性肿瘤58例,良性病变12例;液基薄层细胞提示恶性肿瘤62例,良性8例。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相比,传统涂片诊断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是90.6%,液基薄层涂片是96.8%,两者比较P<0.05;联合诊断的阳性率是98.4%。结论:传统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技术作为细胞学常用的技术,各有优缺点。两者联合使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闫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出诊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通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86.67%。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可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亚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中成药药房工作效率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中成药药房工作中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开始,我院中成药药房实施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随机抽取中成药药房2014度(实施前)与2015年度(实施后)工作资料,每年度均抽取1500例处方,资料内容包括处方平均调配时间、候药时间。结果: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药房平均候药时间为(8.1±1.7)min、处方平均调配时间为(3.9±0.8)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4.1±2.5)min、(4.7±2.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中成药药房工作中,可有效优化配、发药流程,减少不必要动作,避免延迟动作和无进展动作,从而显著缩短处方调配时间及患者候药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00名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尊重病人的权利,体现人性化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调查我可以发现自身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和纠正,使服务日趋完善,进而提供更全面、更满意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作者:吕玲;刘彦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

    替罗非班是目前国内市场唯一的一种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GPI),它能竞争性的抑制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后环节,是强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3]。然而,临床发现替罗非班可能导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引发临床不良事件。目前国内外不乏此类事件的报道,但因“寒颤”为首发症状的鲜有报道,我院收治1例病人应用替罗非班引发血小板重度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青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肿瘤放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体会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的70例患者作为考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7.32±1.65)天和(12.54±1.82)天,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8.57%,两组数据差异较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其可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时间,并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突发性耳聋采取脉血康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采取脉血康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时,脉血康胶囊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燕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改下如何推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与实践

    新医改方案于2009年出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实施,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在人员分配、医院体制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医改的影响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医院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对政治思想工作有个很好的认识,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时也过于浅显,很难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思路,来解决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出政治思想工作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珠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论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文章介绍了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管理活动的相关术语定义、评定准则、方法、过程、计划及文件化要求;并强调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确保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其它医疗器械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作者:胡艳;程云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通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抽取56例作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评估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和24h蛋白尿含量。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43%,且治疗后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24h蛋白尿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