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检查用于乳腺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录的3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采用前哨淋巴结(SLN)对患者进行检查,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指导依据;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进行治疗,于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进行回顾性评价,总结30例SLN活检指导下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等症状,SLN用于ALND手术指导下,本次28例有效,总有效率93.3%,仅2例病况严重,治疗无效。结论:SLNB对肿瘤转移检查具有显著意义,可提高临床手术的针对性,确保患者短时间内接受治疗,提高了手术的可利用价值。
作者:陈亮;汪平;赵星;马鲁黔;杨立;程卫;皮启飞;郑崇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5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3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34%,其余3例死亡。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原发性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167倒原发性早泄患者及其配偶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估并分析其影响。结果:PE 组和PE 配偶组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和焦虑抑郁程度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PE患者。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与PE患者的病程和PE患者配偶性生活的满意度相关。结论:PE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程度虽没有PE 患者严重,但患病率较PE 患者更普遍,且随着PE 患者病程延长,配偶焦虑-抑郁症状加重明显。
作者:周芳;车晓艳;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不断深入,我国的医院药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工作质量的对策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作者:曾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福泉市在校中学生结核病疫情状况,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赛普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对全市在校中学生自愿受检者进行结核抗体检测,阳性者施行胸片和查痰检查。结果:受检的5219名中学生结核抗体阳性13例,确诊9例,结核病检出率172/10万。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中学生结核病筛查具有实际意义,本市中学生结核病疫情高于全国水平,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王国洪;李平;李红霞;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切开骨皮质对矫正舌倾磨牙起到辅助性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80例单侧下颌第二恒磨牙舌倾病患,均为成人正锁颌,将其划分为2组,有40例为骨皮质切开组,将骨皮质切开,运用交互牵引的作用对锁颌进行矫正;有40例为对照组,锁颌的矫正仅单一的使用交互牵引。通过对2组病患解除锁颌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在治疗前后均对2组病患拍摄CBCT,同时再对2组病患的目标牙是否存在牙根吸收现象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解除锁颌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多于骨皮质切开组,并且在骨皮质切开组中没有出现明显牙根吸收现象。结论:通过使用骨皮质切开的方法对舌倾磨牙进行辅助性矫正,能够有效的将矫治的时间缩短,减轻病患的疼痛,并将牙根吸收这一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
作者:陈雅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术后2h 出血量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治疗效果明确,术中出血量少,宫缩恢复时间短、产后2h出血量减少并且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娟;贺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26例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三组,甲硝唑组42例、替硝唑组42例、奥硝唑组42例,三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替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采取替硝唑和奥硝唑,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学护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护理能力,而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则是促进我国医学护理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要求也随之升高,护理人员作为连接患者与医院的重要枢纽,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通常就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总而言之,在现代学校护理培训的护士不仅要能够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规律,更要求其能将自身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措施,从而满足人类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作者:闻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生理指标与血气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呼吸频率、心率、PH、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徐杰;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及探索脊柱骨折患者施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收治的患脊柱骨折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50例,单行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包含50例,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方案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对比分析。结果:与参考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较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obb 角、伤锥前高压缩比及椎管侵占率显著优于治疗前与参考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精敏;李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前列腺癌采用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手术去势,而观察组则运用药物去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手术去势相比,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孙阳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协作模式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的方法。方法:科室成立血栓预防管理小组,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DVT 预防工作指南,有效地指引医护人员规范去评估、观察、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负责质控的医生和护士监管实施过程的质量,比较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前后DVT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后 DVT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协作模式有效预防及降低骨科患者DVT的发生,提高专科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段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管理的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excel表格的RANDOM求出随机值后按升序排列分组,前40例为常规护理组(以下称对照组),后40例为个案管理组(以下称干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前,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的的血糖代谢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代谢优于干预前(P>0.05),且前者更优于后者(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亦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对控制患者的血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提高了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因而值得被更为广泛的推荐。
作者:艾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使用者应在使用后及时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根据需要做保湿处理,从而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HO-1和TLR2/4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HO-1和TLR2/4进行检测(利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其表达水平以及临床表现的意义。结果:直肠癌患者组织中 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组织中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HO-1和TLR2/4的表达水平在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是病发、病情恶化的信号。
作者:刘红权;刘云庚;祝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颈旁反应点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经3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1.4%,对照组显效率为31.4%,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χ2=3.98,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且住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对照组孕产妇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系统的产前护理干预方法对观察组孕产妇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为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产前护理干预对孕产妇进行护理,能有效的缓解孕产妇的负性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海平;吴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2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效果相当,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后行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异位妊娠患者,全部患者都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中配合相应护理,统计分析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在45例患者当中,护理痊愈为30例(66.67%),有效为14例(31.11%),护理无效为1例(2.22%),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7.78%。讨论:在联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后行相应护理,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群星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