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肝癌患者疼痛的护理

张文静;祝玲娟;陈瑞霞

关键词:肝癌, 疼痛, 心理护理, 非药物性干预
摘要:目的:癌性疼痛(cancer pain)简称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疾病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性疼痛常为慢性疼痛[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典型、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肝癌,作为为频发的癌症,其诱发的疼痛,让无数深受其害的患者闻之色变。肝区疼痛是肝癌患者常见、典型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早期患者没有典型、明显的症状,一旦肝区产生持续性胀痛或是锐痛,肝癌已经到达晚期。这时肝癌产生了明显的症状,即让患者极度痛苦的疼痛。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让患者焦躁不安、恐慌忙乱,甚至是悲观绝望,以致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缺失热情,终失去理智,走向极端。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经常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药疗法。但是,此种方法只能短时间地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强以及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容易对此类药物产生依赖性,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患者的预后也越来越差。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预后,我科对收治的20例病患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采用心理疏导、非药物性治疗、对疼痛的严密观察等方法,明显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长度。非药物性治疗主要包括皮肤刺激法、注意力转移疗法、放松疗法、认知疗法[1]。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6月份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汇总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6月份共1101份围手术期切口进行总评,其中,一类切口共418份,预防用药121份,使用率29%,从预防用药合理性来看,抗菌药物选择合理性为100%;术前0.5-1小时用药合理性为100%;预防用药疗程<24小时比例为99%。其中,甲,乳,疝等8种原则不预防用药品种共151份,有1例预防用药,使用率为1%,二类切口共601份,主要问题为未按照2015版抗菌药物专治整治及38号文选择抗菌药物,疗程长;三类切口82份合理。结论:我院各科室预防用药合理性有提高空间。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黄酮类化合物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哮喘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参考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黄酮类化合物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报道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药用价值,其中抗哮喘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综合结果。主要通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免疫失衡、抑制或改善气道炎症、抗气道重塑、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等来实现其药用价值。

    作者:王煦;杨丹;陈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46例非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以及同期在ICU住院病人且无肺部感染者45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将48例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将46例非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A组,将ICU住院病人且无肺部感染者45例老年人设为对照B组,对这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PCT与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并在入院时测量其体温,分析总结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PCT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PCT的水平与 WBC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其体内PCT的浓度会出现明显的增高,因而在临床上可将PCT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老年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军;张辉;赵庆举;吴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

    目的: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改善医院的感染控制体系,并附医院感染进行预防。方法:整理分析实际工作当中的医院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使医院的质量的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地提升,多方面地提高感染管理水平。结果:通过不断的改进和规范的感染控制系统,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注重过程管理和质量的持续改进,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刚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探讨

    目的:观察探讨运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止血平均时间和平均住院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所用时间短,疗效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不锈钢小针盒盛装口腔小器械灭菌开封后的效期

    目的:探讨不锈钢小针盒盛装口腔小器械灭菌开封后的有效期。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正常工作日不同时间选取口腔诊室8间,每间诊室选取已灭菌的不锈钢小针盒(内盛灭菌小器械)2个,在不锈钢针盒开封后使用过程中的4、8、24、48、72、96、120、144、168h 采集样本进行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20个不锈钢小针盒,在开封使用后的4、8、24、48 h 均无细菌生长;第72 h 的采样培养中有3个细菌生长。

    作者:蔡宇华;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状腺激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65例,男性53例,女性12例,年龄36~84岁。根据相应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个亚组。结果:1、AMI组FT3低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P组与对照组相比FT3无差异。FT4、TSH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FT3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血清 TC、LDL-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FT3与HDL-C呈负相关,FT4与TC、LDL-C呈正相关。结论:在本研究中,AMI患者FT3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与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反映ACS危险分层的一项指标,ACS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杨吉猛;张郁青;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及探索脊柱骨折患者施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收治的患脊柱骨折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包含50例,单行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包含50例,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方案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对比分析。结果:与参考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较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obb 角、伤锥前高压缩比及椎管侵占率显著优于治疗前与参考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精敏;李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小学生肺结核认知情况及预防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小学生当中的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发病诱因。方法:调查中小学生对于此病的了解情况以及预防措施的掌握;总结其趋势以及病症特点;研究此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小学生肺结核的患病危险因素比较复杂,结核发病与自身抵抗力、家庭经济条件、结核病接触情况等密切相关。结论:中小学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福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能够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8例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终止妊娠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对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周<49d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孕周>49d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初孕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经孕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囊<2cm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孕囊>2 cm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倾水平位置子宫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后倾后屈位置子宫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的失败率以及药物流产不全同孕次、孕周、子宫位置、孕囊大小密切相关。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是否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总结并分析异位妊娠和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有44例,未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6例,两组差异明显,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产妇出现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因素,需加强对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的分析,并积极制定和落实好相关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1]此外,需加强居民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手术的认识,有利于减少手术安全隐患。

    作者:刘金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试析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目的:试析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此64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个小组有3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尼莫地平作为固定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尼莫地平、多奈派齐来联合进行治疗。治疗时长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88%,对照组78.13%),两组中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相对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借鉴。

    作者:谢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药房药品管理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研究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对药品混装、药品过期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前后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药房药品管理药品混装的现象明显降低,过期药品现象消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药房药品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护士工作责任心与效率,降低给药差错的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郑俊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非常满意20例(52.6%),满意15例(39.4%),不满意3例(7.8%),总满意度35例(92.1%),对照组非常满意5例(13.1%),满意5例(47.3%),不满意15例(39.4%),总满意23例(60.5%)。实验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经过此次护理指导后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临床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作者:马佳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300名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尊重病人的权利,体现人性化护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对护理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调查我可以发现自身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和纠正,使服务日趋完善,进而提供更全面、更满意的护理服务,不断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作者:吕玲;刘彦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我院2006年-2015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然而不少医院都在做医学的情报工作,便于学习和交流。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地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也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科研工作,为此,医院图书馆负责医学类情报的收集工作。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观察总结分析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小儿腹泻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腹泻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结论:采用拔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并使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梗塞急性期中医综合治疗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效果。方法:8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均应用中药治疗,其中的40例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与早期康复锻炼,作为本研究的治疗组,另外的40例则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6.13±2.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3±2.55)分(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可行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候燕;杜蒲美会;李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观察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9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用药研究,对患者治疗的退热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统计分析。结果:91例患者的平均降温时间为52.5±4.8,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7.23±1.35d,平均住院时间为8.46±2.17d,总有效例数为86例(显效59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4.51%。结论: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时具有退热时间短、效率高,治疗有效率好等优点,并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癌发生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生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与我院接受宫颈癌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将这16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五组,分别为<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与>60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对1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类,将每一类患者的例数与所占总数百分率进行计算。针对各类发病因素与患者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对160例宫颈癌患者的各组年龄发病情况、婚育情况、既往史以及职业进行分析,得出宫颈癌发生的病因与性行为异常、孕产次、社会因素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结论:应该加强宫颈癌发生病因的宣传,扩大宫颈癌的普查范围,为广大妇女讲解预防措施。

    作者:张林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