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罗莉;熊萍;余雪芹

关键词:超声造影,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对这9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比较不同的增强模式下,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其中83例患者经过一次超声造影检查就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7例患者经过二次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后发现良性结节为68个,恶性结节为22个。没有不良反应。良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以均匀低增强为主。恶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超声造影的具体特点却存在着不同,不均匀的增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更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骨折术后主动功能锻炼与被动功能锻炼效果比较

    目的:对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采用主动功能锻炼以及被动功能锻炼后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100例骨折术后康复患者,将100名分为两组,主动康复组50例,被动康复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持续被动功能锻炼的肿胀分度、疼痛分度等,同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主动康复组锻炼后,肿胀分度、疼痛分度均低于被动康复组,同时,主动康复组锻炼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被动康复组。结论:使用主动型下肢功能锻炼器,能够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患者下肢骨折术后锻炼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晗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一例

    患者,女,51岁,左下腹部及左侧腰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不能忍受、不伴恶心,呕吐,无寒颤、高热,尿色清亮透明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未见血凝块,无排便困难。1年前彩超检查左肾结晶体、左侧输尿管末段考虑阴性结石,左肾无积水,左侧输尿管无扩张,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予以对症、排石治疗后疼痛缓解。4小时前左下腹部及左腰疼痛反复,予以抗炎治疗后无好转,再次检查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以“左输尿管结石”收入泌尿外科住院行膀胱镜取活检,放入“J”形管治疗。

    作者:王正雄;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肢体疼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干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王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急诊科”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对各种突发性疾病采取紧急救治方式,避免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异生命危险。护理是临床救治不可缺少的环节,护理工作缺失必然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对患者病症控制及康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新时期必须加强临床急救护理改革力度,为患者创造优越的护理服务平台。结合急诊护理风险成因,本文提出了急诊科护理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化急救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陈坤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我院2006年-2015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然而不少医院都在做医学的情报工作,便于学习和交流。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地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也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科研工作,为此,医院图书馆负责医学类情报的收集工作。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观察总结分析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工作人员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总满意患者45例总满意度为61.6%,实验组患者总满意患者69例,总满意度94.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例数、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运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基本疗效,降低由于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患者的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冯燕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治疗外伤性牙脱位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治疗外伤性牙脱位患者时应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采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治疗的外伤性牙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脱位处牙齿的咬合能力、松动程度及牙周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治疗后,患者咬合能力增强,牙周情况有所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脱位处牙齿的松动度明显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脱位处牙齿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治疗外伤性牙脱位时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程娇;蒋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是否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总结并分析异位妊娠和计划生育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进行过计划生育手术的有44例,未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6例,两组差异明显,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产妇出现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因素,需加强对计划生育手术安全隐患的分析,并积极制定和落实好相关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1]此外,需加强居民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手术的认识,有利于减少手术安全隐患。

    作者:刘金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在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本文将通过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性治疗,实验将进一步结合薄芝糖肽注射液加强治疗。与此同时,我们将针对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的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血清白蛋白增加、其他指标均有所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改善。

    作者:黎凤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慢阻肺病人的无创呼吸机的治疗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辅助通气在急性慢阻肺(COP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的心率为(84.46±5.24)次/min,呼吸频率为(18.86±2.13)次/min,动脉血 pH 值为(7.68±0.37),PaO2为(79.23±4.86)mmHg,PaCO2为(51.27±7.75)mmHg,SaO2为(94.26±1.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对气管的创伤。

    作者:韦婉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症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的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总结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期间,急诊直视气管插管抢救的危重症患者60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回顾。结果:在60例患者中,有59例成功插管,其比例为98.3%,一次性插管成功的患者为50例,占据83.3%的比例,在插管期间并无其他并发症状出现。结论:急诊直视气管插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且插管一次性的成功率较高。这对于患者维持正常呼吸,确保患者气道的通畅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便于患者抢救。

    作者:陆金帅;王霞;薛克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李金松运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异病同治的经验

    介绍吾师李金松教授运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异病同治的经验。凡髋膝关节疾病辨证属于痰湿内蕴、瘀血阻络者,吾师均用自拟祛瘀通络方加减辨证治疗,每获良效。

    作者:赵杰;李金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究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20例产妇有效的分组,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的分娩;干预组10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妇产科医生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这两组的分娩结局及产妇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出血率、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0%、20%、9.1%,对照组产妇的出血率、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0%、40%、3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在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加强妇产科医生与产妇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降低出血量、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提升分娩质量,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洁;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探讨

    目的:观察探讨运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止血平均时间和平均住院周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所用时间短,疗效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随机抽取800名住院患者,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与2014年未采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之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改善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谭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循证药学干预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循证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市某医院收治的240例抗生素使用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干预方法,将240例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120例。A 组行循证药学干预,B 组行常规药学管理。观察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合理用药率。结果:A 组不合理联合用药率、用药档次过高率与用药疗程过长率分别是5.83%、9.17%、10.83%,B 组是10.83%、16.67%、1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无适应症用药率与用药不当率,A 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药学干预用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药物应用不合理率低。

    作者:朱舒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5例行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的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观察经过全面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后,患者主动外展、前屈、中立位外旋、体侧内旋均有明显改善,术前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为(59.85±4.54)分,术后ASES评分为(91.4±3.5)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31例患者无疼痛感,4例患者还存在轻微疼痛。结论: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傅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巧特欣在产后出血中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巧特欣在产后出血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患者20例分娩产妇,并且将这些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治疗阶段,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治疗中,对患者应用巧特欣治疗,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疗效不如研究组,两组对比(P<0.05);对两组组患者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巧特欣治疗,有效预防患者产后出血,可以有效预防出血,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作者:孙丽;彭久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泌尿系感染患者共116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中药汤剂,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观察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P均<0.05。结论: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用药更加安全可靠,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再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集的9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资料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7)患者接受分期双侧开颅手术,观察组(n=47)患者接受一期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恢复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ADL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可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缩短治疗时间,一次完成手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