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一例

王正雄;刘敏

关键词:
摘要:患者,女,51岁,左下腹部及左侧腰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不能忍受、不伴恶心,呕吐,无寒颤、高热,尿色清亮透明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未见血凝块,无排便困难。1年前彩超检查左肾结晶体、左侧输尿管末段考虑阴性结石,左肾无积水,左侧输尿管无扩张,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予以对症、排石治疗后疼痛缓解。4小时前左下腹部及左腰疼痛反复,予以抗炎治疗后无好转,再次检查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以“左输尿管结石”收入泌尿外科住院行膀胱镜取活检,放入“J”形管治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在儿童保健门诊接受治疗的7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甲组(n=38)与乙组(n=37),为甲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乙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乙组患儿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甲组患儿,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组与乙组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6.84%与97.3%,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突出,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心理状态,提升患儿家长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邓小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检查用于乳腺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录的3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采用前哨淋巴结(SLN)对患者进行检查,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指导依据;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进行治疗,于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进行回顾性评价,总结30例SLN活检指导下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等症状,SLN用于ALND手术指导下,本次28例有效,总有效率93.3%,仅2例病况严重,治疗无效。结论:SLNB对肿瘤转移检查具有显著意义,可提高临床手术的针对性,确保患者短时间内接受治疗,提高了手术的可利用价值。

    作者:陈亮;汪平;赵星;马鲁黔;杨立;程卫;皮启飞;郑崇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随机抽取800名住院患者,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与2014年未采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之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改善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谭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口腔修复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对照组使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试验组则使用预成纤维桩修复。评价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试验组修复成功31例(100%),满意30例(96.8%);对照组修复成功25例(80.6%),满意22例(7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修复过程中应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较佳,且成功率高,可推荐。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常见问题及其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常见问题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的61例急性中毒患者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行急诊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对床旁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61例急性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预冲管不成功0例;引流不畅11例,管路中出现气泡6例,出血3例,凝血7例,低血压4例。结论:总结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降低血液灌流失败发生率,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卿厚敏;毛明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论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文章介绍了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管理活动的相关术语定义、评定准则、方法、过程、计划及文件化要求;并强调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确保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其它医疗器械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作者:胡艳;程云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血栓药物、下肢活动训练及健康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预防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良好应用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吴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工作人员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总满意患者45例总满意度为61.6%,实验组患者总满意患者69例,总满意度94.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例数、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运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基本疗效,降低由于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患者的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冯燕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比较评估

    目的:探析前列腺癌采用药物去势与手术去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手术去势,而观察组则运用药物去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手术去势相比,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孙阳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刀疗法加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是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刀治疗效果分析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观察病例150例,痊愈79例,显效28例;其中6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来源于椎管外软组织病变为主。结论:针刀结合骶管注射疗法疗效较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误诊、误治较多;三步定位诊断法可减少误诊率。

    作者:卿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H IV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

    目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来源,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方法: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来源提出防护对策。结果: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结论:应注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教育,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及方案。

    作者:刘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调查及营养指导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析营养干预对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位哺乳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分组原则(54例/组)。对照组未给予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营养指导,对比分析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妇女对营养知识的掌握较指导前有所提升,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打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其能量的摄入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哺乳期妇女中对其进行营养指导的干预,可有效提升妇女对营养状况的认识度,并有效的改善能量的摄入,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竟屹;石敏;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中青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精神病量表评分和自知力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精神病量表评分和自知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高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止血时间为(15.6±2.7)天,住院天数为(13±1)天,总有效率为98.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要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探析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的进展进行探析,对其临床使用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介绍涉及到双相情感障碍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相关内容。结果:治疗急性躁狂患者心境稳定剂与其它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比单纯使用心境稳定剂起到的效果更好;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使用心境稳定剂联合新型抗抑郁药可起到更好效果;对维持期患者使用锂盐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联合应用并无显著优越性。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使用联合治疗的方法还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来观察其使用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余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胃炎、胃溃疡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0例,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系统护理干预后,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86%,(P<0.05)。研究组SAS 评分为(65.1±4.5)分、对照组为(64.8±4.7)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40.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4.1)分,P<0.05。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1.7±7.3)分、对照组为(62.1±7.5)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80.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7.8)分,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贤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观察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9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用药研究,对患者治疗的退热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统计分析。结果:91例患者的平均降温时间为52.5±4.8,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7.23±1.35d,平均住院时间为8.46±2.17d,总有效例数为86例(显效59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94.51%。结论: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时具有退热时间短、效率高,治疗有效率好等优点,并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1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有3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应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与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48.74±6.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53±6.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新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站无偿献血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献血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量、再次献血率。结果:观察组献血量、再次献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献血者的献血量以及再次献血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病例的查房、会诊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查阅文献,给予药物治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功能恢复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