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疗效、不良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万贤红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 胃炎, 胃溃疡,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胃炎、胃溃疡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0例,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系统护理干预后,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86%,(P<0.05)。研究组SAS 评分为(65.1±4.5)分、对照组为(64.8±4.7)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40.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4.1)分,P<0.05。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1.7±7.3)分、对照组为(62.1±7.5)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80.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7.8)分,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疗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通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文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温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以治疗4个疗程后症状缓解,关节畸形,生活自理等情况来评价治疗组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确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桂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加多酶溶液对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器械清洗中使用超声加多酶溶液的清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的286套腹腔镜器械,根据清洗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3套。对照组的腹腔镜器械通过超声进行清洗,实验组的腹腔镜器械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那个加用多酶溶液进行清洗,对比两组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为97.20%,对照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目测检查合格率为83.92%。两组腹腔镜器械目测检查合格率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杰力试纸检测合格率为97.90%,对照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杰力试纸检测合格率为83.22%。两组腹腔镜器械杰力试纸检测合格率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器械清洗中使用超声加多酶溶液的清洗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梁华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泰州地区出境劳务人员房颤发生概况

    目的:通过分析泰州地区2011-2015年出境劳务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了解出境劳务人员中房颤发生的概况。方法:收集2011-2015年泰州地区出境劳务人员的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5年出境劳务人员中房颤共检出42例,发生率为0.06%。结论:根据统计结果,保健中心能够更好地为出境劳务人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和健康指导。

    作者:周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38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在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中实行宫腔镜下子刮宫术联合宫内膜息肉电切疗法,研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8例,采用计算机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中实行宫内膜息肉电切治疗,治疗组治疗中予以宫内膜息肉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异常出血率5.26%、息肉复率5.26%都明显优于参照组异常出血率31.57%、息肉复率36.84%,两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选择宫腔镜下子刮宫术联合宫内膜息肉电切疗法可以明显降低息肉复发率、异常出血率。

    作者:王树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发药疹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23例药疹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23例药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治疗药疹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我科室为常见的药疹分型为麻疹猩红热样型,本组有22例(95.7%),其中并发了1例过敏性休克。其次为重症多形红斑型1例(4.3%)。结论:临床医师充分把握药疹治疗要点可有效降低且预防并发症发生,早期确诊是治疗的关键,临床护理对缩短患者病程及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程;童孜蓉;吴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随机抽取800名住院患者,了解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与2014年未采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之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对比两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改善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谭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38例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38例患者使用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将其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佳,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置入术后护理对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 ABI、TCPO2、DOC各项指数均较对照组各项指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对患者身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乡卫生院急救护理

    乡卫生院的基础设施相较于大医院的基础设施而言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对乡卫生院的急救处理更应加以重视。乡卫生院的急救护理程序的主要程序分为初级诊断、创建良好静脉通道、供氧、护理工作、伤情再检查、后续处理工作这六大步骤。这六大步骤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但根据伤员的不同情况各步骤的执行先后以及侧重之处会有差异。

    作者:郭占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查证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LDVT的发生。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LDVT的临床资料。查阅文献找出急性脑梗死 LDVT 的危险因素,根据不同原因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LDVT。结果:经综合治疗和护理2~3周后,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再通5例,部分再通2例,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V应重视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急性脑梗死并发LDVT患者,应认真分析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急性脑梗死并发 LDVT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

    作者:周金细;黄雪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58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58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加强对病人用药及粒缺期的护理。结果:完全缓解43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7例。结论:加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 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婷;陈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纳洛酮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主要研究了纳洛酮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9月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接受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22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16/22),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效果稳定、见效快等优点,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固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病例的查房、会诊及治疗方案的讨论,查阅文献,给予药物治疗建议,患者病情好转。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各项功能恢复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调查及营养指导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析营养干预对哺乳期妇女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位哺乳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为分组原则(54例/组)。对照组未给予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营养指导,对比分析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妇女对营养知识的掌握较指导前有所提升,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打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其能量的摄入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哺乳期妇女中对其进行营养指导的干预,可有效提升妇女对营养状况的认识度,并有效的改善能量的摄入,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竟屹;石敏;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血栓药物、下肢活动训练及健康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预防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良好应用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吴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5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3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34%,其余3例死亡。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录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于14d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止血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等情况;使用SAS评分表,综合对比两种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统计满意度。结果:本次48h 内,对照组成功止血30例,成功率85.7%,4例并发症,以发热、感染、疼痛等为主;观察组成功止血34例,成功率97.1%,仅1例并发症,表现为发热;观察组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88.6%。结论:循证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护理效果更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国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与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专业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湘西大学生高血压发病率为2.89%,高血压高值检出率为32.7%。血压与体重指数、专业、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均存在关联。结论: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饮酒、吸烟、肥胖、专业等因素有关,干预时应综合考虑这些问题。

    作者:罗艳红;王聪;金德芳;王春元;杨露萍;刘玄;田荣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坎地沙坦酯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提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1]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金水宝胶囊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明显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魏月娥;张义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