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月娥;张义锦
目的:对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分别采取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对直肠癌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临床数据。方法:将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选择63例参与研究,按照奇、偶数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A1组(对照组),一共是31例患者并给予其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A2组(观察组),一共有32例患者,给予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方法实施治疗。结果:在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手术后,均未出现肠穿孔以及邻近组织器官受损的现象发生,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并无患者出现死亡,给予A2组使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方法无论是在手术时间还是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比A1组显著,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对比可以知道,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手辅助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比较相似,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不过相比较而言,手辅助腹腔镜治疗方法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少,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身体恢复速度也比较快,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治疗手段,也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天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为2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研究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β-HCG值及包块直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血β-HCG值及包块直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阮雪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也逐渐步入快车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因此,通过计划生育的政策来控制或者延缓人口增速,提高人口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宣传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进一步使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人心,使得计划生育政策更好的落实。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来进步一阐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从而让计生宣传深入心。
作者:朱凌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循证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市某医院收治的240例抗生素使用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干预方法,将240例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120例。A 组行循证药学干预,B 组行常规药学管理。观察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合理用药率。结果:A 组不合理联合用药率、用药档次过高率与用药疗程过长率分别是5.83%、9.17%、10.83%,B 组是10.83%、16.67%、1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无适应症用药率与用药不当率,A 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药学干预用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药物应用不合理率低。
作者:朱舒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IV/AIDS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 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咨询告知后药物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进一步细致的服药依从性教育和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服药依存性差距显著,其中实验组服药依从性95.9%,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4.1%。结论: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细致的依从性教育,主治医师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服药依从性治疗,患者家属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作者:冯光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膀胱破裂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的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3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的康复效果较好,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膀胱破裂,能将治疗的效果大化,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作者:王军宏;刘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方法,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46例高龄患者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其实施了系统的护理。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屠生莉;叶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的常见问题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的61例急性中毒患者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行急诊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对床旁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61例急性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预冲管不成功0例;引流不畅11例,管路中出现气泡6例,出血3例,凝血7例,低血压4例。结论:总结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降低血液灌流失败发生率,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卿厚敏;毛明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B型利钠肽主要由心室细胞在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时候分泌。严重心力衰竭时候存在内源性BNP不足[1-3]。胡大一等研究报道显示补充外源性BNP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BNP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是兼具多种作用的药物,可促进钠的排出,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活性,阻滞心力衰竭的恶性循环[4-7]。本课题采用外源性B型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与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专业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湘西大学生高血压发病率为2.89%,高血压高值检出率为32.7%。血压与体重指数、专业、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均存在关联。结论: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饮酒、吸烟、肥胖、专业等因素有关,干预时应综合考虑这些问题。
作者:罗艳红;王聪;金德芳;王春元;杨露萍;刘玄;田荣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能够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8例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终止妊娠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对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周<49d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孕周>49d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初孕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经孕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囊<2cm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孕囊>2 cm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倾水平位置子宫者的失败率和药物流产不全显著低于后倾后屈位置子宫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的失败率以及药物流产不全同孕次、孕周、子宫位置、孕囊大小密切相关。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予以木丹颗粒+甲钴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血脂与全血粘度变化、症状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脂、全血粘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敏;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难题。尽管目前在手术,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成果,但其整体治愈率极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至延长生命作为治疗的主要目的仍为当下治疗的主要模式。
作者:章杰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电脑中频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颈旁反应点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对照组45例,只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经3个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1.4%,对照组显效率为31.4%,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χ2=3.98,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颈椎病。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论文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如何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应用。方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完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与沟通工作,加强安全监管,定期总结工作并及时整改。结果: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产科临床工作中,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马小素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治疗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的疗效中化疗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各种因素。方法:对38例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分为单纯化疗、化疗+TACE 两组,进行疗效及预后的分析总结。结果:在38例手术后肝转移患者中,单纯全身化疗组11例有效,占43,85%,全身化疗+TACE组8例有效,占61.5%,全组中位随访期19个月(3~5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8%、11%。(标黑出要改)结论:全身化疗+TACE化疗优于单纯的全身化疗,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将6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循证护理(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小患儿痛苦,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胃炎、胃溃疡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0例,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系统护理干预后,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86%,(P<0.05)。研究组SAS 评分为(65.1±4.5)分、对照组为(64.8±4.7)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40.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4.1)分,P<0.05。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1.7±7.3)分、对照组为(62.1±7.5)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80.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7.8)分,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贤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方法,加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回访,探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结果:入选患者术后伤椎矢状面 Cobb 角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大限度地保护椎旁肌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预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 角的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肾扶正汤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应用补肾扶正汤治疗的中医观察组和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的西医对照组,每组60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连续2个疗程的常规治疗后,中医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7%,西医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7(P<0.05),应用补肾扶正汤的中医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应用醋酸泼尼松龙的西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补肾扶正汤治疗不孕不育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龙,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朱清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