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循证药学干预方法探讨

朱舒宁

关键词:抗生素, 药学管理, 应用效果, 循证药学干预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循证药学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市某医院收治的240例抗生素使用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干预方法,将240例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120例。A 组行循证药学干预,B 组行常规药学管理。观察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比较不合理用药率。结果:A 组不合理联合用药率、用药档次过高率与用药疗程过长率分别是5.83%、9.17%、10.83%,B 组是10.83%、16.67%、1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无适应症用药率与用药不当率,A 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药学干预用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药物应用不合理率低。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迈瑞监护仪常见故障及维修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医疗设备,它在医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电监护仪的型号、品牌各不相同,本文对心电监护仪中的一种———迈瑞心电监护仪进行分析,探讨其几种常见的故障,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作者:罗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试论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不断深入,我国的医院药事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运用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工作质量的对策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作者:曾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分析

    卫生安全一直是临床医疗非常重视的工作课题,该服务理念的建立与推广,对我国医疗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同时,也象征着我国临床医疗服务对卫生安全的管理及控制能力。基层医院放射卫生工作发展情况较其他领域有所不足,不单是因为其属于基层医疗范畴的机构,还因为放射卫生防护的实践经验不够、不丰富,故而探究基层医院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具有临床实践价值与意义。

    作者:杨光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论文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如何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应用。方法: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新理念,完善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与沟通工作,加强安全监管,定期总结工作并及时整改。结果: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产科临床工作中,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马小素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26例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三组,甲硝唑组42例、替硝唑组42例、奥硝唑组42例,三组分别采用对应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替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硝唑组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厌氧菌和滴虫性阴道炎采取替硝唑和奥硝唑,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部创伤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方法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观察和临床治疗,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和临床治疗的患者当中,能够力痊愈的患者有45例,死亡患者5例,救治成功率在90%。结论:为了更好的赢得患者的生命,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作者:王有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有关因素(附38例)探析

    目的:对治疗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的疗效中化疗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各种因素。方法:对38例乳腺癌手术后肝转移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分为单纯化疗、化疗+TACE 两组,进行疗效及预后的分析总结。结果:在38例手术后肝转移患者中,单纯全身化疗组11例有效,占43,85%,全身化疗+TACE组8例有效,占61.5%,全组中位随访期19个月(3~5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8%、11%。(标黑出要改)结论:全身化疗+TACE化疗优于单纯的全身化疗,具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个案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个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管理的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excel表格的RANDOM求出随机值后按升序排列分组,前40例为常规护理组(以下称对照组),后40例为个案管理组(以下称干预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前,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的的血糖代谢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代谢优于干预前(P>0.05),且前者更优于后者(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亦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对控制患者的血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提高了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因而值得被更为广泛的推荐。

    作者:艾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与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专业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湘西大学生高血压发病率为2.89%,高血压高值检出率为32.7%。血压与体重指数、专业、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均存在关联。结论:湘西地区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饮酒、吸烟、肥胖、专业等因素有关,干预时应综合考虑这些问题。

    作者:罗艳红;王聪;金德芳;王春元;杨露萍;刘玄;田荣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眼前节碱烧伤的临床症状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眼前节碱烧伤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48只眼)眼前节碱烧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临床治疗后,38例患者Ⅰ级治愈,视力恢复0.6以上,所占比例为79.17%;7例患者Ⅱ级治愈,视力恢复到0.08到0.3之间,具有斑翳和较少的新生血管,低于三分之一角膜面,所占比例为14.58%;Ⅲ级治愈2例,所占比例为4.17%;Ⅳ级治愈1例,所占比例为2.08%。所有患者治疗后眼部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眼前节碱烧伤患者主要具有结膜坏死、角膜水肿、不同程度角膜上皮剥脱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中需要在明确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方式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黎艳红;吴桂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68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07月-2016年0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68例老年女性患者,对全部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80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含尿痛、发热与尿急等,部分患者表现出白细胞与血肌酐的升高;有32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病原分布可见大肠埃希菌的感染,10例患者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明显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多,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主要特点是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在患者治疗时,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特点与对症治疗。

    作者:张明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抗血栓药物、下肢活动训练及健康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预防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大手术后良好应用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吴兰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参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参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具有显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周建辉;赵其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护理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

    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学护理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护理能力,而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则是促进我国医学护理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要求也随之升高,护理人员作为连接患者与医院的重要枢纽,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通常就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总而言之,在现代学校护理培训的护士不仅要能够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规律,更要求其能将自身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主动探索新的护理措施,从而满足人类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作者:闻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黄酮类化合物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哮喘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参考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基础上,对黄酮类化合物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报道道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药用价值,其中抗哮喘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综合结果。主要通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免疫失衡、抑制或改善气道炎症、抗气道重塑、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等来实现其药用价值。

    作者:王煦;杨丹;陈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出诊急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抢救成功率。结果:通过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达到了86.67%。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配合可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亚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一例

    患者,女,51岁,左下腹部及左侧腰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不能忍受、不伴恶心,呕吐,无寒颤、高热,尿色清亮透明不伴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未见血凝块,无排便困难。1年前彩超检查左肾结晶体、左侧输尿管末段考虑阴性结石,左肾无积水,左侧输尿管无扩张,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予以对症、排石治疗后疼痛缓解。4小时前左下腹部及左腰疼痛反复,予以抗炎治疗后无好转,再次检查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以“左输尿管结石”收入泌尿外科住院行膀胱镜取活检,放入“J”形管治疗。

    作者:王正雄;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临产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临产孕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选择率及自然分娩成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vs43.33%),(87.5%53.8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产孕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助于改善孕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提高自然分娩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巫智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诊科急救药品的表格式管理探析

    急诊科属于医院重要的场所之一,该科室主要是收治危急、重症的患者,且加上该科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发展较速度,为保证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该科室患者实施有效抢救至关重要。而急救药品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急需药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必需药品,在急救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为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急救药品的正常供应,急诊科室有必要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本文将对急救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不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针对急救药品表格式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干预措施。

    作者:张丹;冮燕;钟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中抽选120例,按随机抽样法平分两组:6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的基础护理、60例实验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统计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给予稳定期COPD患者社区综合干预作用显著,可缓解病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霍中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