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宇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辅助通气在急性慢阻肺(COP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的心率为(84.46±5.24)次/min,呼吸频率为(18.86±2.13)次/min,动脉血 pH 值为(7.68±0.37),PaO2为(79.23±4.86)mmHg,PaCO2为(51.27±7.75)mmHg,SaO2为(94.26±1.5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改善呼吸肌功能,减少对气管的创伤。
作者:韦婉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手足口病是夏秋季节儿科常见的传染病,我院儿科门诊在临床工作中,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清心导赤散加减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吉吉木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南充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充市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部分采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是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结果:南充市居民中28.87%具备健康素养,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信息获取素养的人所占比例分别是39.37%、31.50%、32.80%、56.17%、36.48%、70.34%;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城乡差别以及年龄。结论:南充市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其中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素养更甚,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或团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活动。
作者:谢健;何意;邓鸿元;宋璐;陈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稳心颗粒,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慧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替罗非班是目前国内市场唯一的一种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GPI),它能竞争性的抑制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后环节,是强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3]。然而,临床发现替罗非班可能导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引发临床不良事件。目前国内外不乏此类事件的报道,但因“寒颤”为首发症状的鲜有报道,我院收治1例病人应用替罗非班引发血小板重度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青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3月~2016年2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卵巢囊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健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间在院进行宫颈癌筛查者74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检测,针对两种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析FH 检测以及FST-SH 检测和TCT检测、HC-II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结果:终通过 TCT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HPV 检测以及病理活检确诊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有171例(占23.01%),其中包括CINI 32例(4.31%),CINII 39例(5.25%),CINIII 49例(6.59%),宫颈癌51例(6.86%),剩余641例宫颈正常。终通过FH检测以及FST-SH 检测和TCT 检测、HC-II 检测阳性诊断率依次为。结论:FH 检测以及FST-SH 检测作为临床中出现的宫颈癌筛查的新技术,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适用范围较广,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23例药疹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23例药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治疗药疹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我科室为常见的药疹分型为麻疹猩红热样型,本组有22例(95.7%),其中并发了1例过敏性休克。其次为重症多形红斑型1例(4.3%)。结论:临床医师充分把握药疹治疗要点可有效降低且预防并发症发生,早期确诊是治疗的关键,临床护理对缩短患者病程及治疗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程;童孜蓉;吴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对这9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比较不同的增强模式下,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其中83例患者经过一次超声造影检查就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7例患者经过二次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后发现良性结节为68个,恶性结节为22个。没有不良反应。良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以均匀低增强为主。恶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超声造影的具体特点却存在着不同,不均匀的增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更好。
作者:罗莉;熊萍;余雪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数的16.1%左右,而现如今的医疗技术愈发发达,人类的平均年龄也不断提高,使得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巨大问题,且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恶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身体机制也发生变化,药物的体内代谢途径,代谢速度等也都在变化。而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慢性疾病或急性病变,而如何用药成为了困扰老年人的重大难题。其实老年人如何用药与他们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息息相关。本文撰写的目的在于发现和了解老年人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从而避免或者减少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一个合理的用药过程,使得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晚年生活。
作者:梁好;旷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小学生当中的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发病诱因。方法:调查中小学生对于此病的了解情况以及预防措施的掌握;总结其趋势以及病症特点;研究此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小学生肺结核的患病危险因素比较复杂,结核发病与自身抵抗力、家庭经济条件、结核病接触情况等密切相关。结论:中小学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福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主要研究了纳洛酮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9月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接受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22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22/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16/22),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效果稳定、见效快等优点,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固先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检查用于乳腺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共收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录的3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采用前哨淋巴结(SLN)对患者进行检查,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指导依据;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进行治疗,于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进行回顾性评价,总结30例SLN活检指导下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等症状,SLN用于ALND手术指导下,本次28例有效,总有效率93.3%,仅2例病况严重,治疗无效。结论:SLNB对肿瘤转移检查具有显著意义,可提高临床手术的针对性,确保患者短时间内接受治疗,提高了手术的可利用价值。
作者:陈亮;汪平;赵星;马鲁黔;杨立;程卫;皮启飞;郑崇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支原体(MP)、衣原体(CP)感染肺炎的临床情况。方法:对500例住院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血清中支原体、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00例肺炎患儿中,MP-IgM阳性122例,占24.4%,CP-IgM阳性118例,占23.6%,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41例,占8.2%,5岁以上儿童感染占44.5%;衣原体感染以1岁以内儿童较为多见,占35.3%。所有感染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其主要特征是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全部病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小儿肺炎不可忽视的病原,特异性检测并及早治疗为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特效。
作者:李锦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肢体疼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干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王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肱骨髁上骨折小儿患者66例,对66例肱骨髁上骨折小儿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研究其治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高达100.00%,所有小儿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无术后骨折再移位及其他损伤。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快等众多优点,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安全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肝脏穿刺标本中进行液基薄层涂片与传统涂片检查,探讨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肝穿刺标本中传统涂片、液基薄层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肝穿刺标本中经过多种检测方法终诊断恶性肿瘤有64例,良性6例。传统涂片提示恶性肿瘤58例,良性病变12例;液基薄层细胞提示恶性肿瘤62例,良性8例。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相比,传统涂片诊断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是90.6%,液基薄层涂片是96.8%,两者比较P<0.05;联合诊断的阳性率是98.4%。结论:传统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技术作为细胞学常用的技术,各有优缺点。两者联合使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闫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录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于14d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止血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等情况;使用SAS评分表,综合对比两种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统计满意度。结果:本次48h 内,对照组成功止血30例,成功率85.7%,4例并发症,以发热、感染、疼痛等为主;观察组成功止血34例,成功率97.1%,仅1例并发症,表现为发热;观察组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88.6%。结论:循证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护理效果更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国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术后2h 出血量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治疗效果明确,术中出血量少,宫缩恢复时间短、产后2h出血量减少并且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娟;贺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当前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改进策略。方法:按照当前医院中药房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本院医药房2008年2月-2013年4月期间出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结果:医院中药房管理的主要问题有药材入库质量把关不严、硬件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其中药品质量不合格是为常见的问题。结论:对当前中药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加强中药房管理的规范性,这对于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国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