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刘德全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 开腹手术,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7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8例患者,乙组39例患者,甲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乙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低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3.1%,乙组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5%,13.1%>2.5%,乙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甲组,数据比较结果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疗法进行治疗,其效果比较明显,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目的:试析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此64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个小组有3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尼莫地平作为固定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尼莫地平、多奈派齐来联合进行治疗。治疗时长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88%,对照组78.13%),两组中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相对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借鉴。

    作者:谢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126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126例的临床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以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63.4%。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秀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的完美结合给予心力衰竭冠心病的病人重生,所以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大家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陈飞飞;王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突发性耳聋采取脉血康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采取脉血康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时,脉血康胶囊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戴燕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53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53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4.34%,其余3例死亡。结论:对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重病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在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本文将通过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性治疗,实验将进一步结合薄芝糖肽注射液加强治疗。与此同时,我们将针对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的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尿蛋白定量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血清白蛋白增加、其他指标均有所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薄芝糖肽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改善。

    作者:黎凤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城市社区老年人医疗服务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形势下,城市社区养老医疗服务需求问题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基本健康情况、疾病处理方式和就医选择调查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增长,使得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社会供给出现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经费的投入,采取措施拓展城市社区医疗保险覆盖面积等,从而不断满足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不同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怡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未给予院前急救的患者30例,作为A组,给予院前急救进行干预的患者30例,作为B组,并观察2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发病至用药时间、心率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B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发病至用药时间少于A组,不仅如此,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A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效率,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杨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我院2006年-2015年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然而不少医院都在做医学的情报工作,便于学习和交流。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地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的第二临床医学院,负责医学本科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工作,也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科研工作,为此,医院图书馆负责医学类情报的收集工作。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观察总结分析我院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张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作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和观察儿童组和青少年组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上,儿童组和青少年组在思维内容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效果上,儿童组治疗效果与青少年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起病形式上,儿童组和青少年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在起病形式、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上与儿童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值得进一步进行研究。

    作者:谢拥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实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预防医院感染

    目的: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改善医院的感染控制体系,并附医院感染进行预防。方法:整理分析实际工作当中的医院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使医院的质量的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地提升,多方面地提高感染管理水平。结果:通过不断的改进和规范的感染控制系统,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注重过程管理和质量的持续改进,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刚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B型利钠肽主要由心室细胞在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时候分泌。严重心力衰竭时候存在内源性BNP不足[1-3]。胡大一等研究报道显示补充外源性BNP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BNP并非单纯的血管扩张剂,是兼具多种作用的药物,可促进钠的排出,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还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交感神经活性,阻滞心力衰竭的恶性循环[4-7]。本课题采用外源性B型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开展协同模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次主要对肺癌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开展协同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肺癌晚期患者6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协同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的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此外实验组心理、社会、环境以及生理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协同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肺癌晚期患者疼痛的程度,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抽取56例作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评估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比其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和24h蛋白尿含量。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43%,且治疗后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24h蛋白尿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2016年来我院急诊科实习的58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9名,甲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乙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分数明显低于乙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实习护士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其优势显著,能保证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娄小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伤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导致伤口感染的具体原因,并对具体临床治疗方法予以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了解伤口感染发生率及其具体原因、影响因素等。结果:100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伤口感染率为5.70%;以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后发现,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年龄均是导致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显示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多样,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及高龄是较为常见的相关因素,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了解感染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作者:周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关于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患者64例,采用经方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加减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2次,早晚服用。结果:本组患者64例,治愈46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患者总治愈率为71.86%,总显效率18.75%,患者总有效率96.88%。结论:笔者采用中药方剂经典方玉屏风散及桃红四物汤基础上加减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64例,临床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世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iles术结肠造瘘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Miles术结肠造瘘患者身心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需行Miles结肠造瘘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出现心理问题及并发症情况,并做出总结。结果:Miles术结肠造瘘对患者的心理变化产生影响。结论:针对Miles术结肠造瘘患者,需尽早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宋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护协作模式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探索

    目的:探讨骨科医护协作模式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的方法。方法:科室成立血栓预防管理小组,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DVT 预防工作指南,有效地指引医护人员规范去评估、观察、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负责质控的医生和护士监管实施过程的质量,比较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前后DVT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协作模式后 DVT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P<0.05)。结论:医护协作模式有效预防及降低骨科患者DVT的发生,提高专科医疗和护理质量。

    作者:段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然后使用超声造影对这90例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比较不同的增强模式下,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其中83例患者经过一次超声造影检查就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7例患者经过二次超声造影检查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结果。后发现良性结节为68个,恶性结节为22个。没有不良反应。良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均匀增强,以均匀低增强为主。恶性结节的患者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超声造影的具体特点却存在着不同,不均匀的增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果更好。

    作者:罗莉;熊萍;余雪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9例(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36例(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良性卵巢囊肿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易出现并发症的优点,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赢得多数患者的好评,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陶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