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芳;李洪亮;龙抗胜;薛智慧;陈果;李铁浪
周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脑病科学术带头人,对脑病的诊疗有很深的造诣,笔者有幸跟随待诊,现将其治疗中风后肢体活动不利的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钟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李孔定学术理论精辟,临床经验丰富.文章通过对李老大量原始医案及笔记的整理研究,总结了李老诊治崩漏的特点.李老认为崩漏其本在于冲任损伤、经血失约,其标是血瘀,治疗上将益气活血贯穿始终,重视因人制宜,提倡治中州以复旧,尊崇辨证论治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并自创驻崩汤.
作者:黄凤蝶;黄萍;韦满;沈其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寒热证型与甲状腺激素、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取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另40只各取20只分别制备热证及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热证模型组和寒证模型组,比较3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四碘甲状腺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6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且热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寒证模型组.结论:寒热证模型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同,内分泌激素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均是形成寒热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魏歆然;魏高文;刘芸青;戴馨;朱旭;裴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独活寄生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方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症.其组成由四物汤化裁而来,包括独活、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15味药.夏阳教授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由寒湿凝滞所致之慢性盆腔炎及月经过少中,疗效显著,现介绍验案2则如下.
作者:安士菊;夏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豨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豨桐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骨康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膝关节液中TNF-α、NO含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关节液中TNF-α、NO的含量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豨桐丸治疗KOA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惠膝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谢运华;李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运用西药、物理治疗、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80%,总有效率达9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
作者:薄艳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复方芩柏颗粒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以小鼠痛阈值和扭体次数为评价指标,研究复方芩柏颗粒相关镇痛作用的机制;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考察复方芩柏颗粒剂的抗炎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芩柏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的小鼠扭体次数减少、痛阈值增高、耳廓肿胀程度及肿胀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作者:王晓燕;王真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对照组为7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因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P<0.05).结论: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友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呃逆俗称打嗝,是因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运动,使胸脘内压力减轻而产生的胸内不适感.健康人受精神刺激或快速吞咽干燥食物而同时较少饮水时亦可诱发该证.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胃气上逆动膈,与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情志不和、郁怒伤肝或素体虚弱等有关[1].笔者运用体针结合耳针治疗肝气郁滞型呃逆1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怡璇;郑海梅;赵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消痔灵原液及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在RPH术套扎组织注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消痔灵原液注射,一组采用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注射,分别观察胶圈脱落时间、便血程度、便血时间、肛门坠胀感、急便感、肛门疼痛及感染、肛门狭窄及术后尿潴留等指标.结果:胶圈脱落时间消痔灵原液组较消痔灵利多卡因组早,便血程度前者较后者轻,术后出血时间前者较后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坠胀感、急便感积分前者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疼痛、术后尿潴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结论:两者产生临床效果不同,临床宜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注射.
作者:盛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亲其师,信其道”,是古代教育名篇《学记》对良性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要做到让学生亲师、信道,则需以身作则,勤勉敬业,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做可亲之师,传可信之道,尽敬业之责,是青年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要求,更是在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教学素养.
作者:李德杏;王蕾;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脐疗法是中医学中行之有效、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之一.现今随着临床中脐疗法的应用,其相关基础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操作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为进一步探寻古代医家脐疗法具体操作方法,笔者选择在针灸史中较有影响力的清代著名医家李学川的书籍《针灸逢源》进行研究,对书中所述脐疗法进行整理,以浅释脐疗法,冀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作者:迟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髋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髋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肢周径差值与缩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的46%、80%,两组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周径差值和缩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髋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桂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发展与肝脏的功能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肝虚的基础上,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升发藏血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精、津、液及他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阻、食滞、饮停、虚火等六郁丛生,使脏腑失去正常濡养,加重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从而产生虚实夹杂的病理循环.故治疗应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标实.
作者:马瑶;谭丽蓉;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查安生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查教授认为胃脘痛主要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气机壅滞,受损脾胃,连及诸脏为本,以湿、痰、瘀为标,再加外邪侵犯引起.采用疏肝和胃、健脾益胃、寒温并用、补火生土、以通为用等法,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李志;曾希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程燕教授治疗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经验.程教授认为,本病早期以痰热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气虚、阴虚错杂为患,故治当在清肺化痰、理气活血的基础上佐以益气养阴之品.初期宜开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迁延期宜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益气活血,主方加行气活血、益气养阴之品治疗;恢复期固本为主,兼除余邪,治以养阴润肺,培补脾肾,燥湿化痰.
作者:郝巧茸;程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益气散结法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1个月后为71.43%,治疗2个月后为91.43%,不同疗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积分及腺样体肥大程度不同疗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散结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许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瘤体、中医证候、生活质量(KPS)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瘤体稳定率(CR +PR +SD)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组为81.0%,对照组为55.0%;KPS总有效率(提高+稳定)治疗组为81.0%,对照组为60.0%;毒副反应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66.7%、33.3%、47.6%、42.9%,对照组则分别为85.0%、60.0%、70.0%、75.0%,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扶正消癥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能够稳定瘤体,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与骨髓抑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小兰;蒋益兰;曾普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调剂中药饮片时出现差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所以必须对调剂差错加以防范.本文探讨了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常见差错,包括审方差错、调配差错、复核、包装及发药差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药饮片调剂常见差错的解决对策,包括提高专业技能,保证调配流程的规范化;注意做好审方及核对工作,杜绝调剂错误;认真发药,避免患者取药差错.
作者:陆永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血清Hcy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中经络组(65例)及中脏腑组(35例)两个证型组.对以上两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脑梗死组的TC、TG、LDL-C、Hcy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中经络组比较,中脏腑组的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C、TG和L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Hcy表达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与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茁;王俊雄;鲁旭阳;罗大蓓;金醒昉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