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艳红;弭艳旭;王印宝;李顺利;裴秀君;王丁茁;王小娟
通过计算机分析,得知48味咸味药中,寒性居多(占50.0%),温性次之(占25.0%),平性药居第3位(占20.8%),热、凉性药各1味,同位于第4位(各占2.1%).咸味入肝经多(占34.0%),入肾经居第2位(占20.6%),入胃经居第3位(占13.4%),入肺经居第4位(占12.4%),入心经居第5位(占11.3%),入大肠经居第6位(占5.2%),入膀胱经居第7位(占3.1%);不入小肠经、胆经及三焦经.中药的类别是以功效来划分的,其类别分布代表着该经药物所具有的功效范围和特点,咸味中药中有补阳药8味(占16.7%),清热化痰药6味(占12.5%),熄风止痉药4味(占8.3%),平抑肝阳药3味(占6.3%),清热凉血药3味(占6.3%),清热泻火药2味(占4.2%),重镇安神药2味(占4.2%),祛风湿药2味(占4.2%),固精缩尿止带药2味(占4.2%),补阴药2味(占4.2%),温化寒痰药2味(占4.2%),清虚热药1味(占2.1%),化拔毒生肌药1味(占2.1%),利水消肿药1味(占2.1%),理气药1味(占2.1%),杀虫止痒药1味(占2.1%),攻下药1味(占2.1%),清热解毒药1味(占2.1%).咸味中药具有沉降性质者有23味(占47.9%),具有升浮性质者有18味(占37.5%),升降不明显者5味(占10.4%),说明咸味药以沉降为主.具有毒性的咸味中药有4味,在临床运用时要加以注意.
作者:廖斌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发展与肝脏的功能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肝虚的基础上,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升发藏血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精、津、液及他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阻、食滞、饮停、虚火等六郁丛生,使脏腑失去正常濡养,加重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从而产生虚实夹杂的病理循环.故治疗应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标实.
作者:马瑶;谭丽蓉;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对20例感冒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15例,占75%;好转4例,占20%;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葛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采用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腹泻、脓血便、腹痛和肠镜变化.6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5%,对照组为7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脓血便、腹痛、肠镜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傅军伟;王明华;陆彩忠;孔芳怡;曾代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VAD方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痛缓解时间、微小残留病灶(MRD)、血液学不良反应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骨痛缓解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VAD方案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有效地完成化疗,不良反应少.
作者:谌俊玲;江劲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能发生于妇女一生中任何年龄的疾病,且30~40岁为发病的高峰[1].其特点为围绕月经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哺乳期是女性的一个特殊时期,以奶水为纽带,将孩子和母亲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母亲的饮食和用药会通过血液的循环进入奶水中,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此时的用药虽然没有孕期时那么严苛,但也有许多禁忌.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念珠菌性阴道炎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琦;朱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危害人类的健康,据2008年我国居民第3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成为国民首位死因[1].“医院卒中单元”即一般医院内建立的卒中单元,其强调对住院期间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目前,卒中单元为脑卒中治疗有效的方法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肯定.然而针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继续康复治疗易被忽视或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正确指导,有研究指出,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可大限度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2].陈少宗[3]提出我国有必要建立“社区卒中单元”.
作者:祁艳霞;牟善芳;赵木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刘文峰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载,学验俱丰,善于将中医理论融会于内科常见病症,处方选药多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与传统中药理论,兼顾标本,并研制“糖利平胶囊”、“降脂抗凝颗粒”、“百部止咳糖浆”、“骨质增生胶囊”等院内制剂,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于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侍诊其左右,获益颇多,现将刘老寒温并用治疗胃溃疡之典型验案1则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郑亚青;王德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孕患者的治疗.目前单周期妊娠率高可达60%[1],然而总体妊娠率徘徊在30~45%[2].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影响总体妊娠率的关键问题[1].现阶段对于RIF的原因尚不明确,亦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就目前对RIF的认识及相关中西医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贾亚楠;张勤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呃逆俗称打嗝,是因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运动,使胸脘内压力减轻而产生的胸内不适感.健康人受精神刺激或快速吞咽干燥食物而同时较少饮水时亦可诱发该证.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胃气上逆动膈,与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情志不和、郁怒伤肝或素体虚弱等有关[1].笔者运用体针结合耳针治疗肝气郁滞型呃逆1例,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怡璇;郑海梅;赵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运用西药、物理治疗、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3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80%,总有效率达9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
作者:薄艳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亲其师,信其道”,是古代教育名篇《学记》对良性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要做到让学生亲师、信道,则需以身作则,勤勉敬业,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做可亲之师,传可信之道,尽敬业之责,是青年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要求,更是在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教学素养.
作者:李德杏;王蕾;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3年6~12月我院共有293例患者应用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第一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通过方案中患者对所采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进行分析,发现护士存在中医基础薄弱、辨证施护能力偏低、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服务流程存在不完善问题,医师对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的意识不强以及中医护理技术缺乏创新性,缺乏高水平的中医护理科研支撑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对护士中医基础知识系统培训,提高医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意识和加强护士、医院、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夏丽荣;王家兰;李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的退变,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3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造成对脊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从而引起颈肩背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1].笔者查阅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中医治疗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王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真武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真武汤高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10只,C、D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真武汤,连续5d.对B、C、D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4h,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于右心房取血,观察比较各组心肌丙二醛(MDA)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MDA、CK、CK-MB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MDA、CK、CK-MB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比较,MDA、CK、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刘金星;徐美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垫枕复位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垫枕复位并配合四磨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4%,对照组为6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2、3、4天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垫枕复位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究痔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与保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湖南省内6家三级医院肛肠科门诊和住院部的痔病发作期患者978例,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痔病静息期志愿者285例,记录其性别、年龄、职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既往史及家族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痔病发作期患者中,年龄大、喜食辛辣、长期久坐、家族有痔疮史以及有便秘、肠道炎症或妊娠史所占的比例比静息期志愿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性别及职业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痔病的发病与年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家族史、长期肠道刺激及妊娠史有关,与性别及职业无关.
作者:宾东华;李逵;王爱华;严健;曾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李孔定学术理论精辟,临床经验丰富.文章通过对李老大量原始医案及笔记的整理研究,总结了李老诊治崩漏的特点.李老认为崩漏其本在于冲任损伤、经血失约,其标是血瘀,治疗上将益气活血贯穿始终,重视因人制宜,提倡治中州以复旧,尊崇辨证论治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并自创驻崩汤.
作者:黄凤蝶;黄萍;韦满;沈其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傅青主女科》论及血崩之章节尤重贯众炭一味,其用“极效”、“尤妙”形容,足见青主先生对此药的独具匠心.平素用贯众多于清热解毒,岂不知其炒炭之后实为治血崩证之良药.笔者通过浅析傅氏对此药的炮制、剂量及其功效的运用,加之现代药理研究知识的佐证,体现出贯众炭为治血崩之良药.
作者:邢霓;曾倩;王田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银黄清肺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Diamonsil C18 (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为2.7)(3∶97),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柱温35℃,理论板数大于3000(按盐酸麻黄碱峰计算).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0652 ~1.304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 =2195.38X-22.69,r =0.9991,测得加样回收率为99.25%,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可靠,可用于银黄清肺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尚;李碧娜;丁野;易登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