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绍芳
目的:研究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社区已确诊糖尿病患者70名,对其进行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控制率、餐后2h血糖控制率。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显著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前后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控制率、餐后2h血糖控制率显著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控制率、餐后2h血糖控制率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血糖控制率,对于糖尿病患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唯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探讨其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可有效防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结论: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保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并努力减少和或消除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因素,是防护手术室护士少受或免受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何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产后访视在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我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3年11月接收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产后常规护理组和产后访视干预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在院时期产后常规护理,产后访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产后访视干预。自制健康调查评价表,对两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产后访视干预组在围生期护理健康调查评价表中的各种维度指标得分都明显比产后常规护理组高,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对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晚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了使音乐疗法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被更多人认可。通过阐述音乐疗法在临床各专业的应用,又能够用现状分析了存在学科自身建设上,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薄弱、音乐治疗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疗效难以测评、应用时较少考虑个体差异性、主动式治疗较被动式应用少、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音乐疗法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一共有572例,其中有28例病人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组),另外,抽取同一时期外科手术以后没有切口感染的一共有28例,作为非感染组,对两组病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给予对比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临床手术以后切口感染因素包括有年龄、基础疾病、切口类型、HbAlc、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 FPG等。另外,和非感染组对比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本文所培养出来的34株细菌当中革兰氏阴性菌一共有19株(55.88%),革兰氏阳性菌一共有8株(23.53%),真菌一共有7株(20.59%)。结论:普外科医生要对手术切口的相关因素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同时根据具体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使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邢绍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及肠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丁建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辖区内37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劝导戒烟、合理营养、家庭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支持等康复指导,效果分析,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廖云娥;王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报告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内容,经过16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好转出院。
作者:杨文玲;肖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原因分析。方法:回顾近3年多以来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0例,使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较高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TSH)水平,病理证实有同时存在的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水平与术后甲减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术前较高的TSH水平,病例证实有同时存在的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过多表达是部分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甲减的危险因素,对术后甲减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汪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对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为临床对乳腺纤维瘤手术进行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3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63例。在对患者的治疗结束后将与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对结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对入院到手术期间的护理的评价上满意度明显较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高,且前者患者伤口愈合率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和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
作者:王立翠;顾小丽;王文丽;胡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阑尾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3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另外40例患者为治疗组,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3.1±0.9)天、感染率(0.0%)、住院天数(5.3±1.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5.7±1.9)天、感染率(5.3%)、住院天数(9.2±3.3)天;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住院天数之间间的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手术费用之间间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治疗费用比开腹阑尾切除手术高,但是其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住院天数缩短及术后感染率降低。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周立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胰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以及相关因素,探讨出该如何防控,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80例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合并胰腺感染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未合并胰腺感染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血淀粉酶、血钙、糖尿病史、低氧血症、胃肠功能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指标进行变量分析,进而总结出患者的胰腺疾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 APACHEⅡ评分、Ranson 评分、低氧血症、呼吸机使用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 APACHEⅡ评分、糖尿病史、低氧血症等均易诱发胰腺疾病患者胰腺感染,临床医师应警惕入院患者是否有易感因素存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继发胰腺感染风险。
作者:殷权炜;陈立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难治性痛风患者共31例,在饮食指导、降尿酸及清除肾结石等常规治疗的条件下,给予非诺贝特胶囊服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 UA、TG、TC和 SCR等指标水平进行估测。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有27例达到理想水平(UA≤360umol/L),治愈率是87.1%。治疗后,除SCR指标外,其 UA、TG与TC水平均要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B超复查提示无肾结石产生。结论:为难治性痛风患者应用非诺贝特治疗有理想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康复和心理干预,观察护理成效,探讨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的护理方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康复护理。定期随访7-9个月,通过焦虑自评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通过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存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无差异,经过心理和康复护理后,干预组的心理和功能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伴有重要角色,有利于将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紊乱调整到心理平衡状态,对机体的康复和恢复功能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亦颖;执湖仙;冯彬;杨银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两个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发生水肿、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于护理方案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我院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彬;黄睿光;杨亦颖;执湖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就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4例患者(35足),所采用的螺丝钉和AO跟骨钢板均为钛合金产品,本组患者均行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评分为86.8分,高100分,低49分,优良率79%,其中1例(3%)为差、6例(18%)为可,12例(35.3%)为良,15例(44%)为优。复位失败(>5mm)0足,7足(20%)复位差(3-5mm),18足(51.4%)近解剖复位(台阶<3mm),10足(29%)解剖复位,解剖复位占到80%。本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有5例(14.7%)出现了伤口问题,其中有2例病情较为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终结果及术后康复锻炼。结论: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副作用、经济实用、术后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朱青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比开胸手术与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肺癌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肺癌临床治疗方案中,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创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同时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吕明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产后访视过程中产妇与新生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14名产妇及新生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上门访视的访视对产妇与新生儿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存在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对714名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后,主要存在母乳喂养、脐带脱离延迟、会阴伤口感染、新生儿黄疸以及新生儿红臀等问题。结论: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能够及时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帮助,并提升新生儿生活质量,降低母婴产后发病率,促进母婴身体健康。
作者:江华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为研究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对30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纠正背向成角畸形,术后掌侧石膏托外固定3周。结果:30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6周,平均5周。按骨折术后背向成角畸形纠正情况,分为优(完全纠正,背向成角=0°)20例,良(部分纠正,背向成角≤30°)9例,可(30°≤背向成角<40°)1例。结论: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方法确实可靠,病人能较早活动掌指关节,是恢复患手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正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提出的医院感染评审标准,可对医院现行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做出全面的评价,并提供相应的改进途径与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内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探讨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JCI标准的要求,寻求符合JCI标准的CSSD管理新举措,促进我院消毒供应中心JCI标准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乓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