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
目的:探讨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中,应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40例)和改良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77.5%),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而言,采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患者髋臼复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术中出血量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爱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抗衰老中药材的效果,分析具备抗衰老性能的中药材的药理。方法:随机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研究组实施中药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干预后,实验组的5项指标(LVID、LVPWT、IVST、LVMI、LVM)变化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衰老中药材可以缓解心脏功能衰退,起到延迟衰老的作用。
作者:胡岳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方块式缝合术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343.20±15.29)ml,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413.18±27.28)ml,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儿科无陪 ICU 是各种治疗与抢救的场所,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研究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具有现实的意义,该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经验,基于本院的研究案例,分析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干预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采用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治疗的34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的3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依次为(3.09±1.28)天、(6.41±1.46)天、(3.57±1.34)天和(19.55±11.33)天;比对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依次为(5.96±1.38)天、(11.38±2.21)天、(7.74±1.65)天和(27.36±13.44)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胃管注入泛影葡胺,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丹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取极低出生体重儿各4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后者给予袋鼠式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天数、胎便排完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1d 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前、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均体温(37.2±0.2)摄氏度,高于护理前(36.9±0.1)℃,护理后出现抚摸自己行为23例、双脚踏步反射38例、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张眼等反应18例高于护理后4例、8例、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新生儿感官、肠道功能等多种机体功能恢复,可作为常规护理内容。
作者:巨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蹼状阴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诊的34例疑似蹼状阴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临床诊断,可分为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且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明显下弯畸形两大类,对两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诊断结果为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且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下弯明显畸形两大类,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为显效的有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8.24%;对照组17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3例、4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1.18%,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倒“V-Y”结合“Z”成形术和横切纵缝来治疗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下弯有明显畸形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在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发现革兰阴性杆菌145株,占72.5%,对于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具有良好的敏感度;检测出革兰阳性菌40株,占20%。对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等药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此外,还检测出真菌15株,占7.5%。结论:在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中发现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丁瑞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应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进行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病症患者70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性极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2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观察组进行中药治疗,对照组进行西药洁尔阴清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6%)明显高于对照组(77.23%)(P<0.05),而预后复发率(3.96%)显著低于对照组(43.56%)(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具有疗效好、复发少的优点,值得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军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决定分娩因素有:产力、产道及胎儿三个方面,其中产力与产道(指软产道如子宫)可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产力强弱则可影因素(胎方位)的改变,因此可以说精神因素直接地影响分娩。如何给予产妇更安定的情绪精力充沛地完成分娩,乃是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
作者:肖明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治疗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7例,3例治疗无效患者转入急救科进一步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2.31%;患者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28.35±4.21 h,住院时间为6.365±2.21 d,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问卷调查发现,17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基本满意,6例患者不满意临床护理质量。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栋;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前列腺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列腺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情绪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前列腺炎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受诊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石洪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64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疼痛发生率为3.13%、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6.87%同对照组患者的37.50%和75.00%相比,P<0.05。结论:在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舒适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林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4年11月本院口腔科住院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满意度及口腔颌面伤口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5%高于对照组89.7%;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口腔护理更具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凤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抗生素在呼吸系统感染时的合理应用,呼吸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时,如何合理应用抗生药物可以作为临床观察其他体部感染时合理投用抗生药物的借鉴。针对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用适当的抗生药物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是治疗开始前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体除了常见的细菌以外,近年来由于各类免疫低下状况增多,应当想到衣原体、军团菌、真菌或肺囊虫感染的可能存在。就细菌性肺部感染来说,重视痰液中致病性细菌的取得至关重要。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周围肺部炎症等下呼吸道感染时,其分泌物往往受咽部或口腔部非致病细菌所污染,使得培养痰液所获得的细菌未必是下呼吸道的真正致病原。鉴别分泌物或痰液是否受污染一般采取痰涂片检查,涂片中若发现较多的鳞状上皮细胞说明该标本可能混杂有口腔内的分泌物。
作者:朱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中所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08例,将这些产妇通过随机方式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产妇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来进行表示,对所有产妇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在经过手术以及护理之后,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对照组中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6.3%,对照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77.8%,两组产妇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结论:剖宫产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很容易有并发症出现,对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减轻产妇痛苦,使其剖宫产之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并且能够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作者:谢帆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我院产科2012年3月-2013年4月无痛分娩产妇234例的相关资料,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术后出血量,做出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的产程平均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都明显小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产妇无痛分娩的产程时间和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