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袋鼠式护理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规护理

巨慧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分别取极低出生体重儿各4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后者给予袋鼠式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恢复正常出生体重天数、胎便排完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1d 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前、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均体温(37.2±0.2)摄氏度,高于护理前(36.9±0.1)℃,护理后出现抚摸自己行为23例、双脚踏步反射38例、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张眼等反应18例高于护理后4例、8例、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袋鼠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促新生儿感官、肠道功能等多种机体功能恢复,可作为常规护理内容。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出现感染,占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9例出现感染,占2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手足口病200例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00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特征,探讨其规律,为完善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儿童手足口病患200例中,男女比例为1.32∶1;主要发病年龄为3岁以下;以乡村居住地区的儿童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皮疹、发热为主,但伴随气管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年龄、环境等因素影响着手足口病,应将重心放在发病率高的年龄阶段儿童,特别是要重点针对乡村地区抓好防治,做好监测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且要规范治疗。

    作者:马建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液基细胞学与 HPV 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及 HPV-DNA 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重点观察在液基细胞学阴性且 HPV-DNA 阴性的病人中,活检病理结果是宫颈癌的发生率(即假阴性率)。结果:在815例宫颈异常者中,HPV-DNA 阳性例数497(60.98%),阴性例数318(39.02%);液基细胞细胞学良性改变80例(9.82%),ASC 358例(43.93%),LSIL227例(27.85%),HSIL131例(16.07%),宫颈癌19例(2.33%);活检病理结果宫颈急、慢性炎症491例(60.25%),CINⅠ97例(11.90%);CINⅡ/Ⅲ195例(23.93%),宫颈浸润癌32例(3.93%)。在液基细胞学阴性且 HPV-DNA 阴性的病人中,活检病理结果是宫颈癌的发生率(假阴性)为0.00%(1/64)。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与 HPV-DNA 联合检测,其假阴性率极低,值得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推广。

    作者:周建斌;李芳;廖智明;周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究造成护理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利用有效方式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患1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护理组90例。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指派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担任护理工作。护理组利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来进行具体工作。三月之后比较两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据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医院内实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将病患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还能够将院内护士业务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刘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5%,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较为理想,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不易复发。

    作者: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85例角膜异物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185例角膜异物患者从病因,就诊时间,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角膜异物常见病因有电焊金属物,敲打铁锈,砂轮磨削产生火花飞入眼内,随风进入的渣,玻璃,胶水,植物的细刺等。结论:角膜异物是非常常见的眼外伤,如不及时治疗,合并感染,严重者影响视力,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将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希望企业领导和工厂的管理者加强工人的安全生产和预防知识教育。

    作者:祖守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职业暴露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近三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的分析,探讨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提供相应防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对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本院职业暴露率为4.83%、3.70%、3.85%。结论: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经卡方检验计算 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祥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84例确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微波保妇康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结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慢性宫颈炎的诊治实践。结果: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鸿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年龄35.5±10.5岁。将100例冰花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利用胃肠道检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先利用麻醉止痛的方式,后进行胃肠检查治疗。手术进行完毕之后,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并发症以及对机械排斥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经过系统化治疗之后,无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病患对数出现了对胃肠镜排斥的现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实验组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病患的血压,心律明显异常。两组病患在排斥反应和住院时长比较中,其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利用无痛胃肠镜的方式治疗病患消化道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式有着疗效好,排斥反应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碳酸钙口服悬液治疗小儿消化道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碳酸钙口服悬液对小儿消化道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206例小儿消化内科的患儿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混悬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碳酸钙口服悬液进行治疗,对治疗10天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持续治疗10天后,临床症状治疗总体有效率实验组为96.12%,明显优于对照组79.61%,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有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小儿消化道不良中,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治疗中采用。

    作者:杜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皆符合手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相较于常规手术疗法疗效更确切,同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于消化系统真菌感染的综述

    消化系统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它也有着很高的致残的几率,其中的一些真菌感染甚至危机生命。在消化系统中的真菌感染是一种深部真菌病,它具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都是十分复杂的,而且一些诊治医生技术还不够熟练,很多实验室无法去培养真菌、鉴别真菌,消化功能中真菌部分的感染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是针对真菌感染发生在消化系统中的问题做出的的相关讨论。

    作者:谭国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同一时期收治的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为85例,一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另一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术死亡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患者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其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临床中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院就真的患有心肌梗死的170例患者,其中120例为实验组,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另外50例为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末期对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对照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血管再次通畅概率也显著低于实验组,而血管开通的时间则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的治疗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的时间长短方面均有显著地效果,具备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生朝;王妍凤;周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 ICU 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研究循证护理方案对治疗预防 ICU 压疮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ICU 病房高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 ICU 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对高危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不同等级压疮发生人数。结果:护理后压疮发生人数及压疮发生率比较显示护理组患者压疮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且压疮发生等级较低(P<0.05)。结论:对 ICU 高危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并降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压疮发生率。

    作者:宁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系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新共识

    抗生素在呼吸系统感染时的合理应用,呼吸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时,如何合理应用抗生药物可以作为临床观察其他体部感染时合理投用抗生药物的借鉴。针对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用适当的抗生药物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是治疗开始前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体除了常见的细菌以外,近年来由于各类免疫低下状况增多,应当想到衣原体、军团菌、真菌或肺囊虫感染的可能存在。就细菌性肺部感染来说,重视痰液中致病性细菌的取得至关重要。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周围肺部炎症等下呼吸道感染时,其分泌物往往受咽部或口腔部非致病细菌所污染,使得培养痰液所获得的细菌未必是下呼吸道的真正致病原。鉴别分泌物或痰液是否受污染一般采取痰涂片检查,涂片中若发现较多的鳞状上皮细胞说明该标本可能混杂有口腔内的分泌物。

    作者:朱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双镜微创与开腹手术治疗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开腹手术和双镜微创治疗胆囊胆结石探讨效果。方法:选取双镜微创64例的开腹手术来进行胆结石的治疗与合并总管的结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双镜的微创治疗,其相关胆道造影的实际成功率在100%。其开腹手术的实际成功率在60%左右。结论:有关双镜微创的相关治疗中其胆结石所合并的胆总管是一种安全、高校的微创治疗方式。

    作者:蔡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伐昔洛韦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分别记录信息,并于治疗后第7,10,14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相差不大,并且 p 值>0.05,无统计学差异,伐昔洛韦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泛昔洛韦组,并且 p 值<0.05。两组组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4.0%,且 p 值>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本组实验数据观察所得,伐昔洛韦与泛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可能受到多种原因影响,还需更大量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

    作者:唐帮丽;黄忠奎;丁钰;易清玲;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达标率对照组67.39%,治疗组8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马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知识和生活方式的研究

    目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生活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随机从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骨科诊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他们对疾病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之关系进行评估。结果:(1)疾病健康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3.86分,得分率为59.65%,了解程度不高;(2)生活方式中,健康责任和营养状况得分为9.24分和8.52分,得分率分别为51.33%和60.86%。(3)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生活方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立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