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干预

刘慧

关键词: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 护理干预
摘要:儿科无陪 ICU 是各种治疗与抢救的场所,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研究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具有现实的意义,该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经验,基于本院的研究案例,分析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干预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状况,为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治疗提出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实验中有50例患者需要实施活动义齿修复,每个患者平均缺失3.5颗牙齿,有10例需要进行固定义齿修复。60例老年患者中,有30例患者在口腔修复中需要进行抬高或重建咬合,有23例患者表现为颌骨间咬合欠佳,有7例患者在实施口腔修复之前主诉为食物嵌塞。结论:对老年口腔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为实施活动义齿修复;实施抬高或重建咬合、以及治疗亚洲疾病、防止口腔食物嵌塞是治疗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重点。

    作者:王为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76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76例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适感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不适感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为92.1%(35例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6例满意)。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加强护理有助于患者减轻疼痛,减少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广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控制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与相应的急救护理对策,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的原发疾病、相应急救情况及复发率,总结相关经验。结果:16例(53.33%)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3-7d 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复发6例(20%),均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发疾病,通过密切的病情变化与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注小儿用药安全

    小儿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对药物极为敏感。因此通过分析小儿用药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小儿用药注意事项。从而有效防范小儿用药的风险。

    作者:孟玉荣;庞建军;孟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专业化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企业、行业第一线,因此对其所提出的技能要求也是实用型的。根据现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实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专业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步骤。

    作者:田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接收的187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经随访3年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87例患者经治疗后,181例为甲级愈合,其他6例均为乙级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1%。结论: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便、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应对中轻重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轻度烧伤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值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6例烧伤患者,按照严重性和烧伤面积进行分型吗,中、轻度烧伤的病例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护理组100例,对照组有67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处理中、轻度烧伤的方法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组还包括了全身清洁和整顿,剔除毛发、更换衣服,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对烧伤部位和环境之间的感染进行阻断,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因烧伤后的抑郁症的发生。结果:护理组完全康复率为96.5%,平均康复时间80天,抑郁症发生率10.5%,对照组完全康复率为89.6%,平均康复时间108天,抑郁症发生率33.8%。结论:处理中、轻度烧伤病例时,除按照常规治疗步骤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快创伤康复时间,减少创伤后抑郁症的发生[1]。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临床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并强化术后的基础护理与病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需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据此提供护理服务,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并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成功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83例(88.3%),中转剖宫产11例,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症状。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损伤和并发症。

    作者: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羊膜移植术组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术后随访6~18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与羊膜移植术组53例患者(55眼)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53例患者(57眼)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3.5%)也显著低于羊膜移植术组(21.8%)。结论: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复发率较低,临床效果优于羊膜移植术。

    作者:张文博;边红林;杨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身体舒适、心理舒适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而言,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程度,减少并发症和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明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议98例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

    目的:对胃出血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98例胃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凝血酶加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7.8%,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在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用药后迅速止血,减轻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为患者创面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与防治措施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蔓延的资料,阐述了儿童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因、途径和临床表现,并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第一,高危人群的防护;第二,防治病原体传播;第三,加强公众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希望给同行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

    作者:吴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炎治疗中应用中医疏肝法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分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50例对照组病例应用胃复胶囊和复胃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炎症、活动性、腺体减少等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比较两组胃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0% VS 74.0%,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为麻醉药物浓度选择提供借鉴。方法:取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各26例,均联合丙泊酚把控输注,低浓度组 GETSev0.5MAC,高浓度组 GETSev 则为1.0MAC,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低浓度组拔管后即刻 OAA/s、Aldrete 分别为(3.8±0.5)分、(8.9±0.8)分低于高浓度组(4.2±0.4)分、(9.3±0.5)分,低浓度组拔管后5min OAA/s 评分(4.2±0.6)分低于高浓度组(4.6±0.4)分,低浓度组不良事件发生25例低于高浓度组3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基础上,复合高浓度七氟醚行肝部分切除手术,术后30min 后神志恢复效果较低浓度七氟醚更显著,但可能增加躁动、血压异常、寒战等麻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应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作者:陈仕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碘甘油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碘甘油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3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维生素 B2、维 C 与西瓜霜喷剂治疗,观察组应用碘甘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与对照组(81.15%)相比明显较高,进食恢复正常时间、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相对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甘油应用于口腔溃疡张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痛苦,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方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注射液预防慢性肾衰血透期间肌肉痛性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血透期间应用左卡尼汀对肌肉痛性痉挛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均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血液透析方案(对照组,n=50)与取左卡尼汀注射液应用透析方案(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肌肉痛性痉挛11例,占22%;疼痛持续时间(4.2±1.0)min,程序轻微,经按压受累肌肉群及补充盐水,症状明显缓解。对照组肌肉痛性痉挛20例,占40%,疼痛持续时间(7.3±1.2)min,,痉挛程度较重,经按压受累肌群、补充盐水渐缓解。观察组痉挛发生率及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慢性肾衰透析期间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应用,对肌肉痛性痉挛的预防效果显著,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轻痛苦,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对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质量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疾病史进行收集,并对疾病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糖化蛋白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血糖、糖尿病病程、家族史、吸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血压、血脂、遗传、长期高血糖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常规显露保护喉返神经探讨

    目的:探讨在实施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过程中,选择喉返神经常规显露保护措施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6月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 A1组与 A2组。A2组(对照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未显露喉返神经;A1组(观察组60例):在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对比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受到损伤的概率。结果:A1组患者中,共3例患者出现了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属于暂时性损伤,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5.00%;A2组患者中,出现暂时性损伤的患者7例,出现长期性损伤的患者4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为18.33%。A1组与 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比较发现,A1组低于 A2组甲状腺手术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手术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者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小切口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常规显露保护较为普遍,能够有效降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概率,有效表现出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本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时期儿童保健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新时期儿童保健措施对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婴儿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0例,采用常规保健措施,观察组500例,采用加强保健措施,观察婴儿的身高与体重等体格发育情况,语言、交往、适应性、大动作以及精细动作等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结果:通过采用儿童保健措施,观察组婴儿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vs2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婴儿为例,对其进行有效的儿童保健措施,能够促进其体格与神经行为的发育,同时还能降低其发生营养性疾病的概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