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芳
目的:对照研究妊娠剧吐对围产结局的影响,为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妊娠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筛选条件患者2285例,均进行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对比不同程度孕早期呕吐临床资料以及围产期结局。结果:剧吐组52例(2.28%)、轻微呕吐组1208例(52.87%)、正常组1025例(44.85%);剧吐组 BMI(19.8±1.7)kg/m2低于轻微呕吐组(22.4±2.0)kg/m2、正常组(22.6±1.7)kg/m2,剧吐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36.54高于轻微呕吐组3.97%、轻微呕吐组高于正常组1.95%,剧吐组胎儿体重(2750±318)g 低于轻微呕吐组(3059±208)g、轻微呕吐组低于正常组(3170±194)g,剧吐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6.54%高于轻微呕吐组3.39%、正常组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剧吐可致不良围产结局发生,其发生与孕期体重、既往以及当下不良妊娠事件有关,剧吐的发生是心理、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唐媛;马玥;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总结供应室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供应室硬件中存在的问题,手术完毕后已污染的器械运送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学历偏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如加强供应室环境卫生,切实做到“四分开”,做好器械清洗工作,严格控制灭菌质量,加强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强化规范消毒技术,改善供应室硬件不足的现状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保障,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认为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强化供应室消毒质量,大大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工作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满足了各专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供应室消毒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应室布局、严格的质量控制、完善的人员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前提。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社区护士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随机对社区医院输液室的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静脉穿刺的结果进行测试。此组护士全部是在职护士以及护师,均为女性,护士的平均年龄为27(±9.4)岁,平均工作年限9(±7)年。测试条件均为静脉滴注,此次测试护士全部使用一次性无菌静脉滴注头皮针,即6号针。以手足等表浅静脉作为穿刺位置。病人的血管能滚动性、能见度、饱满型、弹性以及粗细等均为随机状态,若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可以一针见血,则视为成功,若刺穿血管、两次或两次以上进针、进针后重复穿刺等,均视为失败。为剔除个体间的知识以及技术程度、个性、年龄、工作经验等差异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自身对照的手段,也就是对相同的护士以及护师在差异化心理情况下予以静脉穿刺,每一个护士或护师分别进行一个月的测试。通常利用询问以及观察的措施获取静脉穿刺资料,再予以归纳及分析。此次对比的统计学方法我们利用计数资料 x 测检。结果:上述5名护士在良好情绪下穿刺成功数为536,穿刺失败数为22,静脉穿刺成功率超过90%;紧张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90,穿刺失败数为39,静脉穿刺成功率为72%;恐惧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1,穿刺失败数为8,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5%;忧郁心理状态下穿刺成功数为12,穿刺失败数为12,静脉穿刺成功率为50%。在此次测试的5名护士里,每名护士或护师都存在差异化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相同病人的情况。通过 x 测检以及自身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1,通过对比发现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超过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实施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护士长要有针对性的提高护士自身整体素质以及自行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构建佳的工作环境以及情绪。若穿刺失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换其它护理人员进行再穿刺,若无人替换,那就不要急于操作,要理顺一下自身的情绪,稍后再予以穿刺,精神上要做到足够的自信,操作上确保稳、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一针见血,只有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不因外界的环境所动,那么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上操作技术才可以正常的发挥。
作者: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中医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后15d 和30d 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艳玲;闫凤杰;陈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间收治的92例持续性哮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行氟替卡松+福特莫罗治疗,对照组(46例)单纯行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PC20-FEV1、PD20-FEV1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改善持续性哮喘患者症状上具有较高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单纯性吸入糖皮质激素患者。
作者:高才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术后进行分析,解析造成术后心率失常的方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方法:采用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80例胸外科微创手术患者微创手术后的心率失常的资料进行重新分析,并且将这些资料与同期发生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其中术前有并发症以及高龄有吸烟历史的人,肺部功能不足以及进行过肺部切除手术的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的心率失常现象。结论:从临床角度分析,胸外科微创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是正常的临床并发症,但是主治医师也应该能够做好预防工作,并有效防止心率失常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骨创伤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VAS 疼痛评分、Legnesne 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 VAS 疼痛评分、Legnesne 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治疗仪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对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6月间我院曾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2例,将这些患者分别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普拉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中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两组患者冠心病控制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所需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为6.5%,对照组中为17.4%,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为两种常用药物,并且均能够得到一定临床效果,但普拉格雷所得到临床有效率要高于氯吡格雷,并且其能够更快对患者症状进行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要低于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尽量选择普拉格雷对冠心病进行治疗。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强化护患沟通,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出院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病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而言,强化护患沟通可以构建较好的护患关系,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上进行推广。
作者:毛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硬膜外手术后的100例镇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比较理想,其 PCEA 镇痛质量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呕吐、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远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颜巧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的实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的几率和剖宫产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身心状态,避免孕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冉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应用宫颈管内膜刮取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48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然后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均较高,且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的反应宫颈病变情况,准确率高,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具有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赵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围术期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处方质量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基层医院2013年1~12月门诊处方18000张,进行处方的合理性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为95.1%,不合格率为4.9%,其中不规范处方率为3.1%,用药不适宜处方率为1.7%,超常处方率为0.1%。结论:基层医院处方质量基本符合要求,说明两个《规范》实施切实有成效,但处方质量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药师也应提高审核处方的能力,以保证处方质量和用药安全。
作者:王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人,第 l 组,伐昔洛韦300mg。每日一次,服用6个月;第2组,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各组治疗结束随访1年。记录复发次数和不良反应。治疗早期3个月禁止性生活。结果:各组治疗后的复发次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随访1年,第2组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第1组(P<0.05)。结论: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可以显著减少复发频率。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禚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2013年我院200例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随后我们对2014年1月到5月的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对策的有效性。结果:与先前情况相比,应用相应解决方法后,妇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P<0.05),实施对策前后两种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妇科医护人员的管理,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和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康复速度,此种对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为0.25%布比卡因4 mL(0.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3mL),高剂量组为0.375%布比卡因4 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1mL)。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但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与高浓度布卡因均可用于下肢手术麻醉,但高浓度布比卡因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 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检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云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