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供应室消毒员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陈静

关键词:供应室, 消毒员, 管理, 感染
摘要:总结供应室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供应室硬件中存在的问题,手术完毕后已污染的器械运送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学历偏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如加强供应室环境卫生,切实做到“四分开”,做好器械清洗工作,严格控制灭菌质量,加强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强化规范消毒技术,改善供应室硬件不足的现状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保障,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认为通过对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强化供应室消毒质量,大大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工作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满足了各专科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降低了医院的成本,供应室消毒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应室布局、严格的质量控制、完善的人员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前提。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成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2月前在我社区登记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医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老年患者血压控制、医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慢性并管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医从性,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临床中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结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前来我院就真的患有心肌梗死的170例患者,其中120例为实验组,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另外50例为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在治疗末期对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对照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血管再次通畅概率也显著低于实验组,而血管开通的时间则显著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的治疗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的时间长短方面均有显著地效果,具备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生朝;王妍凤;周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加强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加强产后出血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产科接诊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恢复时间(1.6±0.6)d 短于对照组(2.5±1.1)d,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0.0%,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瑞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连续持续3周以上,经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慢性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1]。慢性咳嗽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慢性咳嗽还会影响工作,患者来医院就诊,想要找到一个能够马上治疗咳嗽的方法,但是因为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比较复杂,加上在诊断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误诊,从而延长了治疗的时间,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和经济负担,现代意料中欧美和很多国家都开始为慢性咳嗽制定相应的诊治指南[2-5],但是目前很多指南大多数是在解剖的基础上做出的,根据我国国情,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关于慢性咳嗽的一些诊断检查项目,解剖学也并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目前需要的是符合我国医疗条件,能够不使用解剖学[6]就能进行慢性咳嗽的诊断是当务之急需要寻找的方法。文章从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面来探讨关于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的佳方式。

    作者:吴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前后,供应室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变化以及医院使用供应室消毒设备的相关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在我院实施了优质护理之后,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显著的下降,在我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对于供应室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舒适度,使得供应室的医务环境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为其他各科室的相关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太极拳对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1年11月本院接诊的92例慢性颈腰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太极拳辅助治疗,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与复发情况,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6%,治疗3、6个月之后复发率分别为39.1%与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颈腰椎病康复患者予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强化患者脊柱稳定性,达到纠正颈、腰椎畸形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冉福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科护理学》应用多元化教学效果的探讨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30名学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0人,观察组60人,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

    作者:王萌;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栋;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而为患者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超量填充组、适当填充组以及欠量填充组,每组患者分别为7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采取根管治疗后疼痛均已获得改善,但适当填充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低。适当填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超量填充组患者和欠量填充组患者。三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而超量填充组患者和欠量填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具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准确计算患者所需根管的长度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填充,避免出现欠量和超量的现象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贵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情况,并为更好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对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成阿奇霉素组和青霉素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阿奇霉素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霉素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阿奇霉素经常做为首先使用的药物,此药物治疗效果快,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郑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的动态观察

    目的:对骨伤患者大量输血研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伤手术需大量输血患者51例,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及血小板(PLT)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APTT、TT、PT 时间延长,HGB、HCT 值增加,FIB 及 PLT 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与第1天比较,PT、APTT、TT 时间显著缩短,FIB 显著增高(P<0.05),HGB 及 HCT 值降低不明显,PLT 增高不明显。术后第3天与术前比较,APTT、TT、PT、FIB 无显著性差异,PLT 仍较低,HGB 及HCT 值与输血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5天与第3天比较,PT、APTT、TT 时间无显著性差异,FIB 无显著性差异,PLT 升高,HGB 及 HCT值显著降低,与第三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5天凝血功能基本可以恢复到术前状态,所有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因重骨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因凝血因子下降,血小板减少,机体凝血功能明显降低。应及时检测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并通过针对性的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以避免患者发生凝血功能的障碍。

    作者:蒲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顺市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对2013年安顺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安顺市手足口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流行分部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结果:1月发病者为34例,2月发病者为38例,3月发病者为125例,4月发病者为118例,5月发病者为51例,6月发病者为11 例,7月发病者为15例,8月发病者为8例,9月发病者为7例,10月发病者为9例,11月发病者为10例,12月发病者26例。结论:本病多发于3、4月份,1-3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且男孩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孩,感染病毒多的为 EV 病毒。

    作者:蒋若勇;刘定相;杨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35例﹙均为初产妇,单胎33例,双胎2例年龄19-45岁,平均30岁﹚进行临床护理与监测、有效地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健康宣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均平安出院。结论:采取积极有效和细致入微的临床护理与监测、有效地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健康宣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胎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光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前列腺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前列腺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情绪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前列腺炎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9例,1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2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8例,占比例的27.6%;治疗有效的患者为13例,占比例的44.8%;治疗无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7.6%。2组治疗痊愈的为21例,占比例的72.4%;治疗有效的为7例,占比例的24.2%;治疗无效的为1例,占比例的3.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葛永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便有利于以后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过的小儿重症肺炎感染者50例,对其进行适应的护理,观察护理结果与方法。结果:50例患者经过适当的护理之后,46例症状减轻或者痊愈,只有4例患者,病情加重。结论: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关系到患儿的健康安全,需要及时的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护理。

    作者:方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实验组50名患者采取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进行治疗,观察组50名患者沿用西药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胃痛、黑便、出血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胃镜检查和幽门杆菌(HP)的测定疗效也相较于观察组更为显著。

    作者: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7年1月始我接生的新生儿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重度窒息22例,轻度窒息58例,观察两组新生儿患儿窒息治疗后情况。结果:从新生儿治疗情况来看,轻度窒息新生儿共55例,复苏总优良率为100%,其中51例完全复苏,占总数的92.72%,4例良好复苏,占总数的7.28%;重度窒息新生儿25例,复苏总优良率达到100%,其中16例完全复苏,占总数的64.00%,9例良好复苏,占总数的36.00%,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病症对其危害很大,可引起新生儿将来智力障碍,严重者将死亡,因此务必给予其及时的处理治疗,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呼吸循环。

    作者:李荣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患儿作为观察组(41例)和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患儿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一氧化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PaO、PaCO2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传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