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芸
目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本社区64例糖尿病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其次,对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合理使用糖尿病药物。结果:与护理措施干预前相比,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措施干预后,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合理饮食知识、合理用药知识、运动锻炼知识、自我监测血糖水平等知识的了解率要明显升高,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万帮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2013年安顺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安顺市手足口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流行分部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结果:1月发病者为34例,2月发病者为38例,3月发病者为125例,4月发病者为118例,5月发病者为51例,6月发病者为11 例,7月发病者为15例,8月发病者为8例,9月发病者为7例,10月发病者为9例,11月发病者为10例,12月发病者26例。结论:本病多发于3、4月份,1-3岁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且男孩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女孩,感染病毒多的为 EV 病毒。
作者:蒋若勇;刘定相;杨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64例患者培养出378株病原菌,阳性率为24.1%。其中双重感染165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91株,所占比例为50.5%,主要是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98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89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低,小于50%。结论: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临床上应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周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2014年我院收治4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包括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皮下气肿,其发生率都为0.50%。其中子宫肌瘤剥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与附件手术和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的手术技能,采取正规手术操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程其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受诊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石洪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以规范医院职业健康体检的流程,提高医院健康体检的服务质量,增加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数。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7月的职业健康体检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渗透到体检的每个环节中,尽力满足体检者的需求,努力提高前来我院体检的人群的满意度,之后对180名职业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人性化服务在体检中的效果。结果:人性化服务的措施使得职业健康体检者的满意度不断增加,我院的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前来我院进行企业职工体检的人数持续增长,医院整体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分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50例对照组病例应用胃复胶囊和复胃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炎症、活动性、腺体减少等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比较两组胃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0% VS 74.0%,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临床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总结,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并强化术后的基础护理与病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需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据此提供护理服务,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度并获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96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包括: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莫西沙星等。静脉给药所占比例较其他给药方式高(P<0.05);不良反应累及到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引起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静脉给药更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作者:卢南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精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25例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除了予以基本手术止血及观察生命体征之外,予以对照组即刻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予以延迟液体复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凝血酶时间、红细胞比容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愈率4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病症属严重创伤,该病症死亡率高且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必须及时、精准判断,同时予以合理处理方法,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福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中所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08例,将这些产妇通过随机方式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产妇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来进行表示,对所有产妇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在经过手术以及护理之后,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对照组中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6.3%,对照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77.8%,两组产妇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结论:剖宫产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很容易有并发症出现,对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减轻产妇痛苦,使其剖宫产之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并且能够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作者:谢帆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药学心理学是将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利用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学科。通过将疾病诊断、药学管理与临床治疗三者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可以使药学技术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本文将对药学保健过程中如何利用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从而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
作者:张丽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手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其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14例。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护理,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84%),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组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智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 ICU 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躁动原因以及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 ICU 住院的110例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包括打造舒适 ICU 环境、加强与患者交流、提供舒适护理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10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其中93例患者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转出率为84.55%;12例患者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91%;5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54%。结论: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间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积极配合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为“鼓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可由门脉高压、血浆渗透压下降、有效血容量不足等原因导致。目前西医关于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是对症治疗,利用腹腔穿刺抽吸腹水、利用利尿剂、补充白蛋白等方法控制腹水。而中医也认为肝硬化腹水是临床难治症,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由于该病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而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对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研究也不断深化,疗效也逐渐提高。
作者:项军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段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抗炎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与相应的急救护理对策,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的原发疾病、相应急救情况及复发率,总结相关经验。结果:16例(53.33%)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原发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3-7d 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复发6例(20%),均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后痊愈。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发疾病,通过密切的病情变化与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圆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6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术后措施处理的对照组(80例),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另于术后6h 后开始进行腹部按摩,术后第1日给予厚朴排气合剂口服,术后第2日肛门滴注开塞露的观察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食欲情况以及恶心、腹胀等并发症情况,评价促进腹部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佳方式。结果:在常规处理中加入腹部按摩、厚朴排气合剂口服与开塞露肛注的观察组,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食欲情况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仅采用常规方式干预的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腹部手术的术后的常规处理中,加入腹部按摩、厚朴排气合剂口服及开塞露肛注,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周海龙;陈曦耕;梁旭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效果分析。结论:利用 PDA,随时扫描患者佩戴的腕带,就可查询患者信息,床旁进行医嘱处理跟执行,生命体征的采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
作者:罗佳;顾颖;廖健敏;彭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儿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对药物极为敏感。因此通过分析小儿用药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小儿用药注意事项。从而有效防范小儿用药的风险。
作者:孟玉荣;庞建军;孟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