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军松
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40%,4例患儿治疗显效,5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16例患儿获得治愈,治愈率为64%,6例患儿治疗显效,2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儿治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多巴胺和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崇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身体舒适、心理舒适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而言,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程度,减少并发症和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明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1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镜征象、临床表现、HP 检测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征象、病理活检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患者 HP 检测好转率高于对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野木瓜片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门诊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卡马西平口服,卡马西平起始剂量0.1g 口服,每天3次,渐增量至疼痛停止或出现中毒反应为止后逐渐减量,采用小有效维持量0.6~0.8g,每天大剂量1.0g,疗程4周;治疗组予野木瓜片口服,野木瓜片一次4片,一日3次,4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经 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野木瓜片可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安全性高,价格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振宇;林敏红;傅秀娥;管敏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 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检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云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 MMSE、ADL、CDR 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4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强;何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9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临床数据。结果:在选取药物、手术用药、药物用量、药物用法等方面,干预组具有明显的合理性(P<0.01)。在合理用药中,干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风险的低和获益的大化。
作者:孙欣;刘子洪;刘志奎;张磊;张楠;鄂钢;马骏驰;马超;杨梦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防止术后再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17.1%(14/8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控制、手术难度估计及手术操作技巧等相关。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前评估手术难度、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控制血压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杨世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原则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及专项护理干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 Sp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SpO2平均值之间比较均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SpO2平均值为(89.24±8.33)%,对照组为(84.37±9.51)%,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SpO2平均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 SpO2值,疗效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作者:潘剑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周树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77.8%,采用治疗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95.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其在心衰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代兴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了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组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26例,常规对照组针对患者功能障碍的不同在患病早期采用了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干预手段;综合护理组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了自护训练、心理护理等的综合护理干预手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一周、出院时的护理干预效果,并应用了 Barthel、Spitzer评分法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综合护理组的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病患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病患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患病早期时制定不同康复训练法的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宣教资料指导等的综合护理手段,其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俸志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考核分析,确定培训的目标,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方法:按照试卷类别、职称级别、内外专业分析试卷得分,通过 SPSS17.0进行样本分析。结果:对初级与中级、高级两两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初级职称考核成绩低于中级、高级,P<0.05,差别均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考核分析,发现要强化对年轻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确定培训的目标,严格要求,制定严格三基的考核制度,加强医师的责任感,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钱莹;薛海莉;王金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应用静脉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60例早产儿采用静脉营养治疗手段,观察这些早产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6-例早产新生儿在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期间,体重增长32~60克,平均每日增长48.97克,出院时60例早产新生儿的体重均达到了1500g 及以上。结论:对早产儿采取部分静脉营养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作者:雷暄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护理后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饮食、精神、睡眠等评分上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雪芬;秦太焕;宾玲;王改换;杨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4%和92.3%;研究组临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钟春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骨创伤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VAS 疼痛评分、Legnesne 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 VAS 疼痛评分、Legnesne 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治疗仪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临床预防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老年病人一共有98例,对98例病人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及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所有病人通过预防以及护理干预,其相关病情变化得到有效控制,无症状低血糖也给予有效纠正,没有1例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重点在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而使低血糖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邹雪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的疗效差别明显,继续饮食可减少康复时间。而治疗小儿腹泻的关键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在治疗与药物选择中,应坚持“预防与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可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廖跃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面对企业、行业第一线,因此对其所提出的技能要求也是实用型的。根据现代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实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专业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步骤。
作者:田甜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