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邹雪凤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预防, 无症状低血糖,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临床预防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老年病人一共有98例,对98例病人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及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所有病人通过预防以及护理干预,其相关病情变化得到有效控制,无症状低血糖也给予有效纠正,没有1例病人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重点在于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而使低血糖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布比卡因不同剂量应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为0.25%布比卡因4 mL(0.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3mL),高剂量组为0.375%布比卡因4 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1mL)。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但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与高浓度布卡因均可用于下肢手术麻醉,但高浓度布比卡因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腔种植修复失败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失败的原因。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手术的患者共计458例,植入1508颗种植体,对失败案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共有27例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失败,涉及97颗种植体,发生率为5.9%。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属于一项可涉及多个学科的高新技术,其失败的原因复杂多样。要加强对种植体的合理设计,运用质量优良的种植体;种植手术医师实施正确、规范的操作步骤并正确把握患者的适应范围;患者须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口腔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所在,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失败案例的发生。

    作者:鲁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

    探讨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通过对高危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留置尿管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减少相关并发症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敏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室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 ICU 谵妄患者发生情况、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谵妄主要发生原因有患者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护理对策包括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改善 ICU 治疗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加强护患沟通、缓解紧张情绪。结论:需针对 ICU 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积极护理干预,以减少谵妄的发生。

    作者:何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胸乳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经胸乳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并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治疗、术前准备和分级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颈部开口传统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及淋巴结探查清扫术,治疗后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长大于对照组,经 t 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低,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的优点,其唯一不足是手术时间偏长。

    作者:康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加强药库药品的管理

    目的:加强药库药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前和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的发生情况,分别编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并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药库药品不合理情况发生较2011年药库药品管理实施前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药库药品管理,可显著减少药品使用、摆放和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于患者安全治疗,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凯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所有患者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含洛铂方案为主的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1.1%,治疗组有效率为68.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均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洛铂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临床效果明显,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廷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借助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用 QOL 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两组患者情绪比较中,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在 QOL 量表测量中,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肺功能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并评判其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临床精心护理后,29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6.67%,且后期随访效果满意,1例(3.33%)死亡。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并做好围产期护理,以优化治疗效果。

    作者:王会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及针对性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剖宫产硬腰联合麻醉中所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08例,将这些产妇通过随机方式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产妇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来进行表示,对所有产妇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在经过手术以及护理之后,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对照组中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6.3%,对照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77.8%,两组产妇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结论:剖宫产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很容易有并发症出现,对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使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减轻产妇痛苦,使其剖宫产之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并且能够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作者:谢帆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 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 ICU 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躁动原因以及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 ICU 住院的110例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包括打造舒适 ICU 环境、加强与患者交流、提供舒适护理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10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其中93例患者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转出率为84.55%;12例患者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91%;5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54%。结论: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间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积极配合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肌酶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A 组14例(活动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 B 组14例(非活动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对照组14例(健康者),对比三组患者的心肌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 A 组和观察 B 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A 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观察 B 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 RA 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能够为心脏损害预测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将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降低。

    作者:王玉环;杨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脊柱骨折并发症诊断及预防方案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脊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对比分析治疗及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压疮发生率2.08%、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4%、2.08%和4.16%,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体质、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10-2014.10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按照1:1比例分成2组,一组34例患者采取西医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34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法用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提高神经传导的速度,临床作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王卫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4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随机平均分组,分别对患儿实施阿昔洛韦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儿临床体征的变化,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实验组使用阿昔洛韦疗效确切,总有效率为95.95%,明显高于使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85.14%(P<0.05),实验组疱疹消退的平均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好,起效快,无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哮喘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哮喘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分别采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哮喘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功能测血压椅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描述多功能测血压椅的研制及其应用分析,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描述制作过程,对100例患者分对照组与临床使用组各200次的血压测量,比较2组测血压者的体位及测量值,并对其中53例患者不同体位分别进行了血压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体位正确率对照组为28%,临床使用组为91%;2组测量血压平均值相差2.5mmHg。结论:该椅使测血压者的体位与测血压的值更为准确,而且稳定性好、舒适度高,适合各类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王明选;王彤鑫;卢昌明;姚彩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硬膜外手术后的100例镇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比较理想,其 PCEA 镇痛质量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呕吐、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远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颜巧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和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属于目前国内在进行计生工作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缺陷与不足,需要采取妥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全面发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效果,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缺陷和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并加以研究,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作者:李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致病菌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43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3例患者治疗后有16例痊愈,占比例的37.2%;好转的患者13例,占比例的30.2%;治疗无效患者14例,占比例的32.6%;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10例死亡,占总比的23.3%。26例患者腹水白细胞水平高达0.5×109/L,占比例的60.5%;37例患者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25×109/L,占比例的86%。21例患者腹水细菌培养(+),其中大肠埃希菌7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其他 G-球菌患者4例,G+球菌6例,真菌1例。患者治疗前后发热、腹胀、压痛、反跳痛、腹泻等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腹膜炎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患者预后较差,医师在临床中要充分掌握本病的特点,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费加林;石亚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