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王会兰

关键词: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并评判其效果。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临床精心护理后,29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6.67%,且后期随访效果满意,1例(3.33%)死亡。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并做好围产期护理,以优化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并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栋;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科护理学》应用多元化教学效果的探讨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30名学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0人,观察组60人,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

    作者:王萌;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 MMSE、ADL、CDR 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4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强;何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现代优质护理手段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观察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6.07,p<0.05)。结论: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哮喘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哮喘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分别采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哮喘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对其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产妇的产程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对200例产妇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之后,产程时间明显缩短,第3产程短至23.4士1.21min。其中有60.5%的产妇为自然分娩,33.5%的产妇为剖宫产,6.0%的产妇为阴道助产。结论: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李晨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的实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的几率和剖宫产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身心状态,避免孕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冉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和孟鲁斯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哮喘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哮喘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FEV1、FVC、PEF 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指标,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田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护理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再出血者有42例。对再出血者进行优质临床全面护理,并进行总结。结果:32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基本好转者有21例,5例行开颅手术,5例死亡。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对怀疑术后再出血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处理措施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职业健康体检中的人性化服务

    目的:通过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以规范医院职业健康体检的流程,提高医院健康体检的服务质量,增加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数。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7月的职业健康体检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渗透到体检的每个环节中,尽力满足体检者的需求,努力提高前来我院体检的人群的满意度,之后对180名职业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人性化服务在体检中的效果。结果:人性化服务的措施使得职业健康体检者的满意度不断增加,我院的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前来我院进行企业职工体检的人数持续增长,医院整体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癌症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护理,39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情感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2013年我院200例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随后我们对2014年1月到5月的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对策的有效性。结果:与先前情况相比,应用相应解决方法后,妇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P<0.05),实施对策前后两种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妇科医护人员的管理,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和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康复速度,此种对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48例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患者,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开颅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GCS 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急性弥散性脑肿胀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GCS 评分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d、7d、14d、28d 后的 GCS 评分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治疗有效率为70.8%,观察组急性弥散性脑肿胀治疗有效率为91.7%,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方式与常规的保守治疗方式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 GCS 评分,因此值得大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理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242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和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进行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停药唤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停药后唤醒时间上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依托咪酯联合异丙酚对无痛人流术进行静脉麻醉,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连续持续3周以上,经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慢性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1]。慢性咳嗽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慢性咳嗽还会影响工作,患者来医院就诊,想要找到一个能够马上治疗咳嗽的方法,但是因为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比较复杂,加上在诊断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误诊,从而延长了治疗的时间,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和经济负担,现代意料中欧美和很多国家都开始为慢性咳嗽制定相应的诊治指南[2-5],但是目前很多指南大多数是在解剖的基础上做出的,根据我国国情,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关于慢性咳嗽的一些诊断检查项目,解剖学也并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目前需要的是符合我国医疗条件,能够不使用解剖学[6]就能进行慢性咳嗽的诊断是当务之急需要寻找的方法。文章从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面来探讨关于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的佳方式。

    作者:吴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无陪护新生儿病房新生儿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母爱替代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新生儿母爱替代护理,可让新生儿获得母爱,促使健康发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分析

    目的:探讨在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中,应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40例)和改良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满意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77.5%),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复杂性髋臼骨折患者而言,采用改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案,患者髋臼复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术中出血量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爱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脾胃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培养自身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可成为素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为此,实习阶段临床带教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生实习的质量,故如何做好护理带教质量是当前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逐步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是其工作的关键所在,而高素质带教队伍与合理的带教计划又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点,为此,带教教师需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为护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大限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带教的管理,不断提升带教的质量,终为临床护理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文章重点针对脾胃科在护理带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曾肃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9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后,治疗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7例,3例治疗无效患者转入急救科进一步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2.31%;患者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28.35±4.21 h,住院时间为6.365±2.21 d,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问卷调查发现,17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基本满意,6例患者不满意临床护理质量。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究造成护理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利用有效方式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患1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护理组90例。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指派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担任护理工作。护理组利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来进行具体工作。三月之后比较两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据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医院内实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将病患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还能够将院内护士业务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刘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