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春蓉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原因和高危因素及针对性处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6例为临床观察病例,回顾性分析卒中后抑郁的病因及采取临床措施后的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以内在神经生物因素和外在社会心理因素为主,其次还与年龄、性别、卒中次数、家族史、合并症呈相关性(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主要是内在神经生物因素和外在社会心理因素,早期进行综合性的处置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亚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考核分析,确定培训的目标,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方法:按照试卷类别、职称级别、内外专业分析试卷得分,通过 SPSS17.0进行样本分析。结果:对初级与中级、高级两两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初级职称考核成绩低于中级、高级,P<0.05,差别均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临床医师基本技能考核分析,发现要强化对年轻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确定培训的目标,严格要求,制定严格三基的考核制度,加强医师的责任感,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钱莹;薛海莉;王金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接收的187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经随访3年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87例患者经治疗后,181例为甲级愈合,其他6例均为乙级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1%。结论: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采用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便、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我院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对于龈下残根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60名龈下残根患者,采取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并比较。其中30名患者接受牙龈切除术,30名患者接受牙冠延长术。结果:在这60名患者中龈下残根修复良好的有39名,效果一般的患者有9名,效果较差的患者12名。结论:对于龈下残根的患者采取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对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严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生长抑素的实际疗效。方法:收集于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病例,从中选取80例病患作为典型病例,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其中 A 组为实验组,B 组为对照组,且两组中的患者数目均为40例,性别、年龄不限。在这两组患者中,其中实验组中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而针对对照组中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结果:A 组中的患者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较明显,且明显优于 B 组。A 组中生长抑素的治疗有效率为93.2%,B 组中常规疗法的治疗有效率为85.7%,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对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且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轻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在临床上推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阮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分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50例对照组病例应用胃复胶囊和复胃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炎症、活动性、腺体减少等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比较两组胃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0% VS 74.0%,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共62只眼睛,对这些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分别对其进行视力矫正护理,以观察这些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视力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本研究对60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对其进行视力矫正护理后,患者治疗后在不同月份其视力分别如下:0.19±0.09、0.39±0.15、0.32±0.12,而患者的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32.08±18.26μm、256.78±23.15μm、278.48±22.48μm,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药物治疗背景下,其视力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因此,这种药物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痛苦,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振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单一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在治疗之前,两组患儿的 PaO2以及 PaCO2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24h 以后,两组患儿的 PaO2以及PaCO2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共同治疗,可以使患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闫娜;池永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到2013年的1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输液情况。结果:在100例患儿中,2天为短的留置时间,7天为长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平均为94%,只有1例患儿出现小面积皮肤感染,没有全身感染的病例出现。结论:在小儿护理中,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在临床上操作简单,适合于进行推广。
作者:任平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收治的1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因等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确诊。结果:12例患者在行病灶切除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在随访半年后,均无不适症状、无一例复发。结论:剖宫产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因素,此病的发生与内膜种植有一定关系,降低剖宫产率及术中的精细操作是降低此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方法:选择60只 SD 雄性大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环钻在大鼠脊柱两侧分别压一个圆形的2.54cm2印迹,沿压痕利用外科手术剪剪去大鼠全层皮肤,止血后备用,分为糖尿病组、激活血小板组、未激活血小板组。结果:处理后3、7d,三组大鼠的创面闭合百分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处理后15d 未激活血小板组大鼠的创面闭合百分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激活血小板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未经凝血酶激活处理的血小板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作者:张娜;王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78例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2组同时配合全面质量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非常满意的患者为7例,占比例的17.95%,满意的患者为13例,占比例的33.34%,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15例,占比例的38.46%,不满意患者为4例,占比例的10.25%。2组患者非常满意的为19例,占比例的48.72%,满意的患者为17例,占比例的43.59%,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3例,占比例的7.69%,无不满意患者。1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平均分数为72.3±9.2分,基础理论知识平均分为85.6±11.3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平均为84.3±6.4分。2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平均分数为91.2±5.4分,基础理论知识平均分为93.2±2.1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平均为92.9±3.6分-。结论:全面质量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作者:范青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33例)和2组(33例),1组实施前路手术方法治疗,2组实施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经过治疗,61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接受前路手术患者全部治愈,且不存在显著脊椎弯曲现象。而后路手术出现5例脊椎弯曲现象患者,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佳手术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何明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肌酶检测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A 组14例(活动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 B 组14例(非活动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对照组14例(健康者),对比三组患者的心肌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 A 组和观察 B 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A 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也明显高于观察 B 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 RA 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能够为心脏损害预测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将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降低。
作者:王玉环;杨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方块式缝合术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343.20±15.29)ml,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413.18±27.28)ml,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士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300名新入伍士兵,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新兵只进行常规军政训练科目,实验组新兵在常规军政训练科目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集训后实验组新兵的症状自评量表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新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能让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倪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在骨科手术中较常用的操作方法有髓腔扩大、骨膜剥离及内固定。方法:为了探讨以上几种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的影响,本文利用核素标记化合物进行骨显像的方法对16只大耳白兔进行了研究。结果:术后当天,手术一侧放射性的计数都减少,其中,内固定组减少的多(P<0.01),髓腔扩大组减少的次之(P<0.01),而骨膜剥离组减少少(P<0.01)。手术后第4天开始,手术侧计数逐渐增加,其中骨膜剥离组增加幅度较大(P<0.01),并明显高于健侧;内固定组手术侧计数已逐渐接近健侧(P>0.05),并于第9天时高于健侧(P<0.01),髓腔扩大组在手术后12天之内计数始终低于健侧,在第12天计数是0.89(P<0.05)。结论:三种手术之后,在当天长骨血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的时间里以不同速度进行恢复,恢复快是骨膜剥离组,其次是内固定组,慢的是髓腔扩大组。
作者:李正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价值,探讨柔性管理理论的应用途径,促进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护理人员共10名,针对其柔性化管理需求展开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优化和完善柔性管理理论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制定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案,为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保障。结果:通过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理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指导医院急诊护理管理相关工作更科学、有序地开展,可以有效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方案,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以及护理有效性,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蒲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属于目前国内在进行计生工作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缺陷与不足,需要采取妥善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全面发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效果,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缺陷和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并加以研究,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作者:李粒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