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骨科的开展成效探讨

周树林

关键词:优质护理, 骨科护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开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率,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麻黄作为一种著名的中药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利尿消肿、发汗平喘、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作者:李佳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患儿作为观察组(41例)和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患儿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一氧化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PaO、PaCO2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传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乡镇卫生院药剂工作现状分析

    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组成,分析调剂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提高合理用药。

    作者:方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脾胃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培养自身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是否可成为素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为此,实习阶段临床带教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生实习的质量,故如何做好护理带教质量是当前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逐步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是其工作的关键所在,而高素质带教队伍与合理的带教计划又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点,为此,带教教师需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为护生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以大限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带教的管理,不断提升带教的质量,终为临床护理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文章重点针对脾胃科在护理带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曾肃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疗效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年龄35.5±10.5岁。将100例冰花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利用胃肠道检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先利用麻醉止痛的方式,后进行胃肠检查治疗。手术进行完毕之后,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并发症以及对机械排斥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经过系统化治疗之后,无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病患对数出现了对胃肠镜排斥的现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实验组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病患的血压,心律明显异常。两组病患在排斥反应和住院时长比较中,其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利用无痛胃肠镜的方式治疗病患消化道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式有着疗效好,排斥反应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治疗兼避孕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避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近期无生育要求,对所有患者均行曼月乐放置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放置3个月、6个月后的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2年无妊娠发生。结论: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避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方法:随机将本社区收治的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03例患儿中治疗显效48例,有效43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35%,对照组103例患儿中治疗显效21例,有效50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68.93%,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旭丽;金承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对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同一时期收治的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为85例,一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另一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术死亡率较低,并发症较少,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具有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患者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治疗,其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研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白内障手术以后出现干眼症的病人一共有33例(36眼),对引发干眼诱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及效果。结果:9例(10眼)只有相关干眼症的病人在3-7天症状得到明显缓解。7例(7眼)MGD(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症的病人当中4例(4眼)7-14天症状得到明显缓解,3例(3眼)症状减轻。12例(14眼)泪液不足类型干眼症病人7-14天症状明显缓解。5例(5眼)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症病人当中有3例(3眼)症状明显缓解,2例(2眼)症状减轻。结论:引发白内障手术以后干眼的因素繁杂,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缓解干眼症状。

    作者:俞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中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锻炼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意义,通过有效康复锻炼途径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存状态。方法:整理某院收集的52例中风病患者的资料,对其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索中风患者早期护理的佳途径。结果:通过早期康复锻炼与药物的联合治疗,本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了一定的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早期护理对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活水平,使其生存状态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善。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间为痔疮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组采取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完全恢复率为96.7%,对照组完全恢复率为85.6%,两者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疼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工作强度大,传染机会多,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要认真做好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服务。本文主要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作者:莫敬先;黄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骨科科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进行有关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脊柱内固定手术,以期探究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对24例腰椎脊柱治疗患者进行固定手术治疗后,将固定物取出,并经过病灶清除、灌洗引流、以及防止感染等进行治疗。结果:以上治疗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在一年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均未有病灶窦道形成的现象,其中4例患者有轻微的疼痛,但并无其他病理现象出现。采用 X 光照射检查,并无其他不正常反应。通过对手术前后的病菌进行培养分析,并无病菌生长现象出现。结论: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期感染由弱细菌所引导产生,对于后期采用一系列的灌洗,固定物取出以及抗菌治疗等方法均可控制和预防感染。

    作者:陈灵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在室性早搏数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室性早搏数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概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概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刀玲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的实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的几率和剖宫产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身心状态,避免孕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冉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结合法莫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23%,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疗效,药效快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孙波;李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伊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进行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病症患者70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病患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伊贝沙坦及倍他乐克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性极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食管癌内科治疗及综合治疗进展

    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手术及放、化疗结合是该病综合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与单一方法相比,科学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本文综述了有关食管癌内科治疗及综合治疗进展的文献,对该病的内科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

    作者:陈建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脾利湿清热活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实验组50名患者采取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进行治疗,观察组50名患者沿用西药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胃痛、黑便、出血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胃镜检查和幽门杆菌(HP)的测定疗效也相较于观察组更为显著。

    作者: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