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灵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要点,评价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3例纳入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4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并发率0.00%、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63%、9.30%,患者满意率100.00%、患者舒适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07%、69.77%,循证组术后住院时间(4.9±1.6)d、术后排气时间(34.9±10.4)d、下床活动时间(38.8±7.9)d 低于对照组(5.5±1.7)d、(43.2±6.1)d、(50.3±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并发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安全、舒适的感受,且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日益深入,在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迅速发展的基层经济这一有利条件,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基层医疗机构完善的卫生事业管理体系,可以在充分秉持“从人民群众角度出发”原则上,为基层群众提供全面的卫生服务,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许坚荣;马地娜·叶山它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老年的骨科病患共计5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280例,护理组患者2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应对措施。结果:通过分析诱发危险的各因素,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论: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处理较为复杂,护理时医护人员更应小心谨慎处理,以辅助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推广。
作者:石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 ST 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因以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绞痛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58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以及病史采集,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8例非典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未发现重度冠状狭窄病例,用地尔硫卓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有18例,另外10例患者加用盐酸曲舍林,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影响 ST 段抬高心绞痛患者发病的因素有:冠脉痉挛、冠脉重度狭窄以及不安情绪等;对于非典型性患者,要对早期痉挛及时处理,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典型性患者要进行干预(利用冠脉造影)冠脉狭窄。
作者:靳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在皮肤管理模式实践护理的效果以及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压疮患者4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压疮患者4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在伤口造口小组护士皮肤护理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本院的分组研究,观察组高危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压疮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通过建立伤口造口小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升护士伤口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水平,从而降低护理过程中高危压疮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胸乳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并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治疗、术前准备和分级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颈部开口传统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及淋巴结探查清扫术,治疗后随访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h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长大于对照组,经 t 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低,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的优点,其唯一不足是手术时间偏长。
作者:康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甲硝唑、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护患纠纷是一个困扰着护理工作者的问题,在县级医院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文章对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防范对策进行了浅谈。如何让一线护理工作者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避免给护理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免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陈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轻度烧伤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值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6例烧伤患者,按照严重性和烧伤面积进行分型吗,中、轻度烧伤的病例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护理组100例,对照组有67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处理中、轻度烧伤的方法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组还包括了全身清洁和整顿,剔除毛发、更换衣服,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对烧伤部位和环境之间的感染进行阻断,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因烧伤后的抑郁症的发生。结果:护理组完全康复率为96.5%,平均康复时间80天,抑郁症发生率10.5%,对照组完全康复率为89.6%,平均康复时间108天,抑郁症发生率33.8%。结论:处理中、轻度烧伤病例时,除按照常规治疗步骤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快创伤康复时间,减少创伤后抑郁症的发生[1]。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病理性儿黄疸的早期干预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实验组早期进行有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红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借助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用 QOL 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两组患者情绪比较中,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在 QOL 量表测量中,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肺功能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石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0例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例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另选择32例开腹手术治疗的疑有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手术损伤小,恢复较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有着较好的效果,手术损伤更小,恢复快,而且有效率较高。
作者:文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 MMSE、ADL、CDR 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4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强;何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调查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组成,分析调剂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提高合理用药。
作者:方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儿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对药物极为敏感。因此通过分析小儿用药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小儿用药注意事项。从而有效防范小儿用药的风险。
作者:孟玉荣;庞建军;孟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一共有42例,根据 Schatzker 分型,分为Ⅰ型、Ⅱ型以及Ⅲ型类型骨折病人全部采取胫骨前外侧切口实施手术,然而Ⅳ型采取胫骨前内侧,Ⅴ型骨折采取胫骨双侧切口实施手术。结果: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在临床手术以后伤口Ⅰ期就已经愈合,占总体的90.47%,延期愈合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9.52%。本文42例病人骨折都完全愈合。其中优一共有37例,占总体的88.09%;良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7.14%;可一共1例,占总体的2.38%;差一共有1例,占总体的2.38%;优良率95.23%。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需要合理选择相关适应症,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植骨,在临床手术以后采取功能恢复训练,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邹应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78例住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2组同时配合全面质量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非常满意的患者为7例,占比例的17.95%,满意的患者为13例,占比例的33.34%,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15例,占比例的38.46%,不满意患者为4例,占比例的10.25%。2组患者非常满意的为19例,占比例的48.72%,满意的患者为17例,占比例的43.59%,满意度一般的患者为3例,占比例的7.69%,无不满意患者。1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平均分数为72.3±9.2分,基础理论知识平均分为85.6±11.3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平均为84.3±6.4分。2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平均分数为91.2±5.4分,基础理论知识平均分为93.2±2.1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平均为92.9±3.6分-。结论:全面质量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作者:范青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29%,两组比较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P<0.05。另外,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卵巢功能恢复比较 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和孟鲁斯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哮喘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哮喘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FEV1、FVC、PEF 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指标,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田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手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其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以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手术患者114例。将他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7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手术护理,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控制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84%),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组增强骨密度,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范智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