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应贵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预防接种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200例小儿的临床档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了计划免疫接种,接种期间,对小儿家属加强了计划免疫成功接种的要点指导和培训,系统评价本组研究对象的接种成功率以及接种情况。结果:本组200例小儿中,成功接种199例,成功率达99.5%,接种满意190例,满意度达95.0%。结论:切实加强小儿计划免疫接种要点的探讨和掌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接种的成功率,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均接受有创呼吸机护理的86例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传统的护理治疗。而观察组治疗采用现代优质护理手段循证护理进行治疗,同时以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出院指导以及生活习惯等护理管理为辅,做好疏导工作,减轻病患的心理负担。结果:对照组43例患者与观察组43例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6.07,p<0.05)。结论:观察组有创呼吸机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应用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我科接受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的160例患儿资料,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分析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与滴速、用药浓度间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的转归。结果:共有36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包括神经系统反应4例(11.11%),变态反应4例(11.11%),呼吸系统反应11例(30.56%),胃肠道反应13例(36.10%),肝肾损害2例(5.56%),心血管系统反应2例(5.56%)。给药后0.5h 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5例(41.67%),0.5~6h 发生不良反应的6例(16.67%),6~24h 发生不良反应的7例(19.44%),1~7d 发生不良反应的8例(22.22%)。且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滴速及用药浓度存在关联,经及时治疗所有患儿不良反应症状均得到缓解,并无死亡病例。结论:医生在临床应用阿奇霉素过程中要格外注意,需对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罗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无痛分娩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的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资料,发现无痛分娩时降低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有效措施。结果:随着社会发展,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上升。结论:无痛分娩的开展,有利于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宫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关节僵硬是骨折后期常见的多发的合并症。40岁以下的病人,因组织弹力纤维较多,一般在发生关节僵硬后可自动恢复或经过活动可完全恢复其关节功能,但所需时间较长。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剂加醋外用熏洗配合手法治疗骨折后期僵硬70余例,显效49例,占70%;有效18例,占25.7%;无效3例,占4.2%。总有效率95.8%。
作者:张鹏;许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9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临床数据。结果:在选取药物、手术用药、药物用量、药物用法等方面,干预组具有明显的合理性(P<0.01)。在合理用药中,干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风险的低和获益的大化。
作者:孙欣;刘子洪;刘志奎;张磊;张楠;鄂钢;马骏驰;马超;杨梦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加强药库药品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前和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的发生情况,分别编为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并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我院实施药库药品管理后,药品混放、药品放置序号混乱、药品数量不足和药品数量多余等药库药品不合理情况发生较2011年药库药品管理实施前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药库药品管理,可显著减少药品使用、摆放和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对于患者安全治疗,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凯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碳酸钙口服悬液对小儿消化道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206例小儿消化内科的患儿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混悬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碳酸钙口服悬液进行治疗,对治疗10天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持续治疗10天后,临床症状治疗总体有效率实验组为96.12%,明显优于对照组79.61%,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有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小儿消化道不良中,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治疗中采用。
作者:杜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诊断宫颈病变中应用宫颈管内膜刮取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48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施行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然后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检查结果的检出率均较高,且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管内膜刮取术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较好的反应宫颈病变情况,准确率高,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具有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赵利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展开探究,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前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微创手术,选择的手术方法为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术,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腹水淀粉酶水平出现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腹水淀粉酶水平要比对照组低很多,从灌洗后的24h 开始,观察组患者的腹水淀粉酶下降明显,患者康复水平较高,证明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过微创手术后,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一方面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另一方面避免患者出现身体异常,日后需进一步健全护理干预体系,实现护理水平的更大提升。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防止术后再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17.1%(14/8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控制、手术难度估计及手术操作技巧等相关。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前评估手术难度、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控制血压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杨世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药学心理学是将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利用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学科。通过将疾病诊断、药学管理与临床治疗三者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可以使药学技术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本文将对药学保健过程中如何利用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从而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达到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的目的。
作者:张丽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临床护理干预,2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总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5)。结论:本文研究总结表明,临床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总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孙秀峰;石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应用康复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脑血管意外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8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95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早期,特别是急性期应用康复训练配合高压氧效果显著。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究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58例产妇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果:上述258例患者共发生19例不安全实践,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7.4%。护理人员、产妇及家属、管理制度等是妇产科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结论: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众多,必须结合不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欧赛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抗衰老中药材的效果,分析具备抗衰老性能的中药材的药理。方法:随机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研究组实施中药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干预后,实验组的5项指标(LVID、LVPWT、IVST、LVMI、LVM)变化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衰老中药材可以缓解心脏功能衰退,起到延迟衰老的作用。
作者:胡岳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川银花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在0.01~0.08 m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7.60%,RSD 为1.2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川银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余彬;王述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11月慢性病患者200例,均给予健康管理措施,6个月后,观察健康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后,除饮酒、情绪不稳2个因素无慢性变化外,其余慢性病危险行为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此外,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体质、血压、血糖达标率明显提升,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也显著提升,与健康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徐永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开腹手术和双镜微创治疗胆囊胆结石探讨效果。方法:选取双镜微创64例的开腹手术来进行胆结石的治疗与合并总管的结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双镜的微创治疗,其相关胆道造影的实际成功率在100%。其开腹手术的实际成功率在60%左右。结论:有关双镜微创的相关治疗中其胆结石所合并的胆总管是一种安全、高校的微创治疗方式。
作者:蔡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的饮食调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5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腹泻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腹泻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节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有效的饮食调节护理能让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让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祝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