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许红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题护室存在的问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23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整理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包括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监护的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化、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患者的心理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等方面。故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改进工作中要改善症疗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熊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我院体检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根据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中心抽取60例对体检护理服务进行评价,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然后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体检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0例,对体检护理服务进行评价,将前后两次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013年的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体检环境满意度、服务理念优秀率分别为86.67%、65%、95%和91.67%,显著高于2012年的63.33%、48.33%、83.33%和8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检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陈国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损伤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兴华;谭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预混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 R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甘舒霖 R 治疗,对照组给予优泌林 R 治疗,为期3个月。评价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水平,比较2组患者各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检测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 HbA1 c、FPG 和2 hPG 水平均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2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预混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 R 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水平,且其治疗效果与优泌林R 相当,在治疗2型糖尿病上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宏;刘海彤;金雪花;刘慧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空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女性作为新时期的一份子,在各大行业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日益变化的外界环境,对女性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再加上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条件,向医药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满足女性就医要求,成为专业人士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人性化护理的提出,正是在这种条件中应运而生,本文将重点论述人性化护理在实际医疗过程中的使用。
作者:张凤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结肠癌并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并发急腹症的临床诊疗应当秉承及时性和根治性原则,及时手术。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社区随访调查结果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46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结合我院下辖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分析高血压的社区随访措施,比较随访前后结果差异,指导临床防治高血压实践。结果:高血压患者社区随访调查实施后,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社区随访调查有利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控制病情,延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骆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其中实验组50名患者采取健脾利湿、清热活血的中医方进行治疗,观察组50名患者沿用西药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胃痛、黑便、出血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胃镜检查和幽门杆菌(HP)的测定疗效也相较于观察组更为显著。
作者: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含量。方法:采用 C18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0.1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0.018mol/L、甲醇、乙腈,225nm 为检测波长。结果:氯唑西林68.1μg/mL-340.1μg/mL 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阿莫西林69.2μg/mL-345.9μg/mL 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氯唑西林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7%(RSD=1.4%,n=9),阿莫西林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2%(RSD=0.97%,n=9)。结论:HPLC 法同时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并且具有较强专属性。
作者:孙路;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神经内科患者,对其跌倒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86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跌倒,出现跌倒的概率为13.95%;神经内科患者中年龄大、听力、视力、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易出现跌倒的情况。结论:导致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听力、视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和自身疾病等,对此类神经内科患者应该提前采取的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的机率。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在皮肤管理模式实践护理的效果以及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压疮患者45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压疮患者4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在伤口造口小组护士皮肤护理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本院的分组研究,观察组高危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压疮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通过建立伤口造口小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升护士伤口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水平,从而降低护理过程中高危压疮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年收治的116例普外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8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普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疼痛缓解以及心理改善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研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0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围术期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缓解疼痛,值得里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近些年出现了计划生育手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也是层出不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是国家为加强和规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和管理工作,在2011年8月由国家人口计生委颁布的试行办法,该办法中对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推行计划生育科技依法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规范地处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如果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病人的病情进一步走向恶化,引发医疗纠纷,带来各种不良后患,因此要找出应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处理问题的思考。
作者:文晔;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妇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宫缩素,观察组使用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发生率为8.6%,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宫缩素和米索前列醇应用在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为麻醉药物浓度选择提供借鉴。方法:取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各26例,均联合丙泊酚把控输注,低浓度组 GETSev0.5MAC,高浓度组 GETSev 则为1.0MAC,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低浓度组拔管后即刻 OAA/s、Aldrete 分别为(3.8±0.5)分、(8.9±0.8)分低于高浓度组(4.2±0.4)分、(9.3±0.5)分,低浓度组拔管后5min OAA/s 评分(4.2±0.6)分低于高浓度组(4.6±0.4)分,低浓度组不良事件发生25例低于高浓度组3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基础上,复合高浓度七氟醚行肝部分切除手术,术后30min 后神志恢复效果较低浓度七氟醚更显著,但可能增加躁动、血压异常、寒战等麻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应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作者:陈仕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了解急诊护理和具体的观察要点,以提高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成功救治率。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抢救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率高达96%,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急诊护理观察,有助于后续治疗有效率的提升。
作者:张聪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60例正畸慢性牙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牙龈,观察组采用常规是牙龈清洁技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牙龈出血量和疼痛感明显减少,牙龈部位肿胀等炎症消失。整体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治疗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邓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治疗组行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术后随访6月-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组间差异(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组间差异(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取单纯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还能起到十分显著的疗效,对患者康复及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华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香格里拉县五年来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及其预防效果。方法:对香格里拉县近五年来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发病原因、年龄、职业、治疗等,并根据发病情况提出合理有序的预防措施,为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提供依据。结果: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47例异性接触、占83.9%,9例静脉吸毒,占16.1%;按民族分类,其中藏族22例,占39.2%;汉族15例,占26.8%;纳西族9例,占16.1%;傈傈族3例,占5.4%;彝族7例,占12.5%;按职业分类:27例农民,占48.2%;干部、导游10例,占17.9%;工人8例,占14.3%;11例为商业服务、教师、家务等,占19.6%;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均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上江、三坝、尼西、格咱等乡镇。结论: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并加强政府投入等,降低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
作者:杨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