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婷婷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09月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应用关节镜治疗,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住院时间为(9.63±3.52)d,与对照组的70.0%、15.0%、(13.21±5.62)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疗效,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曹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5例呼吸衰竭的病患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呼吸机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对照组采用呼吸机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好。结论: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效果好。
作者:许庆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围术期行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用时比对照组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为0.25%布比卡因4 mL(0.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3mL),高剂量组为0.375%布比卡因4 mL(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1mL)。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持续时间,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低于低剂量组患者。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但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与高浓度布卡因均可用于下肢手术麻醉,但高浓度布比卡因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修补组(行单纯修补术)和切除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指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修补组均明显小于切除组(P<0.05),且修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切除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重,修补组略大于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复发率。
作者:李华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间为痔疮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组采取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完全恢复率为96.7%,对照组完全恢复率为85.6%,两者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疼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成为了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有较多重大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流行,包括非典型肺炎 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 H1N1等。人群对急性呼吸道疾病有普遍易感性,很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流行,甚至导致社会的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
作者:姚元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和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新生儿快速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护士在产后护理过程中尊重每一位产妇,能够在正确的护理评估基础上,确认产妇在生理心理上的、育儿知识与经验的需求后,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以确保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身体舒适、心理舒适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而言,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程度,减少并发症和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明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治疗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6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与病变椎间隙相近的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观察无异常后再给予低浓度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少量糖皮质激素混合液注入,对治疗后患者经一年随访症料症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治愈82例,占51.3%,显效49例,占30.6%,有效16例,占10.0%,无效13例,占8.1%;本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均一次成功,未出现穿破硬脊膜及硬膜外腔出血等情况。硬膜外腔注药过程中未出现心慌、恶心、呼吸困难及耳鸣、头晕现象。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硬膜外阻滞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痛苦小且疗程短的应用优点,可操作性强,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刘德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3例胃溃疡老年患者以及224例中青年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二者在发病部位,疾病特点,致病因素,并发症方面的异同。结果:老年患者组溃疡发于胃体和胃底部多于中青年,而中青年则在胃窦部多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而与之相对的中青年出现典型的上腹部疼痛,烧心,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多于老年人,老年患者溃疡形态多大而浅,中青年则浅而深。病理学上可见老年恶性病变显著多于中青年。[1]中青年溃疡患者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多见,而老年人溃疡患者则多见于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服用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老年患者发生率为51.4%,而中青年为25.7%。结论: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疾病特点不同,对于老年患者,其并发症多,恶变可能性大,但其症状不明显,需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作者:韦鸿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溶栓治疗后,观察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和病死率。结果: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70岁的患者均低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低于无基础疾病者;病死率,≥70岁的患者高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高于无基础疾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任何基础疾病的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合并三高、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均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谭一菁;兰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5例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并发症护理,营养支持,饮食护理等整体护理。结果:45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术后情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5-7天出院。结论: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效果良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可以缩短病人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肝血管瘤,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血管瘤瘤体缩小均超过25%,其中12例患者的瘤体缩小甚至超过50%,且在后续复查中,3例患者瘤体消失,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呕吐以及上腹隐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段炳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应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治疗3天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平均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和奥美拉唑合用可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和平均止血时间,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吉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口服缓释剂与控释剂能持久缓慢地传递药物,减少病人的用药频率,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浓度“峰谷”现象的发生,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血药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广泛。本文阐明了缓释、控释剂的定义及其临床应用的应用,介绍了缓释及控释剂的结构特点及释药原理,阐述了吗啡控释片、盐酸曲马朵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镇痛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期间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6.8分、81.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不仅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人性化护理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29%,两组比较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P<0.05。另外,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卵巢功能恢复比较 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卵巢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晓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间于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530例。对照组病例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过程,护理组病例实施手术护理过程采用风险管理方式进行。统计手术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室护理风险意识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借鉴和广泛推广。
作者:陈仕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围术期均出现应激反应。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未给予任何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5例临床则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术后疼痛心理评分以及围术期焦虑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心率、血压相对比较稳定,且术后6小时以后疼痛心理评分明显较低,焦虑水平也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给予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明显,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强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