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菊
目的:对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选择患者 L3-4位置开展腰硬联合穿刺,给予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手术麻醉优良率为100%。结论: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手术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郭祯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加强产后出血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产科接诊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恢复时间(1.6±0.6)d 短于对照组(2.5±1.1)d,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0.0%,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瑞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具体的解决对策。方法:2014年9月~2014年10月,选取本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22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状况。结果:在用药护理指导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呈多样化,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对用药护理指导有着迫切的需求,需要积极的构建完善的护理服务体系,以更好的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用药护理指导需求。
作者:邱晓君;刘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4%和92.3%;研究组临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钟春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7岁儿童术中的心理护理应用及体会。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2例手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3-7岁儿童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可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序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白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措施加以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急躁等。在护理人员有效的心理护理下,全部患者的心理问题都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且在手术期间未发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手术的情况。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当系统、全面地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且采取有效措施对病人的不良心理进行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进而提高病人接受医生治疗的配合度。
作者:尹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的饮食调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5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腹泻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腹泻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节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有效的饮食调节护理能让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让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祝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出院6月末调查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率(饮食控制依从率、运动治疗依从率、药物治疗依从率、血糖监测依从率)、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遵医行为,使其有效控制血糖,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 ICU 谵妄患者发生情况、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谵妄主要发生原因有患者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护理对策包括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改善 ICU 治疗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加强护患沟通、缓解紧张情绪。结论:需针对 ICU 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积极护理干预,以减少谵妄的发生。
作者:何雪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96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包括: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以及莫西沙星等。静脉给药所占比例较其他给药方式高(P<0.05);不良反应累及到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会引起多个系统的不良反应,静脉给药更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作者:卢南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7年1月始我接生的新生儿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重度窒息22例,轻度窒息58例,观察两组新生儿患儿窒息治疗后情况。结果:从新生儿治疗情况来看,轻度窒息新生儿共55例,复苏总优良率为100%,其中51例完全复苏,占总数的92.72%,4例良好复苏,占总数的7.28%;重度窒息新生儿25例,复苏总优良率达到100%,其中16例完全复苏,占总数的64.00%,9例良好复苏,占总数的36.00%,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病症对其危害很大,可引起新生儿将来智力障碍,严重者将死亡,因此务必给予其及时的处理治疗,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呼吸循环。
作者:李荣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独生子女孕妇孕期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孕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孕妇心理状态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结果: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主要对胎儿畸形、不正常分娩、分娩时自身安全等10项问题较为担忧,其中,轻度焦虑14例(17.5%),中度焦虑10例(12.5%),重度焦虑14例(15.0%);孕妇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后,轻度焦虑4例(5.0%),中度焦虑2例(2.5%),重度焦虑2例(2.5%),较健康指导前均有明显下降,心理健康指导前后比较,孕妇心理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生子女孕妇孕期由于对多种分娩问题的担忧会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其孕期的身心健康和分娩,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独生子女孕妇的孕期心理健康指导,缓解或消除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对于维持其孕期身心健康,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康复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中如何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96例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临床数据。结果:在选取药物、手术用药、药物用量、药物用法等方面,干预组具有明显的合理性(P<0.01)。在合理用药中,干预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在创伤骨科治疗中,抗菌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以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风险的低和获益的大化。
作者:孙欣;刘子洪;刘志奎;张磊;张楠;鄂钢;马骏驰;马超;杨梦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3月开展至2014年3月结束,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42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于股外侧切口入路,将骨折部位和股骨大粗隆部位显露出来,先复位较大的骨折部位,在复位两个断端的主干,在大粗隆的顶部下方进针,使之与股骨粗隆部位之间的夹角呈95°,按常规方式在股骨头下方及股骨颈不将长度适宜的动力髋螺钉拧入,套入钢板套筒,并固定。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研究中42例患者经治疗获得满意复位和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时期儿童保健措施对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婴儿10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0例,采用常规保健措施,观察组500例,采用加强保健措施,观察婴儿的身高与体重等体格发育情况,语言、交往、适应性、大动作以及精细动作等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发病率。结果:通过采用儿童保健措施,观察组婴儿的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2%vs2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婴儿为例,对其进行有效的儿童保健措施,能够促进其体格与神经行为的发育,同时还能降低其发生营养性疾病的概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注射液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通过阿奇霉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降温、缓解咳喘以及肺部干湿性啰音等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缩短治疗天数、呼吸纠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效果好,差异十分明显。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较好,治疗中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对于小于6个月的患儿,能够安全用药,相关人员可以将此作为临床参考,尤其合并呼吸衰竭的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郑贵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不仅能够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权利,而且为医务人员的诊疗提供信息支持。因此医院需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刘芬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集中管理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本院2013年-2014年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后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率以及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5.9%,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2.1%,对照组医院感染率为8.8%;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质量,因此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醉方式的不同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状况。目前,临床认为手术和麻醉是导致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有研究对采用全麻和局麻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在精神方面和认知方面的差别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行麻醉术后的1周内,全麻组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的机率高于局麻组患者,表明采用局部麻醉能减少短期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伤科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手术前后采用 MMSE 和 SDS 评分的方法对比两组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杨树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48例各类骨折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疼痛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结合临床实际效果比较分析骨折患者疼痛情况,指导临床骨科护理实践。结果:进行综合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在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及 X 线表现方面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达到91.66%,好于对照组的66.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有着重要影响,能较快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庞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