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独生子女孕妇孕期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健康指导

余梅

关键词:独生子女孕妇, 孕期, 心理状态调查, 健康指导
摘要:目的:分析独生子女孕妇孕期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孕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孕妇心理状态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结果: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主要对胎儿畸形、不正常分娩、分娩时自身安全等10项问题较为担忧,其中,轻度焦虑14例(17.5%),中度焦虑10例(12.5%),重度焦虑14例(15.0%);孕妇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后,轻度焦虑4例(5.0%),中度焦虑2例(2.5%),重度焦虑2例(2.5%),较健康指导前均有明显下降,心理健康指导前后比较,孕妇心理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生子女孕妇孕期由于对多种分娩问题的担忧会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其孕期的身心健康和分娩,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独生子女孕妇的孕期心理健康指导,缓解或消除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对于维持其孕期身心健康,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康复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我站接收的63例习惯性流产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干预之前,其SAS、SDS 评分改善幅度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以后,干预组病人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敏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进住院病童护理对策的新思考

    儿童生病住院,在其临床护理上与普通病人相比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儿童从心理上惧怕医院的环境,住院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同时儿童不能像成人一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痛与需求,也给医治和护理带来了困难。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如何改进对住院病童的护理对护士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给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洗胃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急诊洗胃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急诊洗胃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洗胃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洗胃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接受急诊洗胃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沈大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析胸外科微创手术后心率失常的临床护理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术后进行分析,解析造成术后心率失常的方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方法:采用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80例胸外科微创手术患者微创手术后的心率失常的资料进行重新分析,并且将这些资料与同期发生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其中术前有并发症以及高龄有吸烟历史的人,肺部功能不足以及进行过肺部切除手术的患者容易出现术后的心率失常现象。结论:从临床角度分析,胸外科微创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是正常的临床并发症,但是主治医师也应该能够做好预防工作,并有效防止心率失常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体会,以降低窒息患儿的死亡率。方法:对30例窒息患儿的复苏及复苏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儿经窒息复苏及复苏后的护理,20例患儿痊愈出院,8例患儿好转出院、2例患儿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关键在于熟练的复苏技术以及复苏后精心的护理。

    作者:杨细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肝血管瘤,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血管瘤瘤体缩小均超过25%,其中12例患者的瘤体缩小甚至超过50%,且在后续复查中,3例患者瘤体消失,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呕吐以及上腹隐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段炳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90耳)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具体情况为依据,选择开放式或改良式或闭合式乳突根治术;进一步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纯音测听语言频率气导听阈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力提高58例(62耳),占68.89%、听力无改善18例(24耳)占26.67%、听力下降4例(4耳),占4.44%。术后1个月前,并发症有创口感染3例、面瘫1例、眩晕3例;6个月后,耳鼓膜再穿孔5例(6.2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以患者病变部位及咽鼓管功能情况作为依据,进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中耳病变快速清除,防止严重颅内及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的听力能力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刘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脊柱骨折并发症诊断及预防方案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脊骨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对比分析治疗及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压疮发生率2.08%、肺部感染发生率为0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4%、2.08%和4.16%,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体质、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耿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一共有42例,根据 Schatzker 分型,分为Ⅰ型、Ⅱ型以及Ⅲ型类型骨折病人全部采取胫骨前外侧切口实施手术,然而Ⅳ型采取胫骨前内侧,Ⅴ型骨折采取胫骨双侧切口实施手术。结果:38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在临床手术以后伤口Ⅰ期就已经愈合,占总体的90.47%,延期愈合一共有4例,占总体的9.52%。本文42例病人骨折都完全愈合。其中优一共有37例,占总体的88.09%;良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7.14%;可一共1例,占总体的2.38%;差一共有1例,占总体的2.38%;优良率95.23%。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需要合理选择相关适应症,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植骨,在临床手术以后采取功能恢复训练,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邹应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未实施护理前,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积极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前相比,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同时能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效果确切,令人满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9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9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单一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幽门杆菌(Hp)转阴人数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 Hp 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Hp 转阴率高、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天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注小儿用药安全

    小儿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对药物极为敏感。因此通过分析小儿用药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小儿用药注意事项。从而有效防范小儿用药的风险。

    作者:孟玉荣;庞建军;孟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86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用药选择丙泊酚,观察组选择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t1~t4时刻,两组患者的 BIS、HR 指标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 t1~t4时刻的 BIS、HR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t1~t4时刻的 RR、PETCO2、MAP 值无明显变化,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 t1~t4时刻的 OAA/S 评分均显著低于 t0时刻,P<0.05;两组患者各时刻的 OAA/S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不会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辅助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慧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评判性思维是临床护理中对护理决策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能借助已有经验,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选择,在反思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方式。要想更好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必须培养医护人员评判性思维,日常的临床工作、个案查房和病例讨论会均可锻炼和考查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护理人员可通过运用逻辑推理、疑问态度、自主思维等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周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人,第 l 组,伐昔洛韦300mg。每日一次,服用6个月;第2组,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各组治疗结束随访1年。记录复发次数和不良反应。治疗早期3个月禁止性生活。结果:各组治疗后的复发次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随访1年,第2组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第1组(P<0.05)。结论: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可以显著减少复发频率。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禚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溶栓治疗后,观察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和病死率。结果:心肌缺血改善率、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70岁的患者均低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低于无基础疾病者;病死率,≥70岁的患者高于<70岁的患者,三高患者、有基础疾病者高于无基础疾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任何基础疾病的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而合并三高、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均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高危因素,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谭一菁;兰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影响。方法:整理我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118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手术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治疗,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生存质量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短期复发情况影响不大,但远期生存质量方面,保乳术治疗效果更加优异,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优先考虑保乳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文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成功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83例(88.3%),中转剖宫产11例,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症状。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损伤和并发症。

    作者: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2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此来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漏治等情况,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医院32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症状、体征,胸片(CT),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结果: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治疗难度大,及时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条件。结论:临床诊断治疗中,要加强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断提升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大限度改善老年患者的病情,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冉发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