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

禚炬

关键词:伐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30人,第 l 组,伐昔洛韦300mg。每日一次,服用6个月;第2组,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各组治疗结束随访1年。记录复发次数和不良反应。治疗早期3个月禁止性生活。结果:各组治疗后的复发次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随访1年,第2组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第1组(P<0.05)。结论:伐昔洛韦抗病毒抑制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可以显著减少复发频率。伐昔洛韦600mg,每天1次,服用6个月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用于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了解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病理,研究其临床治疗的问题,制定相关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儿对比观察,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后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等结果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在对100例患儿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其中观察组显效18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过程中,根据患儿病情,予以匹多莫德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呼吸道症状,提高其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病几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崇和应用。

    作者:王立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研究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原因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白内障手术以后出现干眼症的病人一共有33例(36眼),对引发干眼诱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及效果。结果:9例(10眼)只有相关干眼症的病人在3-7天症状得到明显缓解。7例(7眼)MGD(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症的病人当中4例(4眼)7-14天症状得到明显缓解,3例(3眼)症状减轻。12例(14眼)泪液不足类型干眼症病人7-14天症状明显缓解。5例(5眼)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症病人当中有3例(3眼)症状明显缓解,2例(2眼)症状减轻。结论:引发白内障手术以后干眼的因素繁杂,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取缓解干眼症状。

    作者:俞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77.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香格里拉县近五年来艾滋病的发病趋势及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香格里拉县五年来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及其预防效果。方法:对香格里拉县近五年来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发病原因、年龄、职业、治疗等,并根据发病情况提出合理有序的预防措施,为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提供依据。结果: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47例异性接触、占83.9%,9例静脉吸毒,占16.1%;按民族分类,其中藏族22例,占39.2%;汉族15例,占26.8%;纳西族9例,占16.1%;傈傈族3例,占5.4%;彝族7例,占12.5%;按职业分类:27例农民,占48.2%;干部、导游10例,占17.9%;工人8例,占14.3%;11例为商业服务、教师、家务等,占19.6%;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均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上江、三坝、尼西、格咱等乡镇。结论: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并加强政府投入等,降低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

    作者:杨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支气管炎与肺炎临床鉴别体会

    小儿支气管炎与肺炎均属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二者在临床症状、体征、特点上有一定类似,为避免误诊,需加强鉴别诊断,本次研究从病因、病变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多方面入手,以为疾病确诊提共参考依据,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作者:韦堂秀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间收治的92例持续性哮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行氟替卡松+福特莫罗治疗,对照组(46例)单纯行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PC20-FEV1、PD20-FEV1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在改善持续性哮喘患者症状上具有较高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单纯性吸入糖皮质激素患者。

    作者:高才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影响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几点因素

    目的:探讨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寻找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干预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7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小于40岁、缩短术前全流饮食以及手术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有利于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患者术后的恢复状态除了取决于手术质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也是重要因素,早期恢复胃肠功能可使患者早期进食,防止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张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系统化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士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干预对新入伍士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300名新入伍士兵,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新兵只进行常规军政训练科目,实验组新兵在常规军政训练科目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新兵集训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集训后实验组新兵的症状自评量表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新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能让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倪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5例呼吸衰竭的病患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呼吸机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对照组采用呼吸机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好。结论: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效果好。

    作者:许庆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3例胃溃疡老年患者以及224例中青年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二者在发病部位,疾病特点,致病因素,并发症方面的异同。结果:老年患者组溃疡发于胃体和胃底部多于中青年,而中青年则在胃窦部多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而与之相对的中青年出现典型的上腹部疼痛,烧心,恶心等症状的患者多于老年人,老年患者溃疡形态多大而浅,中青年则浅而深。病理学上可见老年恶性病变显著多于中青年。[1]中青年溃疡患者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多见,而老年人溃疡患者则多见于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服用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发症老年患者发生率为51.4%,而中青年为25.7%。结论:老年人和中青年胃溃疡疾病特点不同,对于老年患者,其并发症多,恶变可能性大,但其症状不明显,需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作者:韦鸿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实例的产程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的产程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4例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患者阴道顺产率为100.0%,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轻度窒息1例,良好3例,无重度窒息。结论:对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出现感染,占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9例出现感染,占2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率(65.0%)高于对照组(3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指标更加优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科男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精神科男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安全隐患。并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结论:对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屈螺酮炔雌醇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避孕套方案,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子宫内膜厚度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应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有利于月经周期的恢复和子宫内膜的修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生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8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修复的效果。方法:对28例牙列重度磨耗,咬合关系丧失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于修复后3、6、12、24个月复查咬合重建修复的情况,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8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后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良好,面下1/3高度及面部美观恢复,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中26例效果显著,2例效果一般。结论:对牙列重度磨耗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宋应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季节性变化对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的差异化调整研究

    目的:研究季节性变化对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的差异化调整。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支气管炎患者120例,将其分为①、②、③组各40例,①组患者发病于春夏季,采用该季节护理方案,②组患者发病于秋冬季,也采用春夏季护理方案,③组患者发病于秋冬季,采用该季节护理方案,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②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50%,③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①、③组明显高于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组与③组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炎患者而言,在不同的季节发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这对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的差异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医治早期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人员,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A、B),每组40例,均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B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借助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临床治疗,A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借助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医治成果。结果:临床医治成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vs80.0%)、临床医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53±8.44 vs 18.26±8.75)、不良反应发生率(7.5% vs 25.0%)均存在明显性临床差别,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宗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方法:将入住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13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8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止痛药物,实验组则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的 Apgar 评分。结果:娩胎时,实验组产妇的心率与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娩胎后,实验组产妇的心率、血压等均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有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具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鲁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保障妇产科患者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分析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论:通过全面分析护理不安全隐患,落实正确有效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韦雨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