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友
目的:研究针对性的方法对我国传染病的蔓延进行有效的控制。方法:对我国目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提高国内传染病控制效果的建议。结果:当前国内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意识不足、管理机制落后等。结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知识教育以提高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提高目前国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清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剖宫产率呈迅速升高的趋势,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成为产科临床面临的难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优缺点、分娩方式的选择、影响阴道试产的因素以及对促进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的期望。
作者:曹潆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6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术后措施处理的对照组(80例),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另于术后6h 后开始进行腹部按摩,术后第1日给予厚朴排气合剂口服,术后第2日肛门滴注开塞露的观察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食欲情况以及恶心、腹胀等并发症情况,评价促进腹部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佳方式。结果:在常规处理中加入腹部按摩、厚朴排气合剂口服与开塞露肛注的观察组,包括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食欲情况等指标均显著优于仅采用常规方式干预的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腹部手术的术后的常规处理中,加入腹部按摩、厚朴排气合剂口服及开塞露肛注,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周海龙;陈曦耕;梁旭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避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妇女,近期无生育要求,对所有患者均行曼月乐放置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放置3个月、6个月后的经量明显减少、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2年无妊娠发生。结论: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避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临床基本资料相似的40例非产褥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5.0%,大大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5.0%,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进入产程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占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P<0.05);观察组患者血色素小于9g 的患者占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P<0.05),观察组多易感因素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高,破膜时间越长,产褥感染越明显,进入二产程、急诊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因素会使得产褥感染的发生流产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对其进行密切观察,针对产科中出现的感染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预防产褥感染病症的发生,提高产科处理,以降低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李多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身体舒适、心理舒适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而言,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程度,减少并发症和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明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研究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胃溃疡的56例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8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6%,半年后复查,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6%,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溃疡过程中,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较小。
作者:陆德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非手术智力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护理疗效,随访5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痊愈,随访5个月,未见异常。结论:对非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加强临床的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
作者:武彦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年收治的116例普外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8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普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疼痛缓解以及心理改善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研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0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围术期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缓解疼痛,值得里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25%),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VS3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急诊室手术治疗,应优先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38例早期行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收集38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5年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及转移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形态、触感等效果更加理想,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使用保乳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乳房形态、触感等方面,实际治疗效果与根治术无统计学差异,临床乳腺癌患者可以推荐使用早期保乳术治疗。
作者:杨文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77.8%,采用治疗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95.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其在心衰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代兴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出现感染,占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9例出现感染,占2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司爱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减少护理对其睡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00例为实验组,剩余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减少对患者的护理操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出护理操作对肝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睡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减少护理操作可有效的降低对肝病患者睡眠的负面影响。
作者:方道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应用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4%,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8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舒适度评价优良率为95.5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指标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上,其总有效率、舒适度评价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达标率对照组67.39%,治疗组8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马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穿孔13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和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粘连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万先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蹼状阴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诊的34例疑似蹼状阴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临床诊断,可分为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且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明显下弯畸形两大类,对两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诊断结果为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且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下弯明显畸形两大类,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为显效的有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8.24%;对照组17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3例、4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41.18%,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倒“V-Y”结合“Z”成形术和横切纵缝来治疗阴茎阴囊部分融合不伴有下弯畸形和阴茎勃起时下弯有明显畸形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84例确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微波保妇康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结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慢性宫颈炎的诊治实践。结果: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钟鸿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碳酸钙口服悬液对小儿消化道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206例小儿消化内科的患儿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硫糖铝混悬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碳酸钙口服悬液进行治疗,对治疗10天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持续治疗10天后,临床症状治疗总体有效率实验组为96.12%,明显优于对照组79.61%,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有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小儿消化道不良中,碳酸钙口服混悬液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治疗中采用。
作者:杜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