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急诊手术观察

李文杰

关键词:急性重型脑颅损伤, 脑疝, 急诊室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25%),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VS3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急诊室手术治疗,应优先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内科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诊患儿60例,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患儿的疼痛率为1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0%。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痛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严金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随访干预对结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结肠癌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造口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专项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随访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领域以及 QOL-100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后开展随访干预工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领域以及 QOL-100方面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开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后腹膜腔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24例为观察组,选取我科同期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征、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锐永;李永林;杨煜;杨绍文;李力;周永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耳鼻咽喉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耳鼻咽喉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和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外还进行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耳鼻咽喉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

    探讨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通过对高危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留置尿管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减少相关并发症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敏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探析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腹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调整饮食、抗病毒、助消化、纠正酸碱平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服用思密达药物。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小儿腹泻,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采用思密达药物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田应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艾滋病的流行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进展研究

    艾滋病在医学方面为人们制造相当大的难题,很多因素都能够对艾滋病在国民中的流行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可能会导致如艾滋病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艾滋病传播速度加快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故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进行干预,如心理疏导,普及艾滋病医学常识,并督促其改变不良行为,使其及时得到治疗及定期检测以判断治疗效果。

    作者:何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 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 OC(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 OC 治疗,研究组采用 LC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0.32%(P<0.05)。结论:LC 较 OC 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更安全,其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50例采取硬膜外麻醉下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组,给予观察组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泵入生理盐水。比较不同时间段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的下降情况。结果:两组在 T1、T2时,CD3+、CD4+、CD8+、CD4+/CD8+、CD16+/CD56+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以上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而到 T3时,两组各指标逐渐恢复,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硬膜外麻醉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患者护理后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饮食、精神、睡眠等评分上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雪芬;秦太焕;宾玲;王改换;杨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更年安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论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贞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药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预后,并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洪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富林蜜联合外科治疗Ⅳ期巨大压疮1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富林蜜伤口愈合凝胶联合外科治疗坏死溃疡期压疮的方法。方法:外科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使用富林蜜凝胶溶解脱落创面坏死组织并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新生致创面新鲜,再行手术修复治疗。结果:巨大压疮经积极的联合治疗效果良好,无感染及窦道发生,无压疮的再发。结论:巨大压疮经积极的联合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理想,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作者:陈旻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凝血酶激活血小板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方法:选择60只 SD 雄性大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环钻在大鼠脊柱两侧分别压一个圆形的2.54cm2印迹,沿压痕利用外科手术剪剪去大鼠全层皮肤,止血后备用,分为糖尿病组、激活血小板组、未激活血小板组。结果:处理后3、7d,三组大鼠的创面闭合百分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处理后15d 未激活血小板组大鼠的创面闭合百分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激活血小板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未经凝血酶激活处理的血小板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作者:张娜;王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中医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后15d 和30d 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艳玲;闫凤杰;陈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而为患者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超量填充组、适当填充组以及欠量填充组,每组患者分别为7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采取根管治疗后疼痛均已获得改善,但适当填充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低。适当填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超量填充组患者和欠量填充组患者。三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而超量填充组患者和欠量填充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具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师应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检查,准确计算患者所需根管的长度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填充,避免出现欠量和超量的现象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贵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随机抽查静脉穿刺患者60例次,分析患者在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原因。结果:①液体滴速不符:滴速较快69例;滴速较慢16例。②巡视时间不及时38例:未及时更换液体28例;未及时拔针10例。③药物配置后超出2小时35例。④输液期间液体体外渗27例。⑤静脉输液对象不符合2例。⑥拔针后按压不到位21例。结论:加强对输液管理的重视,增强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其法制观念。

    作者:张炜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干预

    儿科无陪 ICU 是各种治疗与抢救的场所,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研究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具有现实的意义,该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经验,基于本院的研究案例,分析儿科无陪 ICU 医院感染与护理干预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病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为主。本组研究病例中,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分别占到51.8%与18.4%。结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疾病中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病原因极其复杂,这也需要引起家长与医务人员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或配合治疗,加强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作者:和玉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