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林蜜联合外科治疗Ⅳ期巨大压疮1例的护理

陈旻媛

关键词:巨大压疮, 富林蜜,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富林蜜伤口愈合凝胶联合外科治疗坏死溃疡期压疮的方法。方法:外科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使用富林蜜凝胶溶解脱落创面坏死组织并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新生致创面新鲜,再行手术修复治疗。结果:巨大压疮经积极的联合治疗效果良好,无感染及窦道发生,无压疮的再发。结论:巨大压疮经积极的联合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理想,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59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加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及时诊断治疗,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9例有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患儿,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及时进行完整的记录,定期对这些患者的诊治情况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59例患儿,均有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表现,通过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发展为重症9例,危重症1例,治愈58例,死亡1例,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为肺出血。结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展极快,一旦没有及时的确诊并采取治疗,便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加强监护,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进展,减轻重症手足口病对儿童生命健康的威胁。

    作者:廖正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如何实现统计调查一体化的管理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的格局都呈现出复杂化,给统计调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调查要保证所统计数据的全面、准确和及时,就必须实现一体化的管理。但就目前看来,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急待我们解决。本文将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实现统计调查一体化管理的方式。

    作者:李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

    目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20例肝血管瘤,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肝血管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肝血管瘤瘤体缩小均超过25%,其中12例患者的瘤体缩小甚至超过50%,且在后续复查中,3例患者瘤体消失,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呕吐以及上腹隐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肝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段炳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86例创伤性休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液体复苏发治疗;观察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法(即限制输液速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量为2001.5±321.2,明显少于对照组输液量2720.4±406.8;经抢救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者均少于对照组,且死亡2例(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8例(1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方面,限制性液体复苏通过控制患者输液速度,较之于传统液体复苏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对稳定患者的病情与生命体征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方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牙面抛光对洁牙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牙面抛光对洁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治疗组应用牙面抛光技术,对照组则不行抛光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1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8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10例患者中显效人数5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面抛光后,能提升牙面的清洁和光滑度,进而获得长久治疗效果。

    作者:袁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用于泌尿外科术后66例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66例泌尿外科患者平均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途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观察并将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护士能力成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工作效率、护士能力成长、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能提高护理绩效和护理质量,有助于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而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宮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要点,评价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3例纳入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4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并发率0.00%、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1.63%、9.30%,患者满意率100.00%、患者舒适率100.00%高于对照组79.07%、69.77%,循证组术后住院时间(4.9±1.6)d、术后排气时间(34.9±10.4)d、下床活动时间(38.8±7.9)d 低于对照组(5.5±1.7)d、(43.2±6.1)d、(50.3±1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并发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安全、舒适的感受,且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到2013年的1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输液情况。结果:在100例患儿中,2天为短的留置时间,7天为长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平均为94%,只有1例患儿出现小面积皮肤感染,没有全身感染的病例出现。结论:在小儿护理中,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在临床上操作简单,适合于进行推广。

    作者:任平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扁桃体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扁桃体炎的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扁桃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评分为89.5±2.3分,对照组为72.9±3.3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扁桃体炎患儿的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患儿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屈螺酮炔雌醇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避孕套方案,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子宫内膜厚度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应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有利于月经周期的恢复和子宫内膜的修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生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7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前固定术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和住院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均较少,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小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及临床效果,为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出现6例死亡病例,占11.54%,其余46例患者均治愈,术后住院时间为15-40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4-8d,肛门排气时间为5-10d。结论:腹腔镜技术为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提供了新思路,仍需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积累临床经验,为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选择手术时机及方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武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前后,供应室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变化以及医院使用供应室消毒设备的相关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在我院实施了优质护理之后,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显著的下降,在我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对于供应室的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供应室医务人员的工作舒适度,使得供应室的医务环境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为其他各科室的相关医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哮喘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哮喘病发作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结果,分别采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和大青龙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哮喘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张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缓释与控释制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口服缓释剂与控释剂能持久缓慢地传递药物,减少病人的用药频率,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浓度“峰谷”现象的发生,减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血药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广泛。本文阐明了缓释、控释剂的定义及其临床应用的应用,介绍了缓释及控释剂的结构特点及释药原理,阐述了吗啡控释片、盐酸曲马朵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镇痛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精确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25例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除了予以基本手术止血及观察生命体征之外,予以对照组即刻液体复苏,观察组患者予以延迟液体复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凝血酶时间、红细胞比容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愈率4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胸腹联合伤伴失血性休克病症属严重创伤,该病症死亡率高且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必须及时、精准判断,同时予以合理处理方法,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福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汤剂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5月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化疗,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应用中药扶正祛邪方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消化道反应控制有效率为48.0%,卡氏评分上升率为38.0%,与对照组的20.0%、2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高淑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33例)和2组(33例),1组实施前路手术方法治疗,2组实施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经过治疗,61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接受前路手术患者全部治愈,且不存在显著脊椎弯曲现象。而后路手术出现5例脊椎弯曲现象患者,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佳手术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何明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所有患者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含洛铂方案为主的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1.1%,治疗组有效率为68.9%,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均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洛铂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临床效果明显,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廷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炎治疗中应用中医疏肝法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分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50例对照组病例应用胃复胶囊和复胃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炎症、活动性、腺体减少等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比较两组胃炎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0% VS 74.0%,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