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先永
目的:对锁定型钢板和传统钢板在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断裂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54例股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7例,1组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组进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内固定物断裂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断裂的原因进行统计。结果:1组内固定物断裂者为4例,占比例的14.84%,2组内固定物断裂者5例,18.52%,两组患者比较 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所有患者内固定物断裂的原因分析发现,单纯医源性因素为3例,占比例的33.33%,单纯锻炼错误的为4例,占比例的44.44%,两者兼有的为2例,占比例的22.22%,与未断裂的患者比较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断裂率无显著差异,患者康复练习方式不正确以及医师原因是导致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实际效果,寻求佳给药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病例应用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疼痛感均得到缓解,实验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 VS 36.0%,P<0.05)。结论: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均能有效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但加巴喷丁的临床安全性更高,更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文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描述多功能测血压椅的研制及其应用分析,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描述制作过程,对100例患者分对照组与临床使用组各200次的血压测量,比较2组测血压者的体位及测量值,并对其中53例患者不同体位分别进行了血压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体位正确率对照组为28%,临床使用组为91%;2组测量血压平均值相差2.5mmHg。结论:该椅使测血压者的体位与测血压的值更为准确,而且稳定性好、舒适度高,适合各类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王明选;王彤鑫;卢昌明;姚彩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对研究组进行进行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习惯性流产患者在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护理治疗后出现紧张焦虑、悲伤自责、睡眠障碍、担心不孕和担心再流产情况的人数明显低于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作者:崔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提高医院对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病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健康教育对手术病人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有效帮助了手术病人对于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大大提高了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凸显了健康教育对于手术病人的重要。结论: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手术病人早日康复,手术病人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的满意度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健康教育在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我院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 Schatzker 进行骨折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复位与内固定。结果:我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6例,11例采取单髁空心螺钉固定,17例复位植骨双侧支持钢板螺钉固定,50例行复位植骨单侧支持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期间,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2例出现感染,2例并发关节僵直,2例创伤性关节炎。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其中显效42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78例,占92.86%。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有针对性选择手术方法,并予以合理的内固定,术后积极配合适合的功能训练,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关键。
作者:卢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病患跌倒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三家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40例神经内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影响病患跌倒的诱因和病患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析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后,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防范措施,观察并统计护理效果。结果:神经内科患者跌倒与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原发性疾病及护理防范有关;对比后发现,有效的护理防范能明显降低患者跌倒例数,防止意外发生,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患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病患自身情况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病患跌倒的发生,降低住院病患跌倒发生率,保证病患安全。
作者:李富豪;陈莺;张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所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所有产妇顺利生产,且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将会对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孕妇孕期的护理工作,以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出现,进而提高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绕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1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65例;给予 A 组患者实行腰硬联合麻醉;给予 B 组患者全身麻醉;调查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镇痛效果。结果:A 组的镇痛效果要高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A 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均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智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77.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紫癜性肾炎患儿56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治疗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43%,有效率为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5.00%)和有效率(64.29%);治疗组发生19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7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飞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再采用营养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12d 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护理之后,血清白蛋白含量(37.8±3.8)g/L,血红蛋白含量(123.2±11.6)g/L,血浆总蛋白含量(64.5±4.6)g/L,并发症率为9例(22.5%);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34.2±3.3)g/L,血红蛋白含量(112.3±17.3)g/L,血浆总蛋白含量(54.3±1.2)g/L,并发症率为31例(77.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护理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时,可以实施营养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获得非常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肖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要根据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转换,以此作为转换技术评价提供参考的目的。而方法就是要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转换和技术要求有关的法规进行收集,另外要对其阶段性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额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我国药品监管的整体发展上逐步得到提高。非处方药的研发、申报及评价在我国现有法规和技术标准上能得到更好的指导,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的去进步和完善。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分型论治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服用更年安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型论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贞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2014年我院收治4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包括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皮下气肿,其发生率都为0.50%。其中子宫肌瘤剥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与附件手术和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生的手术技能,采取正规手术操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程其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川银花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在0.01~0.08 mg/m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7.60%,RSD 为1.2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川银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余彬;王述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进行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明显优秀于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2.3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计划进行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越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与医学的基本知识,是医学院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是保障医学生物学合理、有序、生动、直观开展的主要教学方法。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厚,难度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我们有必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增进学科的发展力度,增强医学学生的技术力、发展力和创新力。
作者:程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6例食道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予以小切口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并发症等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25%(3/48)与对照组10.42%(5/48)例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王伟;许坚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3月开展至2014年3月结束,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42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于股外侧切口入路,将骨折部位和股骨大粗隆部位显露出来,先复位较大的骨折部位,在复位两个断端的主干,在大粗隆的顶部下方进针,使之与股骨粗隆部位之间的夹角呈95°,按常规方式在股骨头下方及股骨颈不将长度适宜的动力髋螺钉拧入,套入钢板套筒,并固定。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研究中42例患者经治疗获得满意复位和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