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

张国娟

关键词: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观察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对照组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成功率、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83例(88.3%),中转剖宫产11例,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均为出现子宫破裂等症状。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损伤和并发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利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方式的不同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状况。目前,临床认为手术和麻醉是导致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有研究对采用全麻和局麻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在精神方面和认知方面的差别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行麻醉术后的1周内,全麻组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障碍的机率高于局麻组患者,表明采用局部麻醉能减少短期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伤科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手术前后采用 MMSE 和 SDS 评分的方法对比两组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杨树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进住院病童护理对策的新思考

    儿童生病住院,在其临床护理上与普通病人相比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儿童从心理上惧怕医院的环境,住院治疗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同时儿童不能像成人一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痛与需求,也给医治和护理带来了困难。在新时代的环境下,如何改进对住院病童的护理对护士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CU 病房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 ICU 病房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 ICU 病房中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 ICU 病房患者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前(78.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病房患者实施护理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林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实例的产程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的产程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4例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患者阴道顺产率为100.0%,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轻度窒息1例,良好3例,无重度窒息。结论:对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 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 OC(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 OC 治疗,研究组采用 LC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0.32%(P<0.05)。结论:LC 较 OC 治疗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更安全,其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医学基本模式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普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任务已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过度到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表现出太多缺陷,已经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其基本现状和寻找其完善对策已成为各疾控中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完善对策,以期通过各项对策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整体效率。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皮肤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2岁。以“发现左下肢外侧暗红色、无痛性、硬结样班块1月”入院。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呈弥漫状或实性巢状排列,由嗜碱性、形态单调一致、胞质较少的瘤细胞构成,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空泡状或细颗粒状,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除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外,肿瘤细胞还表达 CK 和 CK20,而 LCA、HMB45、TTF-1、S-100和 CD99等阴性。结论: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于真皮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原发性外周 PNET、皮肤基底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

    作者:朱利;冯君;张剑丹;刘双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解析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疼痛感知的影响

    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经受侵入性刺激1min、3min 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质量、身长增长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鸟巢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侵入性操作所致的疼痛感,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用于龈下残根的修复效果比较

    目的:针对我院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对于龈下残根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60名龈下残根患者,采取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记录并比较。其中30名患者接受牙龈切除术,30名患者接受牙冠延长术。结果:在这60名患者中龈下残根修复良好的有39名,效果一般的患者有9名,效果较差的患者12名。结论:对于龈下残根的患者采取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对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严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六枝特区伤寒杆菌药敏结果报告

    目的:分析了解六枝特区伤寒副伤寒杆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病人血液或大便培养并经鉴定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试验。结果:菌株普遍对氨苄青类敏感,应早期规律用药。结论:临床治疗伤寒感染时,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3年10月起在骨创伤科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一年的120例骨创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一年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 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20例患者的疼痛评估等级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骨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管理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毅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取2013年1月份至2014年6月份期间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96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后,48例患者中,40例患者成功治愈,治疗的总疗效为93.75%,而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后,48例患者中,仅有21例患者成功治愈,治疗的总疗效为66.6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咏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对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6月间我院曾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2例,将这些患者分别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普拉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中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两组患者冠心病控制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所需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为6.5%,对照组中为17.4%,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为两种常用药物,并且均能够得到一定临床效果,但普拉格雷所得到临床有效率要高于氯吡格雷,并且其能够更快对患者症状进行控制,并且不良反应要低于氯吡格雷,在临床上尽量选择普拉格雷对冠心病进行治疗。

    作者: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癌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肿瘤化疗护理,37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 PSQI 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盈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观察

    目的:分析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观察,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归纳总结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分析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结果: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等。根据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了解各种抗生素的指征和适应症、注意药物剂量和间隔时间的控制、在对抗生素进行联合使用时要规范合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结论:为了减少抗生素使用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就必须要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标准,提高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范廷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任务,工作强度大,传染机会多,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要认真做好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服务。本文主要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

    作者:莫敬先;黄明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病患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体病患均为女性。将两组病患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的对照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对冰花进行治疗,治疗组利用环乳晕切口的手术方式对病患进行治疗。术后一段时间后,调查两组病患的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上,均优于对照组,且统计数据有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方式有着出血少,伤口小,疗效好的特点,该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汤和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到2013年的1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输液情况。结果:在100例患儿中,2天为短的留置时间,7天为长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平均为94%,只有1例患儿出现小面积皮肤感染,没有全身感染的病例出现。结论:在小儿护理中,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在临床上操作简单,适合于进行推广。

    作者:任平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