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宋利伟

关键词:沐舒坦, 雾化吸入治疗,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究造成护理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利用有效方式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患1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1例,护理组90例。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指派未接受过安全教育的护士担任护理工作。护理组利用个性化护理方式来进行具体工作。三月之后比较两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病患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相关数据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医院内实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将病患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还能够将院内护士业务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刘海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无痛人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人工流产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产前不使用该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术产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精神科男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科男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精神科男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安全隐患。并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结论:对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范,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扁桃体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扁桃体炎的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扁桃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评分为89.5±2.3分,对照组为72.9±3.3分,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扁桃体炎患儿的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患儿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行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紫癜性肾炎患儿56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基础治疗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43%,有效率为9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5.00%)和有效率(64.29%);治疗组发生19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27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飞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题护室存在的问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23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整理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问题表现包括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监护的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化、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患者的心理问题未得到充分重视等方面。故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改进工作中要改善症疗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自身责任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熊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效果分析。结论:利用 PDA,随时扫描患者佩戴的腕带,就可查询患者信息,床旁进行医嘱处理跟执行,生命体征的采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

    作者:罗佳;顾颖;廖健敏;彭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p>0.05),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现代优质护理手段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观察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而观察组的患者相对恢复较快,疗效显著,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6.07,p<0.05)。结论: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过程中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其研究意义深远,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院前及院内的衔接

    目的:加深医务人员对于危重患者院前及院内的衔接的认识。方法:对于本县随机抽取15家院前急救单位的医生和护士(拒绝参加调查的急救单位除外)200人;选择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作为本研究院内急救人员的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病例资料的衔接、信息平台衔接、医疗技术的衔接、管理制度的衔接等等。问卷的总体印象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三个选项。医务人员对于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分为,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五个层次。结果:有89%的人认为病例资料的衔接比较重要,79%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技术的衔接非常重要。但是9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信息平台和管理制度的衔接是应该加强的。仅仅只有5%的人员对院前急救非常满意,有36%的人不满意。对于院内有27.5%的医务人员非常满意,院前、院内的急救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于参与急救的人员对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以及院前和院内的衔接重要程度的认识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多数医务人员都能认识到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院内院前急救衔接的重要性。院前急救和院内院前的衔接还是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罗从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收治的1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因等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确诊。结果:12例患者在行病灶切除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在随访半年后,均无不适症状、无一例复发。结论:剖宫产手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因素,此病的发生与内膜种植有一定关系,降低剖宫产率及术中的精细操作是降低此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期间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6.8分、81.9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不仅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人性化护理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中的治疗意义及临床实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中的治疗意义及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神经科患者32例,按照自愿、公开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肠外营养支持转为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入院1天后由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转为全肠内营养。两组患者治疗是均遵守少到多、由稀到浓、由慢到快的原则。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用 GCS 评分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对患者术后的感染和治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GCS 评分、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4.2±4.3)g/L,(12.9±0.7)g/dL,(11.3±0.7)109/L,(5.2±0.1)分,(254±30.5)mm 水柱,淋巴数量百分比为(18.7±1.3)%;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GCS 评分、腰穿颅内压力检测结果分别为(34.7±4.3)g/L,(12.5±0.7)g/dL,(10.5±1.3)109/L,(6.3±1.1)分,(253±23.4)mm 水柱,淋巴数量百分比为(23.8±1.5)%。P<0.05,具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展合理地安排静脉营养与胃肠道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自身的营养需求,还能够为胃肠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投诉率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显著比对照组好,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率均为0。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雷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慢性咳嗽指的是咳嗽连续持续3周以上,经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慢性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1]。慢性咳嗽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慢性咳嗽还会影响工作,患者来医院就诊,想要找到一个能够马上治疗咳嗽的方法,但是因为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比较复杂,加上在诊断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误诊,从而延长了治疗的时间,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和经济负担,现代意料中欧美和很多国家都开始为慢性咳嗽制定相应的诊治指南[2-5],但是目前很多指南大多数是在解剖的基础上做出的,根据我国国情,许多医院尚未开展关于慢性咳嗽的一些诊断检查项目,解剖学也并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目前需要的是符合我国医疗条件,能够不使用解剖学[6]就能进行慢性咳嗽的诊断是当务之急需要寻找的方法。文章从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面来探讨关于诊断和治疗慢性咳嗽的佳方式。

    作者:吴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85例角膜异物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185例角膜异物患者从病因,就诊时间,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角膜异物常见病因有电焊金属物,敲打铁锈,砂轮磨削产生火花飞入眼内,随风进入的渣,玻璃,胶水,植物的细刺等。结论:角膜异物是非常常见的眼外伤,如不及时治疗,合并感染,严重者影响视力,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将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希望企业领导和工厂的管理者加强工人的安全生产和预防知识教育。

    作者:祖守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科护理学》应用多元化教学效果的探讨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校护理专业2010级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130名学生按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0人,观察组60人,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水平。

    作者:王萌;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重症胰腺炎治疗的一点心得

    目的:选择6个月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所有重症胰腺炎4例,暴发性胰腺炎1例,入科后积极补液、抗感染、腹腔渗夜引流或外科开腹手术、营养及脏器支持等治疗对预后影响。结论:前期治疗及时、正确,选用合理抗生素后一般病人可出现好转,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但后期疾病发展,随细菌向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转变,感染及营养状态逐渐恶化,多个脏器功能损害,病情恶化,虽多种治疗方案联合应用,疗效不佳,需有待研究。

    作者:尹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纠纷和投诉防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急诊治疗和护理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护理和治疗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和投诉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急诊治疗和护理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方春燕;曹光强;张良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的实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出现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的几率和剖宫产率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感染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身心状态,避免孕妇和新生儿出现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有效改善了孕妇的妊娠结局,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冉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妇产科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整体护理研究

    目的:对妇产科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整体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乳分泌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4.3)h、0,对照组为(26.9±4.0)h、15%,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h 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5%,无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都较早,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妇产科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罗正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