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辉
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临床基本资料相似的40例非产褥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5.0%,大大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5.0%,高于对照组的12.5%(P<0.05);观察组进入产程剖宫产、急诊剖宫产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占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P<0.05);观察组患者血色素小于9g 的患者占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P<0.05),观察组多易感因素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率高,破膜时间越长,产褥感染越明显,进入二产程、急诊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因素会使得产褥感染的发生流产明显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对其进行密切观察,针对产科中出现的感染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的预防产褥感染病症的发生,提高产科处理,以降低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李多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2-2013年我院200例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随后我们对2014年1月到5月的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对策的有效性。结果:与先前情况相比,应用相应解决方法后,妇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P<0.05),实施对策前后两种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妇科医护人员的管理,使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和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康复速度,此种对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站在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00例中期妊娠引产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对象使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而观察组对象在对照组对象引产方案的基础上,再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对两组对象的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以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对象的引产成功率是88%,对照组是51%,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象的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中期妊娠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引产成功率,而且大大减少了对象的产后出血量与胎盘胎膜残留,保证了对象宫内组织物排出的完整性和彻底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慧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当地糖尿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从而为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血糖测定对当地的1360名居民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结果: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1人,糖尿病前期304人。且确诊为糖尿病的居民血糖控制不理想,部分患者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次健康体检,我们意识到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的缺乏及重要性,从而促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做好常见病的宣教工作。
作者:陈晓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妇产科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334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科和产科感染部位位列前两位的依次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并且妇科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妇产科感染因素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规范操作,通过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尽量降低感染率。
作者:熊永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我科收治的一例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得出:精心的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绪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外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程度为100%,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82.00%,患者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为84.0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重要意义,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娟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小儿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对药物极为敏感。因此通过分析小儿用药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小儿用药注意事项。从而有效防范小儿用药的风险。
作者:孟玉荣;庞建军;孟玉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的产程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4例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患者阴道顺产率为100.0%,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轻度窒息1例,良好3例,无重度窒息。结论:对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以及发病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8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疾病史进行收集,并对疾病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糖化蛋白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见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血糖、糖尿病病程、家族史、吸烟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自身血压、血脂、遗传、长期高血糖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在治疗面瘫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面瘫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对患者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输液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平均痊愈天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面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针灸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缩短治疗的天数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麻醉恢复室患者躁动原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80例行全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躁动情况进行滚粗,并对患者躁动次数及发生率进行记录,然而对引发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护理干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研究360例患者,发生术后躁动的患者为72例,发生率为20%;其中,老年人8例、成年人39例、儿童14例、婴幼儿11例;成年人更容易发生躁动,患者发生躁动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痛苦呻吟、胡言乱语以及想摆脱各种医疗监护等;导致躁动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为疼痛、尿管及气管插管不适等。对出现暴躁的患者进行积极沟通、镇静以及限制约束等护理干预后,躁动情况显著减缓。结论:对于全麻醉患者,造成躁动情况的原因包括疼痛、尿管及气管插管不适等;采取镇静、沟通以及限制约束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患者的躁动情况得到有效减缓,同时规避了一些意外损伤,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刘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无痛胃肠镜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在100例病患中,男病患68例,女病患32例。病患平均年龄35.5±10.5岁。将100例冰花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一般医学参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仅利用胃肠道检查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先利用麻醉止痛的方式,后进行胃肠检查治疗。手术进行完毕之后,对比两组病患术中并发症以及对机械排斥反应症状。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经过系统化治疗之后,无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出现,对照组病患对数出现了对胃肠镜排斥的现象。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实验组病患各项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病患的血压,心律明显异常。两组病患在排斥反应和住院时长比较中,其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利用无痛胃肠镜的方式治疗病患消化道疾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式有着疗效好,排斥反应少,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京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性与多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临床常用方法。对于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的风险以及术后复发率比较高,所以,近年来,采用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方法治已成为晚期直肠癌的首选方案。本文就晚期直肠癌的治疗现状,常用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晚期直肠癌提供借鉴。
作者:张弼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云龙县2009-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整理17所学校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置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009-2014年云龙县17所学校报告传染病暴发疫情17起,患病人数345人,农村学校暴发疫情几率高于城镇学校,每年5-6月、10-12月为疫情高发期,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流行性感冒和水痘。结论:云龙县学校暴发传染病疫情的风险比较高,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治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学校;每年5-6月、10-12月为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高发期,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传染病为学校监测及防控的重点传染病类型。
作者:赵灿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间3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对其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3例患者治疗有效果显著的为21例,占比例的63.6%;治疗有效的为10例,占比例的30.3%;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6.1%。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良好的为11例,占比例的33.3%;心理状态一般的为12例,占比例的36.4%;心理状态差的为10例,占比例的30.3%。护理后心理状态良好的为23例,占比例的69.7%;心理状态一般的为9例,占比例的27.3%;心理状态差的为1例,占比例的3%。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来说,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张志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此来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漏治等情况,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医院32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症状、体征,胸片(CT),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治疗。结果: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治疗难度大,及时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条件。结论:临床诊断治疗中,要加强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断提升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大限度改善老年患者的病情,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冉发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如何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患者做好护理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76例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部分的评分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 内 VAS 评分比较,观察组 VAS 各个时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24~48h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尤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方法,可以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 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氯唑西林钠含量。方法:采用 C18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0.1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0.018mol/L、甲醇、乙腈,225nm 为检测波长。结果:氯唑西林68.1μg/mL-340.1μg/mL 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阿莫西林69.2μg/mL-345.9μg/mL 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氯唑西林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7%(RSD=1.4%,n=9),阿莫西林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2%(RSD=0.97%,n=9)。结论:HPLC 法同时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并且具有较强专属性。
作者:孙路;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